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新旧标准的区别

2012-03-15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油类萃取液四氯化碳

赵 洲

(曲靖市环境监测站,云南曲靖 655000)

1 前言

2012年2月29日发布的HJ 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简称新标准)标准将替代GB/T 16488-1996标准 (以下简称旧标准),将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与旧标准比较,新标准增加了总油的定义;修改了无水硫酸钠和硅酸镁的处理条件、样品体积的测量方法、样品的萃取条件和萃取液脱水方式;删除了絮凝富集萃取内容、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内容。

2 新旧标准不同之处

2.1 试剂和材料

新标准中改变了无水硫酸钠、硅酸镁的预处理方式:无水硫酸钠由在300℃下加热2h改为550℃下加热4h;硅酸镁由在500℃下加热2h改为550℃下加热4h。两者的加热温度提高了并延长了加热时间,其目的是使无水硫酸钠、硅酸镁试剂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挥发完全。

新标准中删除了絮凝富集萃取内容,试剂中删除了氯化钠、氢氧化铝、硫酸铝;标准配制中增加了石油类标准贮备液 (ρ=1000 mg/L)、正十六烷标准贮备液 (ρ=1000 mg/L)、异辛烷标准贮备液(ρ=1000 mg/L)、苯标准贮备液 (ρ=1000 mg/L)。标准中规定也可采用姥鲛烷代替异辛烷、甲苯代替苯,以相同方法测定校正系数,这样保证采用原标准方法配制的标准曲线可以沿用。

2.2 仪器和设备

仪器、设备不同处见表1。

表1 新旧标准仪器设备比较

2.3 样品采集和保存

新标准中规定样品的采集参照HJ/T91和HJ/T164的相关规定进行。用1000ml样品瓶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用500ml样品瓶采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采集好样品后,加入盐酸酸化至pH≤2。如样品不能在24h内测定,应在2~5℃下冷藏保存,3d内测定。和旧标准比较,新标准中加大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采样体积,明确了样品保存时间。

2.4 样品制备步骤

2.4.1 新标准制备步骤

新标准中采用直接萃取的方式处理样品,根据污染物特征,将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区别开来。处理方式:将样品全部转移至 (地表水、地下水2000ml;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1000ml)分液漏斗中,量取四氯化碳 (地表水、地下水量取25.0ml、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量取50.0ml)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振荡3min,并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有机相转移至已加入无水硫酸钠 (地表水、地下水加3g;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加5g)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摇动数次。如果无水硫酸钠全部结晶成块,需要补加无水硫酸钠,静置。将上层水相全部转移至量筒中,测量样品体积并记录。

地表水、地下水:向萃取液中加入3g硅酸镁,置于旋转振荡器上,以180~200rpm的速度连续振荡20min,静置沉淀后,上清液经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至具塞磨口锥形瓶中,用于测定石油类。(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动植物油类的测定可参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测定步骤)。

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将萃取液分为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总油。另一份加入5g硅酸镁,置于旋转振荡器上,以180~200rpm的速度连续振荡20min,静置沉淀后,上清液经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至具塞磨口锥形瓶中,用于测定石油类。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吸附分离也可采用吸附柱法,即取适量的萃取液过硅酸镁吸附柱,弃去前5ml滤出液,余下部分接入锥形瓶中,用于测定石油类。

2.4.2 旧标准制备步骤

(1)萃取。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约20g氯化钠,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约10mm厚度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用20ml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用于测定石油类。

(2)絮凝富集萃取。新标准中已删除,此处不再列出。

(3)吸附。取适量的萃取液通过硅酸镁吸附柱,弃去前5ml滤出液,余下部分接入玻璃瓶中,用于测定石油类。如萃取液需要稀释,应在吸附前进行。也可采用振荡吸附法。

2.4.3 两个标准的测定步骤比较

新标准样品制备比旧标准简化了。主要表现在:

(1)取消了旧标准中的絮凝富集萃取;

(2)旧标准中加入氯化钠来破坏油的乳化,新标准中不再采用;

(3)新标准中不同的样品,四氯化碳加入量不同,地表水、地下水加入25.0ml,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加入50.0ml,萃取1次,振荡时间加长为3min。旧标准中每次加20ml,萃取2次每次震荡2min;

(4)旧标准中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流入容量瓶中定容,无水硫酸钠会带走部分四氯化碳萃取液,加大测定误差;新标准改进了脱水方式,准确量取四氯化碳进行萃取,萃取液转移至具塞磨口锥形瓶中直接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不再定容,可避免无水硫酸钠带走部分四氯化碳萃取液产生的误差;

(5)在采样体积确定上新标准更准确些。旧标准在样品瓶上做标记,取样回化验室后直接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析,如果样品超出或低于采样标记线,分析时的体积就不好确定。新标准采取萃取后量取采样体积,很好地解决了采样体积准确性的问题。

2.5 测定

两个标准都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新标准删除了用非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3 结论

2012年02月29日发布的HJ 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与GB/T 16488-1996标准比较,新标准删除了絮凝富集萃取内容、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内容;增加了总油的定义;区分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取样体积,明确规定了样品保存时间,简化了样品制备步骤。修改了无水硫酸钠和硅酸镁的处理条件、样品体积的测量方法、样品的萃取条件和萃取液脱水方式,解决了旧标准中存在的取样体积不确定,无水硫酸钠脱水带走部分四氯化碳萃取液,增加样品测定误差的问题。

[1]GB/T 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S].

[2]HJ 637-2012,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S].

猜你喜欢

油类萃取液四氯化碳
杜仲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全自动紫外测油仪测定沉积物油类
环境水体中油类检测方法概况
萃取液提取方式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测定的影响及防控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药砂仁、虎杖及桂枝萃取液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养殖区海水油类问题的探讨
探寻“抑菌能手”——柑橘类果皮萃取液抑菌效果研究
固相萃取液相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
一种测定水样中油类物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