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德育职能

2012-03-19张飞鹏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师生

张飞鹏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锋,它通过孕育和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其“成才”:德育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道德品质,完善其人格修养,教育其“做人”[2]。从这个角度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和把握校园文化的功能特点,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显得格外必要和迫切。

1 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1.1 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包括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师生头脑中所拥有的信念、观念体系,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规章制度等[3]。

1.2 校园文化的德育职能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实践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陶冶功能。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它体现在学风、教风、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必须使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使人的精神受到陶冶,境界得到得高,面貌得到改善,从而塑造理想的人格。

(2)引导认知功能。文化是有阶级性的。在我国,校园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既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了思想,又使蕴涵在校园文化中的时代精神对自己的认知与追求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此外,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审美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使人深刻地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高雅新美的文化品位,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3)规范行为功能。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当中生活,必然受到有形的或无形的、有明文规定的或无明文规定的等各种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如各种社团的规章制度、各种活动的基本要求,以及师生的行为习惯、学校相关规定守则等。这种规范和制约作用,有助于师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自己,规范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实践锻炼功能。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生在校园中接受德育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使之具有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功能。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从中可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内部潜能。

(5)凝聚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方面,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过程之中。在校园文化的实际活动中,学校的好人好事、决定决议、时尚风尚以及社会新闻、时事政治等,都会通过校园中的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形式迅速传播开去,并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形成联动效应。他们或议论评析,或效仿学习,其影响力是巨大的。

2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校园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和深度仍然不够。由于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外古今许多健康先进的文化被吸收和利用,与此同时,有害的不健康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鉴别能力的限制,往往“饥不择食”,表现出较大的盲从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和家长一起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上,这样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忽视学生思想和校园文化生活的现象。在这样机械的教与学活动的循环影响下,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十分枯燥、单调。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学、艺术等活动失去了它应有的位置,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某些学校领导缺乏对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足够认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仍不完善,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实施;有些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等现象。如果不千方百计地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

3 强化校园文化德育的思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作用,是学校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职能,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一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学校领导的态度和导向有着极大的关系。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职能,领导班子首先要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使之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领导班子必须认真落实德育大纲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态势,从体制上保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2 加强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包括雕塑、壁画、亭榭碑记、壁刻等文化建筑,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宣传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同时,完善各种咨询教育体系,包括学术咨询、心理咨询、就业咨询等,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曾就校园环境建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校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在目标”[4]。

3.3 健全校园文化传播系统,占领网络德育阵地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校园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蓬勃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契机。中职校应正视这一现实,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继续完善传统传播媒介,加大文化传播,增强德育实效,如通过校广播站、校报和校刊等开辟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栏目,设立定期的德育论坛,促使各种信息得以上通下达。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时代特征,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健全网络传播系统,因势利导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3.4 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从学生层面看,学校应紧扣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日,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和其他公益事业等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的时代性、发展性,促成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切实增强中职校德育的实效。

从教职工层面看,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导向作用。教职工是一支较为稳定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品行修养、人格素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知识的接受,良好习惯的养成,各种观念的形成乃至整个精神素质的培养都起着言传身教的关键作用。同时,广大教职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能更贴近学生,了解学生,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学校要强调老师的广泛参与性,在开展的活动中,强调师生同学习、同研讨、同台表演、同场比赛,携手共建校园精神文明。

4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载体,也是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成效的大有潜力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无穷力量。学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德育的促进作用,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促进德育实效的提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张国民.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简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2):64.

[4]胡斌武,吴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01(8):90-92.■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师生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