近十年西南历史地理研究进展
2012-03-20张永帅
张永帅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年会首次在西南召开,历史地理学界同仁汇聚昆明共同探讨中国历史地理学面向新世纪的发展大计,以此为契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时至今日,距该次会议的召开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近十年来西南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还存在着一些什么问题,对此作一番简要的回顾和总结,笔者认为对促进西南历史地理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是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应该说杨煜达等人的研究,可谓近十年来西南历史气候最重要的成果[1-4]。这些成果运用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回归方程等新方法对清代云南历史气候的变迁及与气候变迁相关的天气灾害作了高分辨率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气候研究的定性描述,将西南历史气候的研究引向深入。
西南历史水文地理研究的成果不多,但要说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恐怕非周宏伟《“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5]一文莫属。该文通过搜集、分析现代技术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得出战国后期以前的“滇池”必是在今成都平原,只是由于战国后期蜀部族人的南迁,“滇池”之名才被带到今云南高原上。这一观点与传统观点迥异,能否成立或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正如作者所说“此结论的取得,可以使西南上古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诸多谜题获得科学而合理的答案”,西南地区的不少历史或许将要重写。可见,其必将产生对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西南地区环境变迁研究在近十多年里,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
古代瘴病在南方较为流行,但对于何为“瘴病”,论者并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有认为是高原反应的,也有认为是疟疾的,周琼在对各种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走访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仔细考辨、反复比对,提出“瘴”、“瘴气”、“瘴疠”是性质不同的三种病态,认为“瘴”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形成对人体有害的自然物质,包括瘴气与瘴水。“瘴疠”则是人们在沾染瘴气或瘴水后罹患的疾病。瘴疠不仅只是疟疾或高原反应,而是种类纷繁、表现各异的多种疾病。建立在此种认识基础上,她从生态变迁的角度对清代云南瘴气的分布区域、变迁及其与生态变化的关系作了深入论述[6-10],认为瘴气作为历史上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特定生态环境下的生态现象,其区域的变迁反映了生态环境变迁的状况。
人类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原因,有论者已从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等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中,杨煜达《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11]一文对铜业开发及其与滇东北环境变迁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王德泰、强文学《清代云南铜矿的开采规模与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开发》[12]认为清代云南铜矿开采规模巨大,不仅解决了清政府铸钱所需原材料,而且对云南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有着积极意义。朱圣钟《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13]一书对凉山地区历史时期彝族的分布、彝族地区经济开发和环境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凉山彝族地区历史时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14]一书则从1659年至1912年期间,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出发,系统地考察了人、土地与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对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杨伟兵《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经济开发及其生态——生产结构分析》[15]一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文以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产业在经济开发下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论述对象,对影响农林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结构因素作深入分析,认为该地区局地范围内历史上形成的农林并重经济发展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生产结构相对优化,有着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潜力。但是,由于影响农林生产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合理性,使农林经济开发的良性运作缺乏必要保证,进而出现地方环境与社会恶性发展的危机。除此文之外,蓝勇《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明清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环境的变化》[16]一文也是这方面研究的一篇佳作。
石漠化是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然而与沙漠历史地理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地理学界对石漠化的研究显然重视不够,近年来这种状况已开始有所改变。韩昭庆《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17]一文研究认为贵州历史时期早已存在石漠化的现象,但以清代雍正年间为界。此前存在的石漠化现象主要系自然原因,此后,由于雍正王朝大力开发贵州,贵州的人口和土地数字在此时期都经历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飞跃,加上在贵州西部、西北部及南部等地开矿,使得这些生态脆弱地带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雍正时期也就成为人为因素开始影响贵州石漠化的重要时期。其《贵州石漠化人为因素介入的起始界面试析》[18]一文则对以上观点作了更为翔实的申述。
梯田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环境相协调的产物,云南红河的哈尼梯田是我国从历史上留存到现在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梯田,但这些梯田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在什么时候出现和形成等问题并不十分明朗,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19]一文试图对此做出回答。该文结合汉文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哈尼族古歌资料,分析认为历史上哈尼人经过了撵山堵口、烧地盘、找田、挖田、挖水路等步骤,辟荒坡为台地,利用平缓而下的山势来建造广大的梯田。结合唐代史籍,推测哈尼梯田最早出现的时间为唐代或稍前(距今约1500年)。并认为在类似的中央王朝政令影响微弱的少数民族地区,依赖平整的梯田提供生活之资,形成具有垂直地带特征的红河哈尼梯田社会,属于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自然之利的一种典型。
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疆域、政区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长期以来备受重视。近十年,对西南疆域、政区的研究同样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羁縻府州问题是历史边疆民族地理和边疆政治地理研究中一个既重要而又比较棘手的内容。近年来,郭声波对西南地区唐宋羁縻府州的建置沿革、部族分布、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与地望及相关的唐宋帝国西部边界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20-26]从政区地理角度考察,行政中心即政区治所是行政区划的四个基本要素之一,对治所的研究是政区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陈庆江《明代云南政区治所研究》[27]一书以明代云南各级政区治所为研究对象,从政区治所的逐个定位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各个古城所处的地理环境、分布特征、景观、功能等,其研究内容不仅使本书对明代云南政区地理,而且对治所城市地理的研究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在行政区划方面应以研究政治过程对地理区域变迁的影响为工作的重点,[28]同时也应考虑区域环境对政治活动的影响,将二者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历史政治地理学”有别于传统的历代疆域与政区研究的重要方面。杨伟兵近来的研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他的《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29]一文研究认为清前中期在云贵地区大规模府卫、疆域调整和改土归流等政治地理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先前时期,改土归流活动及其反映出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实际,说明此期国家行政直接统治在民族地区逐渐得以建立和巩固,但由于民族生态的复杂和清政府保甲制、赋税体系并未完全或有效地在民族地区普遍建立,对于基层民族社会而言,在部分地区仍出现因行政体系不畅或缺失而导致的社会管理问题。他的另一篇论文《制度变迁与地域社会:清代云贵地区改土归流和民族生态变迁》[30]则着重以改土归流与云贵地区民族生态变迁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内容,揭示出国家统治与地域社会动向的紧密关系。此外,郭声波、王开队《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政区格局的形成》[31]也是一篇颇有价值的作品,该文研究发现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在政区设置上表现的是典型的犬牙相入格局,而其形成过程是在元明清三代。追溯其原因,主要是唐宋以来,本地区作为政治边缘地区在政区设置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并认为这一地区民族关系与政治形势的变化是唐宋以来犬牙相入政区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地理方面。
关于四川历史农业地理,郭声波的研究最为丰硕。[32-33]此外,朱圣钟的《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与传播》[34]、《论玉米在凉山彝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35]也是四川历史农业地理方面颇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贵州历史农业地理方面的研究,杨伟兵的《由糯到籼:对黔东南粮食作物种植与民族生境适应问题的历史考察》[36]、《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经济开发及其生态——生产结构分析》[37]两篇文章,从经济—环境视角对贵州历史农业经济的研究,突破了一般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范式,角度颇为新颖。
云南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可以陆韧《试论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云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38]一文为代表。该文着重探讨了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云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云南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条件差异极大,云南人民通过对自然、对农业、对生产生活的深刻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多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使云南传统农业呈现出不平衡、多样性的特点。
除上述以农业为主的研究之外,张丽蓉、蓝勇、杨伟兵等分别对民国四川桐油贸易[39]、清代滇铜开发[40]、个旧锡矿对外运销[41]的研究也值得重视。
由于历史上移民在西南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十年的西南人口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移民史和移民地理方面。其中,陆韧的研究最为引人注意,已发表多篇文章[42-43],出版专著一部[44],集中对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进入、移民的分布与拓展过程、汉族移民的土著化和移民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社会文化地理研究方面,司佳《从岁时到天时:明清移民以后土著苗民在日常生活上的安排——以黔中、黔西南地区为例》[45]将时间地理学中的“时间轴”概念植入到文化地理的研究中,以体现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中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差异,是一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佳作。
历史城镇地理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近十多年的西南城市地理研究对此也有所体现。单体城市研究方面,曹小曙《历史时期昆明城区拓展及其结构演变研究》[46]考察了历史时期昆明市区的时空演化过程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城市内部结构变化。此外,何明对昆明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昆明的城市结构特征作了考察[47],陈庆江对清代前期昆明的城市街道进行了研究[48]。蓝勇《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49]一文通过古代城市地图探讨了重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多个城镇或城市体系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段渝《秦汉时代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50]、陈庆江《改土归流:明代云南治所城镇发展历程的重要转折》[51]、《明代云南府级政区治所城池的建造》[52]、《地理因素对明代云南若干府治发展变迁的影响》[53]、马剑《何以为城: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筑城活动与城墙形态考察》[54]等,而吴晓亮的专著《洱海区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55]则是这方面研究的一部力作。
西南地处边疆,历史上其区域内的交通,及其与其他地区往来之交通都是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代表性成果主要有陈庆江《元代云南通四川、湖广驿路的变迁》[56]、杨宗亮《元明清时期滇桂通道及其历史作用》[57]等。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是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58]一文。传统观点认为五尺道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而此文则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考古资料,认为无论是五尺道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不能使传统说法得到支持;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降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
同时,由于西南地处我国对东南亚、南亚交往的前沿,对外交通自然成为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李中清研究认为,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存在6条对外通道,虽然各条道路的旅行时间在这一时期变化不大,但元明清政府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极大地改善了西南水陆交通状况,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使西南地区的贸易量有了显著的增长。[44]其实,不仅元明清时期,整个历史上云南的对外主要通道即为6条:大理经缅甸北部至印度的通道、大理入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出海的通道、丽江经拉萨至印度的通道、昆明经蒙自入越南北部出海的通道、昆明经南宁入越南北部出海的通道和景洪至缅甸、泰国与老挝的通道[59],方铁《云南地区与邻国间的主要通道》[60]一文对此六条通道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做了详细论述。此外,方铁还对唐宋时期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交通线的变迁及其原因做了一番细致的研究。[61]
除以上两个大的方面外,关于历史地理文献和学术史的研究仅有傅林祥《清光绪年间贵州省各府州(总图)述评》[62]、蓝勇、金兰中《清乾隆〈金沙江〉全图考》[63]、刘重来、徐适端主编《〈华阳国志〉研究》[64],以及屈小玲对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状况的梳理[65]值得重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笔者对十多年(1993~2008)来西南历史地理研究做了一番简要回顾。从中可以看出,西南历史地理研究在这十多年里发展迅速,研究内容多样,涉及各个方面;研究的视角也突破了“复原历史”的传统而开始注意探寻更深层次的问题,等等。但笔者以为,近十年西南历史地理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加强。
首先,研究内容虽多样但很不平衡。与全国历史地理研究总体状况一致,历史地理文献与学术史大多只是作为资料和研究的基础被利用,鲜见专门、深入的研究;历史自然地理方面,以前重视不够的环境变迁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成果,历史人文地理的各个分支都有重要成果问世,但相比较而言,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依然显得很少;同时,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所属各分支学科研究成果的分布也不平衡,存在扎堆现象。研究内容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历史地理学学科整体上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对新方法的运用不够。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以时空交织为特点的学科,多种方法和多重视角的运用是历史地理学区别于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的重要标志,但近十年来的西南历史地理研究基本上还和以往的研究一样,文献梳理与考证几乎是唯一的研究方法。不仅如此,对新方法的利用也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如运用地理学的方法重视空间分析是历史地理学区别于其它史学研究的特点之一,尤其是GIS技术的利用被引入的这十年已将历史地理学研究极大地引向了深入[66],但西南历史地理已有的研究成果还很少使用这一分析工具,显然是需要加强的。
再次,边疆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文化多样为西南地区的主要特征,但已有成果无论是历史自然地理还是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对此都体现得不够充分。
我们相信,随着历史地理学学术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行列,西南历史地理研究必将得到不断拓展,走向深入,以上问题也将随之得到解决。
注释:
① 其他三个基本要素是层次即中央到地方分几个层次进行管理、幅员即政区面积范围、边界即政区之间的界限。参见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4-55页。
[1]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 171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06(6):1041-1049.
[2]杨煜达.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杨煜达.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17-31.
[4]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J].地理学报,2007,(7):705-712.
[5]周宏伟.“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45-52.
[6]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周琼.清代云南潞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域初探[J].清史研究,2007(2):85-93.
[8]周琼.清代云南瘴气环境初论[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52.
[9]周琼.清代云南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2):113-125.
[10]周琼.清代云南生态环境与瘴气区域变迁初探[J]. 史学集刊,2008(3):78-85.
[11]杨煜达.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J].中国史研究,2004(3):157-174.
[12]王德泰,强文学. 清代云南铜矿的开采规模与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开发[J].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9-42.
[13]朱圣钟.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4]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5]杨伟兵.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经济开发及其生态——生产结构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5-15.
[16]蓝勇.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明清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环境的变化[A].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48-56.
[17]韩昭庆.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0-127.
[18]韩昭庆.贵州石漠化人为因素介入的起始界面试析[A].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C]. 北京:三联书店,2007:152-172.
[19]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3-61.
[20]郭声波.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济南: 齐鲁书社,2001:190-207.
[21]郭声波.唐代弱水西山羁縻部族探考[J].中国藏学,2002(3):28-37.
[22]郭声波.唐代黎属羁縻州研究[A].历史地理(第18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1-185.
[23]郭声波.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4):74-79.
[24]郭声波. 唐朝南宁州都督府建置沿革新考[A].历史地理(第19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2-161.
[25]郭声波.唐代巂属羁縻州及其部族研究[A].历史地理(第20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37.
[26]郭声波.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85-97.
[27]陈庆江.明代云南政区治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8]周振鹤.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A].历史地理(第15辑)[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9.
[29]杨伟兵.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9-48.
[30]杨伟兵.制度变迁与地域社会:清代云贵地区改土归流和民族生态变迁[A].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C].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32-47.
[31]郭声波,王开队.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政区格局的形成[J]. 江汉论坛,2008(1):73-77.
[32]郭声波.历史时期四川大牲畜养殖的地理差异[J].中国农史,2001(2):73-77.
[33]郭声波.历史时期四川蚕桑事业的兴衰[J].中国农史,2002(3):9-17.
[34]朱圣钟.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与传播[J].中国农史,2006(2):12-21.
[35]朱圣钟. 论玉米在凉山彝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A].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C].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220-226.
[36]杨伟兵.由糯到籼:对黔东南粮食作物种植与民族生境适应问题的历史考察[J].中国农史,2004(4):88-96.
[37]杨伟兵.清代黔东南地区农林经济开发及其生态-生产结构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5-15.
[38]陆韧.试论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云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A].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6-357.
[39]张丽蓉.民国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2):107-115.
[40]蓝勇.清代滇铜京运对沿途的影响研究——兼论明清时期中国西南资源东运工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95-103.
[41]杨伟兵,杨斌. 近代云南个旧锡矿的对外运销(1884-1943年)[A].历史地理(第23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9-219.
[42]陆韧.明朝统一云南、巩固西南边疆进程中对云南的军事移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4):68-76.
[43]陆韧.明代云南汉族移民定居区的分布与拓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3):74-83.
[44]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45]司佳.从岁时到天时:明清移民以后土著苗民在日常生活上的安排——以黔中、黔西南地区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4):35-48.
[46]曹小曙.历史时期昆明城区拓展及其结构演变研究[J].热带地理,2000(3):189-194.
[47]何明.昆明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城市结构特征[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1:448-458.
[48]陈庆江.清代前期昆明城的街道[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2-106.
[49]蓝勇.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1:319-330.
[50]段渝.秦汉时代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0(6):134-141.
[51]陈庆江.改土归流:明代云南治所城镇发展历程的重要转折[J].思想战线,2001(1):122-125.
[52]陈庆江.明代云南府级政区治所城池的建造[J].云南社会科学,2001(5):79-82.
[53]陈庆江.地理因素对明代云南若干府治发展变迁的影响[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1:436-447.
[54]马剑.何以为城: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筑城活动与城墙形态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50-158.
[55]吴晓亮.洱海区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6]陈庆江.元代云南通四川、湖广驿路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2):142-149.
[57]杨宗亮.元明清时期滇桂通道及其历史作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2):73-76.
[58]周宏伟.五尺道即石牛道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4):119-126.
[59]James Z Lee.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J].林文勋,秦树才,译.思想战线,2008(2):70-75.
[60]方铁.云南地区与邻国间的主要通道[A].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12-25.
[61]方铁.唐宋两朝至中南半岛交通线的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11(4):101-111.
[62]傅林祥.清光绪年间贵州省各府州(总图)述评[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1:644-652.
[63]蓝勇,金兰中. 清乾隆《金沙江全图》考[J].历史研究,2010(5):166-177.
[64]刘重来,徐适端.《华阳国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65]屈小玲.中国西南与境外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及其研究述略[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72-179.
[66]潘威,孙涛,满志敏.GIS进入历史地理学研究10年回顾[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