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哲学视阈中的日语惯用句语义研究*
——以“胸”和“腹”为中心

2012-03-19郑宇超

外语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惯用日语语义

郑宇超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体验哲学视阈中的日语惯用句语义研究*
——以“胸”和“腹”为中心

郑宇超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成经历现实、认知和语言3个阶段,认知加工起着核心链接作用。本文从体验哲学出发,对带有“胸”和“腹”的日语惯用句的语义进行细致考察,认为具象的身体词汇之所以能够表达思维、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抽象意义,是人类通过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人类在以日常的身体经验来体验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构建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

胸;腹;日语惯用句;体验

1 引言

惯用句可谓世界语林中的瑰宝,是各民族的语言习惯、思考方式和社会观念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所居环境、生活行为方式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千差万别,直接形成了各民族惯用句的不同特色。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经验。在“现实-认知-语言”的过程中,认知加工起到核心链接作用。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自身的身体和生活的空间自然成为最初的现实媒体,人类从自身的体验感受出发表达情感的意图,落实到语言符号时首先要借用身体或空间概念。

在语言概念系统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的是认知主体“对身体(包括身体部位、感觉器官等)和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的认识,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王寅 2007:292)。词语的形成也是基于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身体经验和感知,即“概念通过身体、大脑及其世界体验而形成;概念通过体验,尤其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获得”(王寅 2006)。日语惯用句作为日本民族对自身物质世界感知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日本民族独特的感知体验方式和特有的思维模式。对于惯用句意义的认知理解需要凭借话语主体对民族文化的体验性经验的认知和理解。日语惯用句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身体词汇惯用句①数量居多,所占比例最大。根据对《例解慣用句辞典》(井上宗雄 1932)的调查统计,在收集的3,700多个惯用句中,包含身体词汇②的惯用句达962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通过研究身体词汇惯用句,不仅可以了解日本人认知身体的意识特点,还可以加深对身体词汇涵盖的引申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语言的体验性在日语惯用句中的表现特色,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日本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在日语身体词汇惯用句中,“胸”和“腹”主要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心感情、精神状态,即发挥着“心”和“脑”的语义功能。本文拟从体验认知的视角分析由“胸”和“腹”构成的日语惯用句语义的体验性特征。

2 对带有“胸”的日语惯用句的语义考察

从词源角度看,“胸(むね)”分别来自于“む”(身)和“ね”(根),表示人体的主要部分,即身体的根本。具体指头部与腹部之间,“胸部、胸腔”是其原型意义。(松井栄一 1972:2308)

根据音相同义相通的原则,和“むね(宗)”、“むね(棟)”同源,语义都与“主要部分”相关。“胸腔”是由肋骨和胸骨构成的一个腔体,形状恰似一个保险箱,心脏、胃、肺等重要器官位于其中。“胸に秘める”(珍藏心里)、“胸に畳む”(放在心里)使“胸”成为既可存放自身秘密又能保守别人秘密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秘密,同时又拥有探悉秘密的好奇心。因此,保守秘密需要忍耐力和责任感,而与保险箱具有相似功能的“胸”会给人一种信赖感与安全感。

由于身体词汇自身的模糊性与人们对此类词汇认识的欠缺或表达的概括和简练等语用策略,某一身体词相关或邻近部位往往也以这个词语统称。因此,“胸”也可以指代胸腔外部显而易见的部分,如胸膛、胸脯、乳房,成为胸部具象化外扩张义;同时也指代心脏、胃、肺这些位于胸腔内的器官,成为胸部的具象化内扩张义。例如“胸を叩く”表示有信心能圆满完成任务时欣然允诺对方的委托、请求,手拍胸脯的动作;“胸を張る”由挺胸这个动作形容人有自信;“胸に手を当てる”、“胸に手を置く”都是为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把两手放在胸前的动作,引申意义为认真思考。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即人类在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范畴化,每个概念对应于一个范畴,同时形成意义,然后将其固定于词语之中,形成语言。当人处于某种状态下或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经常会做出动作或表情,当这些动作或表情具有普遍性与共性时,将会对这种认知进行范畴化,通过对外在的具体动作或表情的描述,来表达其抽象状态或心理活动,形成语言意义。“事物的概念总是和其他动作的概念相关联,我们在头脑中想象事物时经常会联想到跟它相关的动作。”(黄碧蓉 2011)汉语也有“拍胸脯打保票”、“挺起胸膛做人”、“扪心自问”等表达方式。由此可知,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做这些肢体活动时的心理出发点是一样的。基于中日两国人民对这些身体动作的体验与认知相同,产生了相似语言表达方式。

胸部具象化内扩张义,如“胸が焼ける”(烧心,胃里难受)、“胸の病”(肺部有病)等。日语自古就有头、手、足、眼、耳这些外部可见的器官名,但内脏器官的名称,如:“脳、胃、肺、心臓、腎臓”等都是借用汉语。秦恒平指出,日本人对身体内脏器官认识较晚,《解体新书》不过距今才二百余年,而且由广大民众创造出来的身体词汇表达方式不可能反映出人眼看不到的内脏器官,自然对其关注度低,关于胃和肺的惯用表达也比较少(秦恒平 1984:79)。可见,这种内外器官名不分,身体外部器官同时指代内脏的现象与古代日本人缺少人体解剖学知识有关。日本人由自身的身体体验出发,感觉到胸部内脏器官的存在,却因为受到认知程度的局限,无法范畴化,不能形成独立概念。从而借用外部器官的具象化内扩张义,表现出日语身体词汇表达身体部位时的泛化性、多指代性。

身体词汇除了表示某一具体身体部位的具象化概念(原型意义),还可以表示与之相关的抽象化精神概念。身体概念与精神概念相结合,产生“精神的身体化”现象。如“胸が張り裂ける”(悲痛)、“胸が騒ぐ”(心慌)、“胸を膨らませる”(憧憬)、“胸が晴れる”(心情舒畅)、“胸が一杯になる”(无比喜悦、万分难过),这些“胸”构成的惯用句淋漓尽致的表述主体情感且表达生动形象。我们针对《日本国語大辞典》、《例外慣用句辞典》、《慣用句の辞典》、《新明解国語辞典》、《現代国語例解辞典》和《外国人のための基本語用例辞典》等辞典进行筛选,共选取出含有“胸”的惯用句107个。其中表达精神、感情相关意义的占主体,并且语义倾向于表现不安、悲伤、痛苦等消极情感的有48个;满怀期待的喜悦以及烦恼过后的愉悦心情次之,有16个;受感动、激动等情绪的有8个。表达“主观意图”(李洪儒 1999,2008)、决心的有19个;表示自我意识的有5个。在“胸”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诸多情绪中,苦闷、烦恼占67%,属主要语义。

芳贺矢一博士曾指出:“胸の中には心臓がある、人の感情は忽ち心臓の鼓動に影響するから昔の人が之を精神作用の本源地と思ったものは無理はない。”(胸腔里面有心脏,由于人的感情可以立刻影响心脏跳动,所以古人认为胸是精神发源地)。(芳賀矢一 1936)苦恼、悲伤、不安、气愤、感慨、憧憬以及紧张之后的轻松等情感都能影响到心脏跳动快慢,人类基于这种自身体验,把其认知感受固定于“胸”构成的惯用表达方式。

由此得知,通过人类自身体验,以胸部为原型意义的语义功能扩张为具象化外扩张义和具象化内扩张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抽象化、精神化的胸部扩张义,等同于表达精神范畴,即“心”和“脑”的思维、情感意义。

3 对带有“腹”的日语惯用句的语义考察

“腹”具体指“胸の横隔膜と腰の骨盤との間”(胸部横膈膜与骨盆之间的部位)(松井栄一 1972:1992),即腹腔,为其原型意义。由原型意义的腹腔向外扩张语义,指代腹腔外部显而易见的部分,如小腹,肚子甚至位于腹部装钱的钱袋,为腹部具象化外扩张义;同时也指代胃肠、子宫这些位于腹腔内的器官,为腹部的具象化内扩张义。例如表示大笑的“腹を捩る”、“腹を抱える”、“腹を捧ぐ”,这些动作都是人“大笑”时本能做出的反应。如同汉语“捧腹大笑”一样,由人们自身身体体验出发,这些包含身体词汇的惯用句形象地刻画出了大笑时的状态。对动作的认识也是完全基于人们对动作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体现了语言的体验性特征。“腹が痛む”、“自腹を切る”意为自掏腰包,“腹が淋しい”指囊中羞涩,“腹を肥やす”表示中饱私囊,这些表达都与“金钱”有关。这里的“腹”等同于日语中的“懐”。因为古时有人用“胴巻き”装钱。“胴巻き”是缠在腹部用来装钱或贵重物品的细长袋子,进而语义扩张为用“腹”指代钱或钱包。可见,语言与人们的实际身体经验息息相关。

腹部具象化内扩张义指代腹腔内胃肠、子宫器官,例如“腹が張る”(肚子胀)、“腹が減る”(肚子饿)、“腹に合う”(合胃口)、“腹も身のうち”(暴饮暴食有害无益)、“腹を拵える”(填饱肚子)、“腹をこわす”(闹肚子)这些表达与饥饱、饮食、肠胃状况有关的惯用句,都是基于人的生理状态,对肠胃器官的体验感知而来,反映了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认知。子宫位于人体的腹腔之内,人类关于怀孕、生产的体验感知使“腹”产生“生产”的语义。生产过程是疼痛的,因而把自己生孩子称之为“腹を痛める”。“腹が違う”指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腹は借り物”意为孕育生命的母体只是暂时的,子女贵贱随父亲。“腹を貸す”则是借腹生子。这些词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孕育新生命自身身体的感知体验,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透射出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而且映照出语言是在人们通过自身对客观世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这一观念。

在身体概念与精神概念相结合方面,“腹”语义范畴丰富,可以表达心思、心情、度量、胆识等抽象精神意义。如“腹を割る”(推心置腹)、“腹が黒い”(黑心肠)、“腹を探る”(窥探心思)、“腹が立つ”(生气)、“腹が据わる”(有胆识)、“腹を固める”(下决心)。 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剖腹自杀可以很好的说明腹部具有的精神意义。深作光贞曾在《日本文化及日本人论》一书中有如下的阐述:“切腹だけでは致死は困難である。だから死ぬ前の一種の信仰に似た儀式的作業として、真心·考え·感情·自己·意志力·気力·勇気·生殖(子孫と血統を存続させる意志…)などのかずかずの宝庫である腹を自分で切りひらいて、内部から放出解放して、この世にいかせておこうとするもの。”(仅仅剖腹很难致死,它已被看做近似于一种信仰的仪式。腹中包含着真心、信念、感情、自我、意志力、体力、勇气和繁衍等诸多宝物。通过剖腹将其释放到世间。)(深作光贞 1976:96)

“腹”的语义范畴伴随着人类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由原型意义具象化向内、向外扩张,并最终由具体的指代意义扩张为表达象征抽象意义的精神范畴。

4 “胸”与“腹”的家族象似性

“腹”与“胸”同为人体部位,按照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经验,人类从自身的体验感受出发表达情感的意图这一认知语言学观念,其二者语义认知途径具有相似性。通过对“胸”和“腹”的语义认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基于人类生理状态以及对客观现象的体验感知,身体经验是心理状态的词汇源,可以表达精神层面上的思维、情感等抽象化概念,即“心”、“脑”的语义功能。

“心”在生理学上指心脏,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生命动力之源,是人体脏器中最为重要的器官。相对于实质器官而言,无形之“心”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情感。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古人认为身体心脏功能正常时,人会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而心脏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等症状。同样,各种情绪情感等基本生理反应也往往会出现心率上的变化。害怕、愤怒的时候心率会加快,而悲哀的时候心率会下降。基于这种认识体验,古人认为心是思想器官,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心的功能,“心”被赋予知觉、思维、情绪等涵义。

为何“胸”与“腹”都可以表达精神层面的思维、情感意义?体验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语义研究视角。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与感知机制密切相连。人类因其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由体验而固定下来。“胸”与“腹”共同构成人体主要部分上躯干,即胸腔和腹腔。胸腔和腹腔在认知上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人体构造单位,有着各自独立的语义范畴与家庭内部成员。胸腔与腹腔在位置上紧密相连,这两个集合体中间仅由一层横膈膜分开,心脏紧位其上,由于二者位置仅有一膜之隔,当心脏生理活动带给我们一系列感知体验之时,这种区域界限的模糊与扩展,带来人们对身体体验位置上的模糊与扩大,由胸部感受辐射到腹部感受,导致人们对语义范畴认识的模糊与扩展。从而认为人的思考和心理活动也包含在腹部,出现许多表达人的思想、度量、决心、情绪的带有“腹”的惯用句。

维特根斯坦在1953年出版的《哲学研究》中指出,自然语言中的概念并不是由其属性的全部成员所构成的具有清晰边界的集合体,而是有一个可以扩展的边界,并且在范畴内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胸腔和腹腔这两个集合体的边界是一层横膈膜,横膈膜非常柔软又带有弹性,位于横膈膜之上的心脏带给我们胸部身体感受的同时,感受边界向下扩展到腹部,因而心脏带给我们的思维情绪体验既可以用位于其中的“胸”表达,又可以用位于其下的“腹”表达。维氏的“家族象似性”理论为“胸”与“腹”在语义认知上的范畴化提供了有力的说明。

5 结束语

惯用句结构固定,具有深层整体意义,是一种语言中历史沉积下来的表达方式,能够体现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语言运用者的特有认知模式。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于在某一环境中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意义具有体验性、主观性、互动性。“语言相同或相通,是因为有共同的体验和认识。语言相异,是因为有不同的体验或认识。”(王寅 2006)在其语义形成过程中,语言的体验性与相似性建立起了各语义之间的联系。

“胸”与“腹”本质上是两个身体部位,其所表达的概念及其包含内脏器官各不相同,身体功能以及我们的感知体验过程也有差异,导致人们对这两个部位的认知不一样,产生了不同的语义。但因胸腔内含有人体重要器官心脏,心脏在经受爱、恨、喜悦等情感变化时,由于其抽取血液时的强劲状况有所不同让我们直接体验到心跳节律快慢不一,使得心脏与内心情感功能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身体经验使“心”发展了“思想”、“性情”、“感情”等基本相似的思想感情义,心脏成为思维情感功能的典型。又因心脏所处位置特殊,位于胸腹分界线紧邻腹部,所以胸部和腹部可以体验到心脏带给我们的各种相似身体感受。源于这种相似的身体感受,“胸”和“腹”的语义范畴向“心”扩展为表达思维情感功能。

“胸”与“腹”的语义认知再次佐证了身体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基础。体验和认知产生了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意义只能是基于体验的心理基础,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

注释

①目前,身体词汇惯用句还没有统一的名称。人们常称之为“包含身体词汇的惯用句”,“身体词汇惯用句”,“与身体有关的惯用句”,“与身体有关的惯用表现”等等。本文采用宫地裕先生的说法,称“身体词汇惯用句”,即由身体词汇与其他词汇形成稳定搭配,整体表达某种固定含义的习惯表达方式。

②这里所指的身体词汇既包括眼睛能看到的身体部位,如“目”“手”等五官四肢,也包括“肝”“腸”等内脏器官,“糞”“尿”等排泄物,“汗”“涙”等分泌物,“血”以及看不见摸不到的“息”“気”等。

李洪儒. 认知链条上词的意义与指称对象[J].外语学刊,1999(1).

李洪儒. 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J].外语学刊,2008(6).

黄碧蓉 于 睿. 人体词语词义转喻性研究[J]. 外语学刊, 2011(4).

王 寅. 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辨证观——语言哲学再思考:语言的体验性(之五)[J]. 外语学刊,2006(5).

王 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芳賀矢一. 身体に関するいろいろの言い廻し[J].学生,1936(1).

宮地裕. 慣用句の周辺―連語·ことわざ·複合語[J].日本語学,1985(4).

深作光貞. 日本文化および日本人論[M]. 東京:三二書房,1976.

秦恒平. からだ言葉の本[M]. 東京:筑摩書房,1984.

井上宗雄. 例解慣用句辞典[Z]. 東京:創拓社,1932.

松井栄一. 日本国語大辞典[Z].東京:小学館,1972.

倉持保男 阪田雪子.慣用句の辞典[Z].東京:三省堂,1994.

【责任编辑孙 颖】

ResearchontheSemanticSystemofJapaneseIdiomsfromthePerspectiveofEmbodiedPhilosophy

Zheng Yu-cha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serts that the form of language is the process of “reality — cognition — language” in which cognitive process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fter making a detailed inspection of Japanese idioms including the words “chest” and “abd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ed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man’s use of concrete body words can express abstract meaning such as spiritual thought or emotions by means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objective world through his body and brain. Man produces concept structure and semant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embodying and cognizing the objective world through daily body experience.

chest; abdomen; Japanese idiom; embody

H0-06

A

1000-0100(2012)03-0058-4

*本文系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日语三价动词的语义分析与实践”(12522211)的阶段性成果。

2011-03-21

猜你喜欢

惯用日语语义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中日惯用谚语对比研究——以动物隐喻为中心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表原因的惯用型研究
语言与语义
资金盘传销惯用包装伎俩和鉴别方法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