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规避企业财务风险

2012-03-18李存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税务风险管理

李存周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体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其必要性具体体现在:

(一)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全部过程中,涉及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它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具有损失性的,因此,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就必须防范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

(二)降低融资成本

企业在发行债券时,其债券利率中含有风险溢价,企业的风险越小,所发行债券的风险溢价就越小,通过债券融资的成本就越低。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时,公司的风险越小,其股票发行就相对容易,通过股票发行融资的成本就越低。由此可见,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还能降低企业各种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

(三)降低发生财务危机的成本

一方面,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减少企业价值波动,从而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业的风险管理可以使债权人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提升,使企业获得潜在现金流量收益。反之,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力,则其偿还债务的能力会降低,企业就可能违约而带来违约成本。一旦发生财务危机,企业更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或重组的可能,这无疑又是一大笔成本。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从而避免因财务危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成本,降低发生财务危机时的成本。

二、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国家经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财务管理信息风险

首先,由于法律制度往往是在问题被普遍认识后才能设立并逐步执行,而国家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法律制度相对经济现实滞后。其次,法律制度框架虽被设立,但具体的细节尚未规范和深化。再次,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法律的效力还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出现对经济纠纷不予受理,受理了不予判决,判决了不予执行的现象,导致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降低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可信任度。

(二)公司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财务管理内控风险

我国公司管理体系的特征表现为人事的行政强控制和产权的弱控制,这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内部人对资产的强控制使投资者收集信息的难度增大,这表现为:一是内部人操纵财务报表,自由现金在较大程度上被随意支配,并以各种隐蔽的渠道流向内部人的腰包,使投资者的收益难以实现。二是外部人由于缺乏资金的使用去向方面的信息,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三是投资者对内部人的风险态度不了解导致逆向选择问题。总之,“由于内部人掌握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所有权没有统一,内部人控制的企业会造成资本这种稀缺资源的浪费”。

另外,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但由于改制的不彻底,在法人管理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出资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国有产权的虚置等;而且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些是由家族公司转变而来,也存在着法人管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加上控股股东的法人股不能流通,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贪多求大,超出自身运用大额资金的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募集资金与公司财务结构、资产规模、股本扩张、管理能力、项目周期、发展目标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关系。

(三)证券市场不规范,造成了财务管理外控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长期以来,证券市场主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工具,融资向国有企业倾斜,因此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需重新调整。其次,证券市场的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大量存在幕后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证券市场作为信息传递和市场监督的手段被影响。再次,金融中介机构薄弱,尤其是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公司、资产评估机构等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数量少、质量差、运行不规范,导致中小投资者很难从市场上获得可靠的信息,其利益难以得到保证。

(四)企业与税务机关关系紧张,造成的财务风险

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财务关系主要是税务活动中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关系,企业应当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及时准确的申报纳税。

企业若被税务机关进行立案调查、处罚,则证明企业经营活动出现了问题,这在各级市场中均会有明显的负面反应,会导致企业合伙人、供应商的负面主观判断,认为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经营问题。造成供应商增大催收账款力度,对企业形成巨大的短期财务压力;资本市场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人对其投资安全的担忧,促使要求提供更高的保证甚至投资人提前收回投资;市场销售端方面,客户信心受损,产品销售停滞,销售回款困难,更加重企业短期财务风险。这些连环反应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短期经营活动,增大企业短期财务压力。

三、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因此都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未雨绸缪,在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提高决策者、高层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尤为重要,同时要注重科学性的指导,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使企业更有效地获得预期收益。

(二)完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包括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决定着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而且作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制度则涉及企业财务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责权划分、内部控制等,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直接依据。

(三)进行合理的筹资管理及强化投资管理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自有和外来资金相互配合,以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另外要调整好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长期债务的资金成本较高,但是风险较低;而短期债务则与之相反。各种债务到期时间应均匀分布,尽量做到与现金流入的周期同步,以免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还款压力,发生临时筹资风险。

企业在投资时应当保持谨慎,为了利于风险的分散,在投资之前必须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价,且投资规模不益过大或过分集中。同时,还应正确评价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四)完善税务内部控制,全面应对税务风险

企业应该建立标准税务内控制度,准确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首先,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重视税务风险;其次,合理分析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并评估风险的发生机率与威胁程度;再次,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环节,使信息能及时反映到企业管理层,有效落实到执行层;还要建立税务活动控制机制,拥有对税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和措施。

总之,企业在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只有强化财务风险管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才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税务风险管理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