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旧制写心声——从李仲元先生《缘斋吟稿》中学诗法

2012-03-20杨小源

文化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诗词

杨小源

仲元先生《缘斋吟稿》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分别在王充闾先生的序言和王向峰先生的读感中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有幸先得到二位王先生的文章,借编辑《凤凰楼诗词》之机,优先发表了。为《凤凰楼诗词》增添了光彩,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我认为《缘斋吟稿》的成就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将十分深远。我在柳塘诗社负责诗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诗词写作。见到诗词,好从写作的角度加以衡量。拜读仲元先生的《缘斋吟稿》后,引起很多思考。我以为,《缘斋吟稿》还是一部绝好的诗词写作教材,对当前诗词创作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指导诗词爱好者如何学习诗词写作,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无疑是治疗诗病的良药,引渡爱好者的舟楫。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一、继承传统,一条学写传统诗的正确道路

中华传统诗词从“五四”起,由于多种原因在很多地方消沉了数十年,长河虽然未断,但水流变瘦,甚至成了暗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使百废俱兴,诗词这个最古老、最优秀、最能陶冶人的性情,堪称国粹和民族瑰宝的文学品种也得以重振。爱诗、学诗、写诗之风吹进各个层面人群。但是,由于中间断档等多种原因,学写诗词的途径千奇百怪。其中以打着诗改革旗号、摒弃传统诗法的破坏性最大;打着自由的旗号、胡填乱写、不从格律入手的走的弯路最远。仲元先生选择的诗词之路是继承传统,严守格律的。在《缘斋吟稿》的近五百首诗中,绝大多数是五七言绝句,有一部分为五七言律诗,这些诗,无论是格律,还是声韵;无论是体制,还是技巧;也无论是使用的意象和语言,还是创造的意境和美感,随处都是传统诗词的基因。这里单说格律和声韵,可以用8个字概括:恪守旧制,律细声协。我多年从诗病的角度探讨诗词写作,形成了《诗病二十题》,列举了20种诗病的数十种表现。我曾试图在鸡蛋里挑骨头,到《缘斋吟稿》中去对号找病,结果让我很失望,从出韵、错排、失对、失粘、孤平,到无物、忘我、缺乏趣味和结构不当等等,第一遍初读,全然没有找到。第二遍细读,好不容易找到四处,有一处是打印和校对有误,将原稿中的“鸡”字误印为入声的“吉”字,造成孤平;再一处是笔误,失律。两处都是在书已装订的时候,无法修改了(有一处在相关文章中得到改正)。还有两处违律,如五律《唐乾陵》的首联:“则天敢称帝,千古奇妇人。”是以议论突兀而起,句子古拙但很晓畅,是古风的句法。我曾问仲元先生,这两处是否是忽略了。先生告诉我说,句子切题,很喜欢,改不动了,就不以辞害义吧。“不以辞害义”是一种自觉,是历代成熟的诗家时而出手的绝招。这就是《缘斋吟稿》,如此的工细,经得起挑剔。在诗词一道,仲元先生幼承家学,是有童子功的,但他受当时条件和环境影响,将热爱深藏在心底,并没有将诗当成事业。先生最早的存稿见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但起手后写得并不多,到90年代,由“文物百咏”开始才真正动手写诗。在90年代出版的《缘斋存稿》中,尚有几处孤平等诗病,而今天的《缘斋吟稿》已经相当成熟完美。这期间不过是短短的10年。这是在有研史、书法、鉴宝等大量事务缠身的10年,每天分给诗的时间能有多少不难想见。所以,可以说进境十分神速。为什么会如此神速,除了先生的天赋和博学多才,功底深厚之外,秘诀就是继承传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常务副主编赵京战先生近年考察并总结了河南虞城百十位老人学诗进境迅速的经验,写有诗论《“虞城现象”初探》。他说,虞城的这些老人“较好地把握了诗词的艺术特征,认识到了‘继承传统’对诗词创作的不可或缺、不可逾越的作用。首先在‘继承’上下大力气,眼不斜视,耳不旁听,抱定初衷,锲而不舍。他们路子正、胆子壮、步子稳,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京战先生强调指出:“‘从继承入手’是虞城诗人走过的路,这是一条学诗的正路,也是一条学诗的捷径。这就是虞城诗人们提供的宝贵经验。”不再多引用了。学习这条宝贵经验,我们不必舍近求远,向仲元先生学习就是。

文人和诗人的继承传统,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继承“文以载道”的传统。仲元先生以自己的实践证明是忠于这个传统的。和当前有人专门吟咏风花雪月山水林田,发古之幽情,逃避现实不同,缘斋主人虽然大面积取材历史人物、出土文物、胜迹景点,但绝不就事论事,而是有生发、有寄托、有新意,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景物、人物,以现代人的语言抒写自己的情志,对社会责任讲究担当的。其情其志首先是爱国、爱乡、爱民,“龙城终竟属幽燕”、“华夷共主定遐荒”、“许我夷龙御九洲”、“恩怨同消全社稷,相逢一笑醉高粱”等,主旨都是呼唤和颂扬民族团结,中华大一统;《盛京将军炮》、《甲午战争》、《沙俄东侵》和《旅顺万忠墓》以及《杨靖宇》、《赵尚志》都是抗敌保国的颂歌;而《泛芦笛河》、《蝴蝶泉》、《天山道中》、《坎儿井》和《葡萄沟》等一批取材现实生活的作品抒写的则是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重大主题。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种种社会问题,仲元先生同样观点鲜明,期望大治。说世象,如《飞龙潭瀑布》:“在山泉水从来净,一到人间便不清”。写理想,如《滴水砬瀑布》:“借此瑶池清冽水,尘污涤尽焕春晖”,如《李家峡黄河》:“九天玄水澄如许,谁道黄河洗不清”等等,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对世事长时间的思考和感发。我曾有幸和仲元先生讨论过时政讽喻诗的写法,并有共识:写诗,要厚道,要含蓄。写诗,不是骂街,不能怒目金刚,而是要温良敦厚。诗教不是执法,而是感化人,发挥陶冶性情的功能。

二、抒我心声,一例坚持作者在诗中的主体地位

诗词,无论取材是景物、人物,亦或世间林林总总的形象,但主体必须是诗人,即作者自己,是我在抒发情志。这是诗词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当今诗坛很多作者长时间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些人取材大事小情,专门叙事,写过程,记情节,制造押韵的短文,其中并无我在;有人取材风景,则罗列山水,造成形象密集,也无我在,更不见我情,不过是景点的导游词;也有人咏物,写成了说明书,不见作者的寄托;还有人写赠酬诗,全篇赞扬评价对方,为之评功摆好,却不见赠酬的原委、双方关系和感情。古人有云“文中无我不如删”,诗呢?更是如此。缘斋主人深明此理:作为线条艺术的书法,尚要见书者性情;作为声象艺术的诗词更要有我见情。《缘斋吟稿》第一部分《辽海行吟》是写东三省上下亿万年,纵横千万里的山水古迹文物和人物的绝句180首,素材全是些有历史,有故事的形象,仲元先生不仅视其为国宝家珍,而且结为行吟的旅伴和知己的好友,倾之以深厚的感情。标志辽西内蒙一带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有极为珍贵的玉龙。《玉龙》一诗首联对其作了描摹之后写道:“衣冠故国传人在,黑发黄肤祖是龙。”转结直逼现代,使古今相融,表达了后人对祖上追先怀远的无限崇敬之情。在这一部分诗中,仲元先生多次运用拟人、通感等手法,将文物、景物和历史人物写活。如《名将》,似亲见其出征“归来大雪满弓刀”;如《三道壕汉村遗址》,好像参与对话“柳阴闲坐话桑麻”;或如《龙城》,将历史上的胡夷引为同宗同种:“谁道慕容非我子,龙城终竟属幽燕”。足见我在诗中,诗言我情。有我,在第三部分《题咏赠答》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沈延毅先生百年冥寿有作》,双方的关系与对先生的评价是主线意脉,师从活动如传法、挥毫、小酌、唱和、步月,方方面面的回忆,好象一串珍珠夺人耳目,读者又往往会因作者用情深挚而不忍卒读。如之五:“纵横逸笔初惊目,豪宕奇诗久动心。一自相随幽鹤影,频年老砚墨痕深。”首联将沈老的诗书对举,“我”则由“初惊目”而“久动心”,形成优美且充实的对仗。接下来,转结到写自己频年追随,以至砚台磨深了。“频年老砚墨痕深”是用景物作结,这里景语即情语,是对老先生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读《缘斋吟稿》得知仲元先生在对辽海行吟的同时,全国走了很多地方,浏览了无数胜迹。对江南美景他赞不绝口,对西北高山大漠,他是那样的敬畏。但最令他倾心的还是关东,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乡里的风土人情是他最感亲切的。这种感情,在多处诗中运用对比双举、欲擒故纵以及引而不发等诗法出之。论古,《四合屯》:“世间禽鸟飞无数,源自辽西起碧空”;论山,《千山》:“莫向峨眉夸秀色,辽东自有碧千莲”;论水,《松花江》:“银汉无声千古月,江头曾照葛天民”;论制器,《北方青铜短剑》:“传语江南欧冶子,龙荒铸剑亦精工”;论文化,《万佛堂石窟》:“辽东刀笔傲龙门”,《萃升书院》:“辽左有才生杞梓,嵩阳岳麓更如何?”论人物,从箕子、秦开、燕丹到张三丰、王尔烈、曹雪芹和努尔哈赤,竟可以开出五十多人的长名单。是敝帚自珍吗?显然不是。景物、人物都立得住,叫得响。天各一方,独具特色,谁能不为之倾情。

读《缘斋吟稿》,往往发现作者不按常理常情出牌。《牛河梁女神像》一诗,在小注中客观地介绍泥塑女神像是 “先民母性崇拜之偶像”,诗的首联:“嫘母先蚕娲补天,丰身素面自怡然”,将泥塑女神与传说中最早的蚕农嫘祖和补天的女娲相提并论,虽然让人意想不到,但细细想来完全合情合理。接下来的转结,按常人可能顺势颂扬“万古传”之类。可是却更出人意料:“此身必是东王母,八骏应驰向日边。”请注意,东王母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作者在创造了这一全新的艺术形象后,据周穆王驾八骏去西天赴西王母瑶池会的传说,进而想象周穆王也曾驾八骏来太阳升起的地方会过东王母。意象的新鲜和奇特,实为前人所未曾道。从一开始就是人人眼中所有,心中所无,笔下更无。如此天马行空似的联想,如此生动的创造,没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没有对关东文化深挚的爱,是绝对想不到,写不出的。《朱蒙》:“卒本川头仗剑来,荒山野水国初开。飞龙本自鳞虫化,莫笑东明起草莱。”首联写其出身和业绩,照常情人们往往会是歌德式的以万古流传作结,但此诗却宕开一笔,以自然界的虫龙演化为论据,劝人们不要笑话起于草莽的英雄。此论是自然法则?是社会规律?是哲学理念?不同读者,仁智会各有所得。再如《司马懿平辽》:“笑战公孙小试刀,辽东初展魏旌旄。襄平已是囊中物,何必屠城血溅袍。”此诗之结,不仅出人意料,而且以现代人性化的理念对司马懿那一场历史性胜利作了无情的历史性地批判,足可以振聋发聩。这里分不清是诗笔,还是史笔,总之是作者的心声,非常难得。更为难得的是先生不随风,不畏权要。在《新乐木雕鸟》中写道:“七千二百年前物,天降神州第一鹏。”这是以历史学家秉笔直书的胆气和骨气,对官方拍板的所谓“太阳鸟”的结论给予的否定。独抒己见,可见一斑。

三、讲究布局,一套经营五七言律绝的章法

继承传统,还有很重要一条是在形式上也能继承其布局和结构之法。《缘斋吟稿》在这一点上也非常成功。仅就绝句来说,大致可以说是诸法具备。惭愧不能一一举例分析,试说四端。

(一)篇法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结构传统诗词的根本大法。很多绝句为四句一体式。《缘斋吟稿》的绝句多是就题直起,顺势承以景物,三句力转,引发第四句或景,或情点题收束。我以为深得古人诗法。例子很多。如《北方青铜短剑》,首句“驰征漠北战辽东”,是突兀而起写短剑当年光辉历史,二句承以短剑形体描摹:“曲刃神锋赖此雄”,第三句一转“寄语江南欧冶子”,此转似另起一意,远离了北方,实为改为侧写,请来春秋时期铸剑巨匠欧冶子来帮衬,为结句发力作好了准备。结句说出作者的真意“龙荒铸剑亦精工”,与前头相照应,要在拿剑说事,为北国自豪。

(二)联法得体完整。传统诗中,联是完整的意义单位。对联用于律绝相应之处为对仗,自有一套十分严格的规距;由上下两个散句组成的一联,为散联,也讲究联法。缘斋主人曾说因为不善属对,所以很少作律诗。其实不然。仲元先生的联语很工,时见于报端和书刊,联语墨宝,民间也多有收藏。柳塘诗社办公室就挂着仲元先生手书的联子:“柳下清风增酒意,塘中碧月入诗心”,藏头且具诗情画意,深得诗友喜爱。综观《缘斋吟稿》的对仗和散联,感到都非常得体完整,既符合语法修辞的规范,又充分达意。如七律《赠王充闾》的颈联“千般笔墨千秋事,万种风情万树桃”、七律《癸酉花甲有作》的颔联“皓首簪花还旧圃,斜阳醉酒唱新谣”等,切人切事切题,浑然天成。绝句中也偶用对仗,多用于首联,如《元帅林》“高碑未勒生平业,空冢难消子弟心”工稳而情深。再如《九边图》“蓝关紫塞万兜鍪,辽海河源一带秋”,本句自对并联对。更有五律《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感赋》之一前三联全用对仗,尤见工夫。《缘斋吟稿》的散联,也十分得法。随便举例,如《莲花峰》首联“谁人妙手种仙葩,云外亭亭五彩霞。”是问答联。《品萤儿所寄新茶》首联“烹取猴坑紫笋芽,嫩香如雾绿烟斜”,是因果联。《古寺所见》的首联“诸天法相尽金身,殿阁迎来远客频。”是宾动联,即宾语前置。

(三)转法蓄势迭宕。律绝都有转处,绝句通常第三句转。转可造成波澜迭宕,并为收束蓄势,往往是决定一首诗成败高下的关键。转法有多种。仲元先生是深谙此道的。《襄平》:“一朝开筑久经营,十代繁华三帝京。似水兴亡流不尽,英雄泪血洒高城。”首联以实笔写尽襄平历史,而作者意在借史写英雄,那么如何转呢?三句以论转,似虚而实,承上启下,“流不尽”3个字,包含了上文日月流光的不尽,兴亡更替的不尽,也引发了下文千百万英雄的泪血不尽。以论法转捩的还有《雨中过洱海》和《天都峰》,都十分成功。诗的转法很多,仲元先生总是因题材情志的不同而设法,或用发问法转的如《西双版纳道中》和《黄龙府》等,或以选择法转的如《银滩戏水》和《杜甫草堂》之二等,或用宕开法转的如《参观秦兵马俑感赋》之三和《光明顶》等。各个转捩处,奇思妙想,法门不一,意在为结句蓄势。

(四)结法给力余味。结是诗的合成之处。或出新,或深化,总之要借助上一层转捩之力收束点题,申明作者的情志。仲元先生运用了多种的结法。一是直抒胸臆。如《医巫闾山》:“攀上幽岩便是仙”,《观李邕麓山寺碑》:“凤影龙姿物外缘”,纯然自我感受;二是议论风生。《天都峰》:“不历艰危不到天”,人生感悟以议论出之,《嘎仙洞》:“古洞藏仙是祖庭”,是以论结;三是景语宕开。如《燕丹》:“风涛夜夜涌狂澜”,《玛哈噶喇金佛》:“楼空月冷乱鸦啼”。以景语收束最难,留下余味,给读者再创造的空间也最大;四是问而不答,如《一片石》:“秋山何处赋招魂? ”《丁令威》:“长生丹药乞阿谁?”也是意在引发读者思考,按照各自的学识、经验和想象,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

四、朴实无华,一律使用当代读者乐于接受的诗家语言

《缘斋吟稿》还有特别值得学习的一点,就是它的语言。按常情设想,作者是著名的文史专家,遣词造句一定非常古奥,令人敬而远之。但是,翻开《缘斋吟稿》却发现其语言竟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虽具深意,却易懂易解,让人感到亲切,乐于与之亲近。粗略归拢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出以诗家语言。传统诗学有“诗家语”的说法,指的是修辞技巧,如倒装、省略等。这里说的诗家语言,指的是富于形象化的诗家本色语言。当前诗坛上以抽象的概念化语言写的格律溜盛行。仲元先生没有受其影响,而是坚持自己诗作的语言富于形象,非常可贵。此类诗例俯拾皆是。《宽甸行》尤其清新可人。随便拿一首如《夜饮青山沟》为例:“松菇野笋鲫鱼肥,夜酒秋琴共忘机。今古贤愚同一醉,东山月上不须归。”首句直扣题面写餐桌上野味的丰盛,色味香形,今人谗涎欲滴;二句承以情态,这里用敦厚之笔写“忘机”,而不写失态,席间朋友们碰杯作歌的醉态已然呼之欲出了。三句以“一醉”承上启下转捩,含量很大,分量很重,是古往今来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人的同一醉,如此一醉,值得。顺势写天晚不归,是真的不须归,还是大醉不能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富于形象,唯其强说“不须归”更见神貌,有如喝高了还硬说未醉一样。这里“不须归”还启发了另一层思考。我们对“不须归”3个字很熟悉,对了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语言上,仲元先生在吸收时代的、社会的、新鲜的、形象化的语言同时,往往借用和改造传统诗词的中有用的意象符号与信息入诗。我们读《西行漫草》之《日月山》的转结联“青山不语当年事,日月昭昭证旧盟”,读《太平寺》的结转联“关东风雪天山月,一样乡心两地同”,也会想到古人的某些句子。这是历代诗家久传不废的成法,名曰脱胎,就是参用古人名句,由我改造,为我所用,增我情味。

(二)乐将口语入诗。仲元先生古汉语文言的功底很深,有近作《沈阳赋》和《铁岭赋》为证。但赋归赋,诗是诗,语言处理上极为不同。诗,走的是文白掺半的路子。文而不古,让具有中等文化的,甚至普通读者都能接受;白而不俗,绝不混同于顺口溜、打油诗和格律溜。这类口语入诗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沈水辽天真乐土”、“一片石遗千古恨”、“一刃金戈一行字”、“香水秋梨最可人”、“英雄故事梨花曲,都在游人笑口中”、“当年万壑千林动,啸月兴风虎一声”。原本平常的口语,一经加工改造,平添了诗味,成了诗家语言,可以雅俗共赏。

(三)时有常语得奇。人们作诗往往追求奇语、壮语,不大喜欢平常语和常用语。但事物总有它的另一面:常语有时出奇出彩。《缘斋吟稿》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特别有关自然的,社会的,甚至哲学层面的思考和理念,一经用常语推出,便成了诗中的警语乃至世间的警策,如“飞龙本是鳞虫化”、“人间到处有风波”、“成败由人不在天”、“华兄夷弟争雄事,各有兴衰数百年”、“长江自古称天险,无碍中华一统天”、“论罪当年莫须有,奇冤大狱古今同”、“高标岂是寻常地,不历艰危不到天”、“源头不弃涓涓水,始有奔腾万里河”等等,真能令人眼为之亮,心为之动。

(四)化用典故无痕。使事用典是诗家的传统招法,仲元先生也精于此道。王充闾先生在序言中曾就《燕丹》一诗的用典进行分析,予以充分肯定。我以为仲元先生在使事用典上的精明之处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不用僻典,防止隔阂;二是尽量化用,使之无痕。七律《咏鹤》是题贺酬友之作,先生写得很认真.诗曰:“澄波照影舞翩翩,北澥南溟乐徙迁。华表归来辽海阔,高楼飞去楚天旋。贞心在野休相狎,俊物通灵便是仙。如不为人愿为鹤,羽衣远翥九鸣天。”这首咏物诗虚实结合,以物喻人,寄托着祝贺者和被祝贺者双方的关系和感情。除了直接描摹和赞颂鹤的词语以外,颔联用了两个典,一是辽鹤丁令威的故事,二是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的神话故事。这两个典流传久远而广泛,化而用之,深入浅出。知典的读者尽可以驰骋想象,深入开掘;不懂典的读者从字面上知道是咏鹤也并不费解。《缘斋吟稿》为什么多是如此使事用典,我以为仲元先生并不是以掉书袋为能事的那种文人。他是在写真性情,要让诗有灵性,同时从时代和诗词的前途命运出发,从读者群出发,坚持走雅俗共赏,易懂易传的路子。高瞻远瞩,值得思考和借鉴。最后,胡诌一首七律表达一点心意:

史诗书画结奇缘,纸贵沈阳吟稿刊。

龙鸟腾飞石头活,先民崇拜木雕安。

遵其旧制非容易,写我心声本色难。

引领关东汇诗海,朋侪给力壮骚坛。

猜你喜欢

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