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之我见
2012-03-14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蔡立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 蔡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重大而长远的历史使命,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作为长期工作在供销社的一位老兵,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形成了推进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中部地区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我认为推进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应是中部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本和市场等诸要素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是实现东向发展的重要通道。除瞄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打造生态农业基地、绿色农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现产业对接外,还要大力实施粮棉油农副产品、中药材、果品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好重点优势区域,坚持 “市场导向,竞争定位”,着力培育能够带动区域农业经济优势升级的特色产业。
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抓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中部地区要立足主导产业,结合地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引导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建立生产基地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强基地建设,搞好生产配套,做到“引得进、立得住、发展快、辐射广”。将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列入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总结龙头企业和农户间互助合作、实现双赢的典型,以点带面,加以宣传推广;还要以特色资源制宜,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经营品牌和档次。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要以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转化增值为方向,突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依靠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精深加工业,全面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企业效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内,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要素集中和产业聚集,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规模效应。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和龙头企业,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是中介组织。中部地区要放手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创建工程”,扩大试点范围,增加示范项目,培植一批典型。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训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供销合作社作为立足农村、经验丰富、人才众多的商业流通组织,我们要在提高企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同类行业的龙头企业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做好行业规划、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纠纷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要统筹兼顾,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发展特色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充分发挥好优势。一方面要注意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重视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立足当地、抓基地、抓龙头、抓机制、抓营销(品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搞好试点,抓好典型,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多途径、多形式、多手段地发展农村经济,真正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不仅可提高中部地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也是实现助农增收、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的有效途径,更是中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