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期间“雷言雷语”应当少点

2012-03-10

环球时报 2012-03-10
关键词:言论委员舆论

朱继东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各行各业精英人士,身处要职,其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而且有更多代表性。遗憾的是,每年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和委员“雷言雷语”时有出现。尽管有些“雷语”有其特殊语境,但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这些“雷语”的传播具有不可低估的杀伤力。

首先是会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诸如某铁路代表提“春运铁路一票难求在于票价太低”。中央某部委官员反问“电信行业,固话业务、移动业务都有竞争,怎么能算垄断企业呢”。某企业家提出:“建议国家实施‘新四万亿计划。用两年国企利润向全民分红,发放四万亿消费券”——这些来自两会代表和委员的言论,往往被视为“有官方背景”,它们会引来怎样的解读甚至误读可想而知,很容易进一步激起舆论和政府的对立情绪。

其次,会造成社会认识的混乱。例如某农大副校长针对农药化肥污染粮食的问题语出惊人:“要大幅提高农药、化肥的价格,让他们(农民)用不起。”广东省某建筑工程公司经理竟然说:“现在说房价高,但没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你回老家买就可以啊。”北京某中学校长谈起择校问题时说:“择校是个正常现象……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100万我可以留在自己学校,400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某电视台主持人说:“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无论是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

在普通百姓对高物价、住房难、入学难、就业难等问题高度关注且满腹怨言的今天,这样的言论一出自然会引起民间激烈争论。不少网友质疑:这样的人怎么当上的代表和委员?他们胡言乱语是何用心?一些代表和委员明显违背常理甚至挑战社会道德良俗和人们的认知常识的言论,不仅浪费和消耗了宝贵的参政议政资源,而且有可能在公众心理上造成认知上的混乱,激化、引发更多社会矛盾,从而提高政府正确决策和政策出台过程的难度和成本。

最后,还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国际影响。例如广东某大学副校长去年两会期间的提案“公务员最好放半年的假”,不仅偏激,而且给国外攻击中国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及公务员成为特权阶层提供了爆炸力极强的“炮弹”。一位体育界代表坦承自己五年都没有提案,还称“每次参加人大会议都是学习,都是为以后的成长做铺垫”。一位文艺界委员很自豪地说自己“都是投赞同票,因为我是真实地赞同,我爱国,我不添乱,从不反对或弃权”。这些言论正好给西方舆论攻击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花架子、是作秀提供了证据。中国移动某公司前总经理认为“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日趋突出”,需要给电脑、手机都装上监控软件,则正好给西方攻击中国“没有言论自由”、互联网管制等以口实。西方舆论把这些代表、委员的“雷言雷语”裁剪、放大化之后在全世界传播,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是多么大的损伤啊!

以上对“雷语”的解剖,希望能引起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重视,同时希望中国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心,更多地剖析一下这些“雷语”产生的深刻背景,而不是忙着断章取义,博出位。▲(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言论委员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他们的言论
看望委员、代表
言论
代表、委员风采录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
言论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