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概念辨析

2012-03-20邱小云

文化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概念校园

邱小云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校园文化”一词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校园的学生活动当中,并很快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所广泛运用。后来,“学校文化”一词也在一些学者论著中使用。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搜索,在论文标题中使用“学校文化”一词的文章从2000年到2002年都是个位数,2003年有33篇,2004年76篇,以后逐年增加,近两年相对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者提出要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下面简称“代替论”),在理论界产生一定影响。奇怪的是,“校园文化”一词仍然大行其道,广泛运用,但鲜有人就“代替论”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这也说明中国理论界学术争鸣之缺乏。我这里冒昧就“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两概念问题与“代替论”者商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学校文化》一书,比较、鲜明、系统的阐述了“代替论”的观点。为不违背作者原意,我这里部分摘录如下——

我们主张用 “学校文化”代替 “校园文化”,主张从“校园文化”研究走向“学校文化”研究。

第一,从“校园”与“学校”的词义来讲,“校园”一词中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指一种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者说是一种场所,而 “学校”更多指向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机构。两者相比较,“校园”只能说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使用“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应该可以揭示出更多的研究内容。

第二,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成功塑造已经给予了企业以巨大的推动力量,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我们学校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而按照文化分类来看,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只能是 “学校文化”而非 “校园文化”。

第三,校园文化界定强调更多的好像是“校园”的地域特性,将自己的思考范围更多地放在学校内部,并且体现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学校实体”式的文化概念,似乎很难表达出人们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该体现出来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

上述观点通过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机构的传授广为流传,并在大学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这种 “代替论”的观点正确吗?我认为值得商榷。

一是关于“校园”与“学校”的词义分析。“代替论”抽出“校园”和“学校”这两个词来进行分析,认为“校园”是场所,“学校”是机构,“校园”就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我认为,既然校园是场所,学校是机构,两者就不是从属的概念。这两者的关系是,校园是学校作为机构的空间存在。正如省政府大院是省政府办公所在地,但不能说省政府大院是省政府的组成部分一样。

实际上在“代替论”那里把“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与另一组词组混淆了,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校园的文化”,把“学校文化”赞同于“学校的文化”了。粗看起来这二组词中没有区别,事实上其内部语义是相差很远的。“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是表示属性关系的定中结构词组,“校园的文化”和 “学校的文化”是表示领属关系的词组,如“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其意义是不一样的。“校园文化”里的“校园”是表示“文化”的属性,是回答 “什么文化”、“什么性质的文化”、“什么样的文化”的属性关系问题。那么,“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其内涵、特性就超越了作为代表处所的“校园”一词的意义。“校园的文化”回答的是“哪里的文化”的场所问题,其指称性是明确的,那么,“校园”确实只能是处所、空间的指称,也确实容易把“校园的”文化仅仅与校园的物质环境联系起来。

把“校园的文化”作为领属关系的概念,认为“校园”太小了,没能把校园之外的社会联系概括进去,又没能把校园内存在的文化现象包括进去,校园只是一个场所,只是一个物理空间,由此自然就得出结论,“校园的文化”不如“学校的文化”内涵丰富,但是,这个结论并不能导出“校园文化”不如“学校文化”内涵丰富的结论。

二是 “代替论”认为,“按照文化分类来看,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只能是‘学校文化’而非‘校园文化’”。这个观点的错误所在仍然是如前所述的把表属性关系的词组当作表领属关系的词组了。按这种逻辑,“校园”作为场所只能与“车间”、“工地”相并列,而没有资格与“企业”相并列了。其荒谬之处还在于论题的前提,为什么“校园文化”要与“企业文化”相对应呢?为什么只有“学校文化”才有资格与“企业文化”相对应呢?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校园文化研究或建设借鉴企业文化研究或建设的经验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校园文化研究有它特有的研究范畴,校园文化建设有它特有的规律,不能动不动用企业文化的一套来移植。何况,企业作为非文化机构,其文化建设怎么就成了学校可以移植的模式呢?当今的校园文化建设缺的是这些 “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吗?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本质的不同,而现代企业文化的文化让人想得更多的是形象设计、包装、广告。企业无论如何包装,其本质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而校园文化的文化让人想到的更多是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急功近利,反对过度包装,而在一些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案中,就有一些管理者热衷于请企业文化形象设计公司仿照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来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现实中校园的浮躁、浮浅、热闹、急功近利,学校文化建设的营销宣传之风,与盲目模仿“企业文化”的经验有关。我们要回归校园文化的本质诉求,还一个平静、文静、有文化品位的校园。

三是“代替论”把某种对校园文化概念的解释为证,说明“校园文化”局限于学校实体的地域特征,不能表达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事实上,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从来就不是关在“校园”里与世隔绝的。虽然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多种,但强调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是一种普遍的观点,是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共识。事实上,《学校文化》一书在很多地方沿用了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有关与周围环境互动的内容。我们只要看看关于学校文化的其他一些论著,大多数没有更多的新内容,只是把校园文化多年的研究成果拿来,换个“学校文化”的所谓新概念发表而已。

“代替论”的三点理由都是不成立的,而“代替论”者论著中的另外一些表白倒是道出了其“代替论”的真实想法,如《学校文化》一书中说:“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虽然尚有以传统校园文化观点进行的研究,……但关于上述问题的论述,已经出现了与国际趋势相一致的转变,即开始重视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在这里,“校园文化观点”被认为是“传统”的,而“重视学校文化”是“与国际趋势相一致的转变”。“校园文化”因为“传统”所以要为“与国际趋势相一致的”“学校文化”所代替。这里有两个问题:“校园文化”是“传统”得应该被取代的概念吗?“学校文化”与“国际趋势”有多大的一致性?而“校园文化”又是如何的与“国际趋势”格格不入呢?我很希望有关这两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能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国际趋势”的研究成果,可惜该书没有展开论述,自己孤陋寡闻也没有找到能够支撑这种“国际趋势”的资料。

“代替论”之所以对“校园文化”看不上眼,无非“校园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概念,不是国际通行概念,在国外教育理论中没有相应的概念,而我认为,“校园文化”作为本土的教育学概念,更需要坚持。我们不奢谈“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但最起码在教育理论的研究语汇中要有一点中国元素吧。我们不去为创造中国概念而创造中国概念,但对已有的被实践检验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中国概念是不是应该坚持呢?

“校园文化”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性,我们要尊重历史。“校园文化”在使用中也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我们也要尊重。特别是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初步形成体系,并产生很多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的新成果,我们要巩固并发展,这并不排斥“学校文化”的研究,在管理学领域,在组织文化研究领域,国外有关“学校文化”的研究确实能让我们收获甚丰。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得出可以 “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的结论。让“校园文化研究”和“学校文化研究”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吧。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概念校园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