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2-03-19陈静莉
陈静莉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现状及对策分析
陈静莉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如果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那么就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利用游戏与竞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中职数学;教学参与;分析
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下降,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造成学生兴趣缺失
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对学生只有简单的机械问答。而学生只是配角,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
1.2 课堂上只做表面功夫
有时课堂上看着好像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存在着差异,积极参与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有一部分学生会成为被遗忘者、冷眼旁观者,对课堂无动于衷,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在某一环节十分投入,很有兴致,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并不能整堂课都积极参与。虽然是相同的教师和相同的教学内容,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导致学习效果也不同,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忽视了教学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这与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相违背。
1.3 中职学生思想认识不足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上课爱睡觉或是睁着眼睛胡思乱想,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特别是中西医和影技专业,40%的男生都精神不集中,18%的女生容易分心,甚至有5%的男生上课玩手机或干脆睡觉。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不配合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更谈不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了。
2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对策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
2.1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等要素,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全体学生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并逐步吸收新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2 转变教师的角色,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
教师能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以及能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参与时间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如果教师能将这些因素掌控好,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没有意义的[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也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3 提倡民主平等,促进个性与开放性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威严,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还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平等对待每名学生,尊重每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促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这样的数学课堂就是个性的、开放的,教学形式是活泼的、多样的,教学气氛是活跃的、和谐的。
2.4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交流与合作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协调与沟通、交流与发展、认识与交往的过程。学生既要面对同学,又要面对教师。教师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学习的组织者,更是学生情感的交流者和欣赏者,是学生学习与合作的伙伴[2]。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面部神态、肢体语言等行为举止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与交流,自主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在合作中分享快乐,在体验中获得成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2.5 加强游戏与竞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持久,但他们又争强好胜,喜欢游戏和竞赛,一听比赛就跃跃欲试。教师应充分运用竞争机制,把数学的趣味性与游戏、竞赛等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把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教学游戏中,采用生与生、组与组、男与女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让学生比速度、比准确、比技巧、比方法等[3],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多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求得知识,在竞赛中提高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6 加强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特别是在学生遭到挫折时,更需要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暖的的话语,都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激励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予每名学生关心和鼓励,关注学生的微小进步,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认可和赞赏,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参与、我成功、我自信、我快乐”。
2.7 评价合理化、多样化,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如果单是靠一两次测验来评价学生,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评价学生应改变以往单纯以作业及测验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的情况,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师生双方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多元化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4],关注每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宋书文,吴发鑫.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2]刘朝晖.数学教育的理论·问题·策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桂云.巧用“九化”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EB/OL].新思考远程研究平台,2007-11-28.
[4]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G420
B
1671-1246(2012)16-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