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反思

2012-03-15王如英王芳

中国人民教师 2012年1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人文主义本课

王如英 王芳

我们和顺一中于2008年秋季参加全省新课程改革以来,至今已走过了三个春秋,我也恰好从高一到高三完成了一轮新教材的教学。在这三年中,我们全体教师紧跟学校改革的步伐,对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反思,对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最后由“132”学导型课堂模式推进到 “1224”学导型课堂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有欢乐,也有忧虑;有成功,也有失败。总之,三年就这么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下面我们就以《文艺复兴》一课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反思。

本课的主题思想是人文主义,为了帮助学生合理地认识这一抽象的概念,我们挑选了较多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又紧扣教材的材料。比如:提供了多幅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体味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展示了多段著作摘录,引导学生从这些文字材料中分析提炼出人文主义的思想观点。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分析概括,从而对人文主义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自己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拓展知识,我们在本课设计中比较重视运用表格法和对比法。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表格,用表格对比人文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区别,用表格归纳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课堂的最后通过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小结了本课内容,这部分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完成。通过对比两者的不同点,拓展了本课教学内容,这部分则主要由教师来分析讲解。

本课选取的材料较多,创设的问题情境较多,为了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讨论展示活动空间,在实际操作中有必须适当精简。

准备有关外国历史的教学内容时,我深感平时积累的不足,对历史事物研究认识不深,因此很难对问题形成灵活的多角度的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在“1224”学导型新课程模式下,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力争成长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名优秀教师。

(作者通联:032700山西省和顺一中)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人文主义本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