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

2012-03-20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松晶张荣霞

航天工业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变革航天信息化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于松晶 张荣霞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将人类社会迅速带进了信息网络时代。企业管理变革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内容,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在信息网络时代将企业管理变革与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面临的新形势

信息网络时代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式,给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思想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经营发展环境与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1.竞争形势的转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除金融等部分行业设有过渡期外,绝大部分行业市场已经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不再重要,跨国公司已在我国市场的各行各业中紧密布局。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形势从国内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转向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与合作,部分先进企业已通过网络把工业化时代泾渭分明的企业内外部系统整合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虚拟的内外部一体化价值创造共同体。因此,如何加强与供应商、外协制造商、物流服务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协同,已经变得与提升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效率同等重要,供应链竞争力的强弱与市场反应速度的快慢已日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2.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实质越来越体现为速度与效率的竞争。信息资源在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其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基于信息技术开展的大规模并行工程,使企业内外部不同部门、企业供应链之间建立了协同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环境,产品开发呈现一体化、集成化趋势,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与效率大幅提升,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3.成长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从企业成长角度讲,资源型成长方式正在被管理型成长方式所取代,使得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管理型成长方式,即通过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管理范围的扩大实现企业成长,将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始终,以自主创新应对市场变化,掌握快速整合资源的能力与商品供给能力,从而做到反应快速有效。

据统计,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业务是通过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虚拟企业的经营方式实现的。因此,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快速完成一系列的变革,以实现管理型成长。

4.管理变革的理论与重点发生改变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对企业组织的柔性化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阶段发展到了企业重建和战略管理阶段。企业重建理论与信息化发展紧密相关,其核心思想就是将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借助于网络向扁平化、信息化和外部化转型,依靠网络维持信息的有效畅通,依靠总体战略维系组织的统一性和一体化。业务流程从串行向并行方式转变,形成以任务为对象的相关资源和人员的组合;在研发、生产、营销和物流等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流程再造,进而实现全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此外,企业管理变革的重点也从传统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营机制改革,简单的组织机构变革,向以战略管理、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虚拟团队管理、员工自我激励等方面转变。

二、管理变革与信息化建设要同步发展

企业管理思想或技术的因循守旧都只能将企业引向衰败或消亡。企业管理变革是企业利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其管理系统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的过程,变革形式需要随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和深入运用而与时俱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以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为基础,将以传统方式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变为数字化过程。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程度,从而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因此,企业管理变革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两者需要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1.管理变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效载体。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全新的现代管理模式和独特的企业竞争优势,是构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传统管理到全程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要求企业管理变革要与信息化紧密联系,这既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企业信息化工作已被明确列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重点,要想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其管理变革已不可能脱离信息技术而孤立存在。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只有与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才可能带来企业科研生产与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

例如,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将企业管理变革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的企业。2005年,联想集团宣布完成了IBM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的收购,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制造商。信息化使联想实现了财务的集中管理,优化了科研、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这为其后来开展国际并购和有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2.信息化的关键是管理变革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工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应该是用来实现管理思想的重要工具,而这一工具的有效运用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从根本上讲,企业信息化过程就是企业管理变革的过程,其相对于传统技术条件下的变革而言,是一“脱胎换骨式”的过程。信息技术只有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与企业流程再造等相配套,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视为加强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三、启示

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其核心思想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航天企业作为国内高科技企业的代表,需要充分发挥其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航天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变革方面也需先行一步,做好自身的建设工作。

1.管理模式的创新要适应信息网络的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航天型号研制任务迅速增加,各航天企业经济规模、人员规模也迅速发展,但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不论是矩阵式组织结构还是按领域设置事业部,其管理思想仍是基于工业化而设计,因而职能机构设置重复、人员规模增长、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组织扁平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面对全球竞争的外部压力和信息网络时代对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整体价值持续最大化和跨越式发展,我国航天企业需要不断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管理创新模式。

事实上,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入发展,航天企业一直追求“做强做大”的目标应该向“做活”调整,经营视角需要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型,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更加灵活,要向建立对环境自适应能力强且协同、合作、共赢的社会化价值创造共同体转型。

以国际一流的宇航公司——波音为例,其业务涉及航空、航天、军民用电子、通信以及金融等诸多领域,是一个业务综合化、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遍布全球多个国家。波音依靠高度的信息化水平在全球建立起了信息化管理框架,实现了对其在全球任何国家分支机构的专业化的统一管理。

2.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提升管理水平

搭建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将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流程运用于各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是信息网络时代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水平大跃升的重要途径。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企业资源规划作为其综合信息系统的主体,辅以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各业务功能的集成,最终形成管控一体化平台,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

航天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例,其重点推进企业决策和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构建了全院统一的人力资源、财务预算与核算、物资选用与配套、仪器设备等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院所两级协同管控的模式。院本部及下属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相继开发了经济运行管理平台、型号全周期项目经费管理等系统,并做到了各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实践得出,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各平台之间的无缝链接,避免信息孤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3.要加快数字航天建设

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在产品实现过程的数字化建设方面,建立了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基础框架的数字化研制平台,实现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和研制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研制效率和产品可靠性。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出现,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可能。例如,波音借助“云”的理论与思想创建了项目管理“云平台”,实现了项目协同集中管理,其成本与进度的集成、数据集中、跨地域团队集成、虚拟管理等功能给波音带来很大收益。

航天企业随着航天型号任务的增加,型号性能指标、成本、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仅靠增加设备和人员已无法满足要求,必须实施数字航天战略,提升数字化协同研制能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开展的“卫星数字化协同研制工程”有利地推进了数字航天建设。研究院针对产品研制流程建立了数字化集成设计、制造和总装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以航天飞行器集成设计制造(AVIDM)系统为核心的跨单位、跨地域卫星数字化协同研制环境,实现了关键研制流程的信息贯通、生产过程的闭环控制,提高了质量信息管控能力和单机产品组批生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科研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事实上,在高科技制造领域,并行工程已经广泛应用,一体化的协同研制平台已成为复杂产品研制的重要支撑基础。航天企业要加大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争取在信息化应用的新一轮竞争中迎头赶上。

4.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与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变革密切相关,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离不开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航天企业的“一把手”要像抓航天型号研制任务一样来抓信息化建设,要做好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选择重点突破,再分层推进,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案,强化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的融合。

此外,航天企业需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原则,坚持自主开发平台软件,要对引进的软件进行严格的保密把关,以摆脱长期以来“信息安全自主控制能力不强,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困境,在持续改进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总而言之,信息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因此,企业不仅要适应网络经济特点建立新的理念,而且需要将新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这样才可能在信息网络时代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猜你喜欢

变革航天信息化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逐梦航天日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