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作文立意应走出三个误区

2012-03-15向世文

中国人民教师 2012年1期
关键词:误区命题材料

向世文

这些年的高考和中考,话题作文突破了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旧格局,以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开放性创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作文形式,可以说话题作文基本成熟,将在中学作文教学和各类考试中沿用下去。但是,时下还有不少的语文教师对话题作文不甚了解,把话题作文当作材料作文的翻版,以对待材料作文的态度去对待话题作文,思想上还存在较大的误区。为达成共识,便于教学中对话题作文的指导,笔者对话题作文的立意谈点粗浅的认识。

误区一、立意拘泥于材料

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对材料的处理态度不同。在材料作文中,材料是一个立足点,一个基本点,写作要紧扣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去立意,才能不偏题不跑题;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一个引子,起个由头的作用,可用可不用,只要在话题的范围之内,学生尽可能抛开材料而不受材料的拘泥。由此可见,话题材料的限制性小于材料作文,立意的开放度大于材料作文。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曾在《谈话题作文》一文中强调:“话题作文也有材料,但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作文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椐话题的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误区二.立意的暗示性较强

教学中,话题作文与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成正比例的。如果作文训练和作文检测所给的话题材料在空间方面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作文只能囿于命题者所暗示的观点,循规蹈矩,套用材料,很难放开思维创新,很难展示个性,写出新颖的作文。“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给话题作文作出了限制,“三自”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我们忽略了话题作文需要宽松写作环境,忽略了学生自主表现思想,弘扬和展示个性的特点,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中,请命题者少些暗示,多些自主,让我们的学生说真话,发真情,才能体现话题作文开放的真谛。

误区三.立意倾向性唯一

话题作文走向开放,这是作文命题改革的结果。现在,有的教师在话题作文命题上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思想觉悟,非学生表现高尚完美不可,过去强调思想道德的价值性、功利性,忽视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和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创造性。这样的话题作文思想倾向太强,思想道德层面要求过高,悖于作文教学的自身要求和规律。

“完美的错误”不是话题作文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指导者赋予话题作文的思想负荷太重,超出了语文本身的承载功能,淡化了语文工具性的本能特色。“文以载道”不错,但我们把“道”驾于“文”之上,过于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就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作文教学的目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立意放在培养健全人格的高度去理解,而不能恪守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禁锢学生在话题作文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通联:444324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误区命题材料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可爱的小瓢虫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材料
摇摇鹅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