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道德黑幕”震动美国
2012-03-16
●本报驻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记者 吴成良 李珍 纪双城 杨明 青木●本报记者 魏莱 ●汪析 柳直
高盛公司一名高管14日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辞职信,持续搅动美国。在辞职信中,高盛执行董事史密斯抨击公司“道德败坏”、揭露同事把顾客称为“傻瓜”,将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大利润放在首位。德国《图片报》15日说,这是来自华尔街内部的“起义”。《澳大利亚人报》认为,它预示着美国银行体系“信任坍塌”。这封1277个英文单词的辞职信可能创下“史上最贵信件”的记录,高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4日收盘下跌4.17美元,21.5亿美元市值蒸发。有160多年历史的高盛现在是华尔街的象征,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让高盛遭受诸多批评,美国《滚石》杂志的一名作者曾称它是“吸血乌贼”。目前,高盛公司已经紧急发动公关反击,但效果未明。这封辞职信对美国社会的刺激已经远远超出了华尔街和纽约,正引发一场金钱与道德、资本与权力的争论。
辞职信风波席卷美国
“高盛离职高管的临别回马枪震动华尔街。”美国《洛杉矶时报》15日说,史密斯对高盛“失去道德罗盘”、“有毒和破坏性的”公司文化的公开谴责,就像“投下了一枚榴弹炮,炸掉了高盛公司”。《华尔街日报》说,因大胆逐利而常遭批评的高盛集团再次被推到灼目的聚光灯下。
俄罗斯《真理报》将史密斯的信件称作一份对高盛的“严厉的控诉书”。史密斯在信中说,“人们谈起欺骗客户时是如此冷酷无情,令我反感。”他表示,曾见过5名董事总经理将客户称为“傻瓜”,而公司的大环境是把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大利润放在首位。“如果你为公司赚够了钱,又不是持斧杀人犯,你就会升到有实权的位子”,史密斯写道,“我确信,高盛道德上的败坏将对其长期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
高盛公司迅速发起公关反攻,贬低史密斯在该公司的角色,公司在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说,史密斯是该公司3万多员工当中“接近1.2万副总裁”之一。备忘录还说,史密斯的信“没有反映我们的价值观、文化,以及高盛绝大多数人对公司、对它代表客户所做工作的看法”。
俄《真理报》引述《纽约时报》的说法称,仅到14日下午4时,史密斯的信已被阅读300万次,而排名第二的文章阅读量只有50万次。英国《卫报》说,史密斯“点燃”了互联网。“没有道德,没有诚信,没有未来。”英国《每日邮报》如此报道史密斯的辞职,强调史密斯有英国工作背景。南非“商业在线”则突出史密斯“生在南非”,以高调方式从美国最古老、最强大之一的投资银行辞职。德国《世界报》15日评论称,“高盛被钉在耻辱柱上。”德国《图片报》则以“燃烧的告别信——顶级银行家向高盛算账”为题解读道,这是“华尔街的起义”,自金融危机后,华尔街仍不改善形象,因而内部“引发雪崩”。英国《金钱》杂志15日说,去年以来,高盛一直试图低调,18个月以前,高盛承认误导投资者,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5.5亿美元的罚款。即使现在,联邦调查局还在盯着高盛。在这种情况下,高盛实在不想让人们再提起它以前的事。有一种说法称,奥巴马一直不愿司法部取消对高盛的调查,是因为可以把高盛作为金融部门出错的替罪羊,这对总统选举有用。
美国《赫芬顿邮报》15日欢呼史密斯“展示了正派并不总是可以贩卖的”。《达拉斯晨报》以“一个华尔街知情人吐露心事”为题写道,“我不知道谁是史密斯,从没听说过这个人,不知道他在《纽约时报》上的辞职信是否出于酸葡萄心理,但为他的坦诚和勇气而震撼”。同一天的《旧金山纪事报》刊文支持高盛:是的,史密斯先生,高盛就是全都为了钱。文章说,“我们对史密斯以及那些每年数以千计想去高盛工作的大学生有一些建议:如果你们想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人道主义,就不要去高盛工作,那不是它的功能,永远也不会是。如果你想努力工作赚更多钱改善生活,那就去高盛”。文章称,“高盛等投资银行在我们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盛的银行家可以高高昂起自己的头”。文章强调,高盛不是在做慈善。
“高盛的告密者也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华盛顿的东西。”美国“公共竞选活动基金”执行主任唐纳利试图从高盛事件解读美国。他在《赫芬顿邮报》上撰文说,“金钱渗透我们的政治体系”。史密斯说他所属的公司将自己置于客户之前,我们的政治体系也在以这样的方式运转。最近两次选举,高盛捐了580万美元给联邦候选人。《国家杂志》13日报道说,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每天夜里花几个小时打电话向捐助人要钱为自己再次选举做准备,而他下次选举距今天还有3年。《赫芬顿邮报》呼吁,或许我们需要更多像史密斯这样讲真相的人,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始。美国《市场观察》也提醒:小心美国的“财政部-银行复合体”。报道称,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离职后曾发表不同寻常的演讲,警告军工复合体获得了对政策过大的影响力。文章说,不幸的是,我们现在让财政部-银行复合体嵌入了我们的体系。事实上,在高盛、花旗或美国银行与美国财政部及其他政府机构之间存在一道“旋转门”,“保尔森和鲁宾在华尔街任职后都曾执掌美国财政部”。
“高盛的政治权力太大了”
美国《夏威夷新闻日报》15日评论称,“没有高盛,美国会变得更好”,因为华尔街的“吸血乌贼”根本不关心美国的未来。它列出了一长串理由:金融衍生品泡沫威胁将全球金融体系推入混乱,而高盛是金融衍生品的心脏;希腊、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欠下庞大债务,高盛扮演了重要角色;高盛施加影响将美国的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给了外国竞标者……
美国《福布斯》说,高盛CEO布兰科费恩必须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