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语萃
2012-03-20
过度商业化的当代文化,即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忽视、甚至不顾及社会效益及其教化功能,过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和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文化现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文化与商业产生了密切联系,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这是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但是,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不但具有商业价值,还有精神属性和教化作用。
●过度商业化的当代文化 第25页
媒体掌握着各种信息,通常自成意见领袖。就算是一张影响有限的地方小报,它们的记者和编辑一旦 (通常也是)与自已所就职的媒体 “绑”在一起,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自然成为当地的公众人物和名人,无论何时发表何种言论,都会被受众当作来自媒体的声音,所以,慎言微博更是新闻人的一种注意义务,在微博上发表或转发一则涉及公共范畴的事实性消息时就必须如履薄冰。
●“微博事件”与记者微博话语克制 第86页
学科文化场域或优或劣的基本状态也是学科成员所关切的利益元素。默顿曾把 “使有的更有,没有的更加缺乏”的社会现象称为 “马太效应”,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这一效应则主要表现为优势学科持续的优势积累,而且较其他学科更能够集聚人才,凝聚力量。如前所述,优势学科不仅体现为学科在知识发展层面上的优势,而且还体现为学科文化场域层面上的优势。我们认为,学科文化场域主要体现为学科及其成员所处的环境文化形态,学科文化场域的优势越大,学科文化的凝聚功能也就越明显。
●价值认同、迁移代价与大学学科文化的凝聚功能 第134页
不论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还是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甚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要想既保持本土文化不断裂,又能有效借鉴和吸纳其他文化的精髓,离不开这几个条件:一是 “固本”,二是国力、国势的强大,三是保持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态度,四是文化融合的目的不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本土文化吸纳其他文化并在文化上创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我们不乏有中国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成功范例,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并被中国文化成功融合,由此唐宋以后出现儒释道合流的景观。
●国运与文化的对话——漫谈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的“失语”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