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的三维动态管理
2012-03-19王亨飞卿小宁
王亨飞,卿小宁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甘肃 张掖 734000)
浅议学生的三维动态管理
王亨飞,卿小宁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甘肃 张掖 734000)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需要班主任用心美化塑造学生的心灵和细致入微地雕琢学生的习惯和思想的系统工程。从学生初入校门时对学校、学生、学习的陌生感入手,形成一种“时间、空间、情感三维互动”的管理模式和思路。
班主任;学生;三维动态管理
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领导者,又是班级活动的策划组织者,还是班级建设的经营者,承担着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任。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见,缜密的思路是成功的基石,所以,班级工作要“于细微处见精神”。笔者从学生初入校门对学校、学生、学习的陌生感入手,形成一种“时间、空间、情感三维互动”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1 从细微处观察、了解、关心学生
成功决定于细节,细节造就精品。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从学生报到的第一天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便建立了一种“如影随形”的特殊关系,而此时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一个特立独行、充满自信的学生绝对具备领导才能;一个桀骜不驯、目空一切的学生如果班主任能正确引导则可能造就“栋梁之才”;一个谨小慎微、处处小心的学生则做事缜密、一丝不苟,可为秘书之才;一个由父母陪伴,性格怯弱、没有自立能力的学生需要倍加关爱,多交流思想、多谈心,使其少一份思家的情绪。“碰撞产生火花,交流沟通思想”,笔者在生活中与学生不断地交流、了解,最终使班集体的领导核心框架基本成型,这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班级稳定的因素之一,故而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是班级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离家的孩子似浮萍,漂来漂去找亲情”,有的孩子第一次离家出门求学,对陌生的面孔和环境从心底产生一种畏惧和不适应感;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对学生中日益蔓延的“攀比风”和与其他学生经济条件之间的巨大落差产生困扰心理等。针对此类情况班主任应“对症下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多关心、爱护他们,多与他们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及实际经济状况,尽量采取多种方法和渠道予以帮助和解决,比如通过各种奖助金和心理辅导等形式,解除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及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以期达到“释缚脱茧”、“化蝶飞翔”的目的。
2 树立学生的专业荣誉感
首先,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定位角色。个别学生填报该专业并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报的,加之他们对专业的不理解和偏见,认为针推专业不属于医学领域范畴而回避。大多数学生情绪低落,认为前途渺茫,刚报名就有转学及转专业的念头,苦口婆心的劝导并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疑团。学生的这些想法深深地映入笔者的脑海,甚至心中有些许隐痛,因此,笔者利用入学教育和开学初的班会、座谈会等正式场合,以生动鲜活的事例阐释针灸推拿的优势及其在防病保健中发挥的其他医学所无法比拟的疗效,引导其修正专业定位、树立专业角色。其次,深入专业领域,正确定位工作。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但要爱一行,首先需要懂这行。学生宿舍安排稳妥后,笔者要求以宿舍为单位购买、张贴针灸挂图,营造专业氛围,并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每组两人到门诊跟笔者随诊见习针刺和拔罐技术,加深他们对专业的理解层次。引导学生在掌握拔罐技巧的同时,自购火罐互学互练,使他们逐渐从热爱拔罐到热爱针灸推拿专业。“兴趣可以激发爱好,爱好必然升华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身心已渐渐地融入了专业,从内心剔除了对专业的排斥心理,为将来的工作定位埋下“伏笔”且指明了方向。
3 人性化管理
班主任不但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只有做学生真正的朋友,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地辅导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才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人格魅力感悟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课余,班主任可以作学生和蔼可亲的“知心大哥”,学生可以是班主任充满活力的“忘年交”。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有什么心事才愿意和班主任沟通交流。所谓“交流产生情感,情感拉近距离”,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通过与他们谈心交流可起到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没有一支精干、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值得学生信赖的学生干部队伍,即使班主任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把工作做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许多具体工作都要靠学生干部去落实。班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往往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把握较准,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矛盾冲突、弘扬好人好事、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路历程。因此,在抓班风、促学风工作中需要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干部自己主持开展班会活动的能力,通过班会使学生学会自行处理班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习惯。每次班会后要求班干部写一篇班会记录,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写作能力;通过主持班会锻炼学生干部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其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每次班会都在一种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这样就能消除学生语言表达中的胆怯心理,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便于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班团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活动空间,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的亲密度。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贫困生也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认定高校贫困生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通过班主任向贫困生原籍打电话查询和班干部向本校学生打听、本班长期与他们交往的学生和舍友之间的相互了解等多种形式解读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科学建档、引导把关、加强监督,这样可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济困资金的帮助。本学期笔者班有个女生家庭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她的父亲又不幸遭遇车祸致残,使这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家庭又一次跌入苦难的深渊。这对于她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她一度产生辍学的念头,笔者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在安慰她的同时鼓励她一定要坚强。同样有一名男生开学初就有思想波动,但因为其住在市区、请假次数比较多、长得较帅气且穿着入时,所以笔者便忽略了对他的进一步摸底调查。直到第二学期,通过学生了解,才知道该生每顿饭只吃一个馒头,甚至只吃一顿饭以及其父母离异的事实。通过与班级奖助金评定小组成员协商,班级全体学生表决后,决定将一档奖助金向这两名学生倾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两名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学生教育不是停留在书本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教育上,更是一种以班主任行为示范、传道解惑为轴心的心灵启迪,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工作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多谈心、多鼓励、多理解、多宽容,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少指责多引导;对于身体残疾的学生不歧视多帮扶;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之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的团体合作精神,为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情感利于沟通,亦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4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班级不引入竞争机制,便没有活力和动力,学生便没有危机感,更不能迸射出创造的火花。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发掘学生的潜能。班主任通过鼓励竞争的方法,让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不断更替),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又要重新选择一个有实力的竞争伙伴,让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同时,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俗话说得好“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学习优秀、纪律优良的学生便成为其他学生前进的“风向标”。因此,笔者所带班级在学生处综合考评及临床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G455
A
1671-1246(2012)16-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