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DGS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2012-03-09董玉龙肖健康

饲料工业 2012年15期
关键词:碘值公猪猪只

董玉龙 肖健康

(1.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北京驰马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试验日粮

初始体重为50 kg的640头育成猪用于本试验,试验时间为80 d,本试验旨在研究猪日粮中不同含量(0、10%、15%、20%)的DDGS对其肉品质的影响。将猪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各处理组猪日粮中包含5.5%的白脂膏。将育成猪的生长阶段按照体重分成3个阶段,分别是阶段1:50~59 kg;阶段 2:59~90 kg;阶段 3:90~120 kg,各阶段猪的日粮分别见表1、表2、表3。在试验进行的第0、15、29、43、60、80 d 分别对所有的猪只和饲料采食量称重,且做好记录工作。

1.2 试验猪只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在试验进行的第60 d,有5头公猪因体重严重超标而被剔除出试验;在试验进行的第80 d,将剩下的猪只运往屠宰场。从各处理组中随机选取公母各1头猪,将其屠宰后,取其背膘和腹部脂肪。将样本中的皮肤和瘦肉剔除,然后将脂肪组织抽样测定。将脂肪切割成1 cm3的小块,然后将其置于培养皿中,于30~60℃进行真空干燥约8 h,取出研碎后称取约0.5 g干样,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加2 ml苯与石油醚(1:1)的混合液,密闭浸提24 h后加2 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0.4 mol/l)进行快速甲酯化,摇匀,静置分层后沿试管壁加入蒸馏水使甲醇溶液层上升至试管上部,放置至澄清,取上清液经0.45 μm滤膜过滤,滤液供气相色谱分析。本试验采用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作保留时间定性及峰面积定量分析,采取面积校正归一法可测定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

表1 阶段1猪日粮的组成和营养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本试验中,通过记录发现各处理组猪的ADG、ADFI、G/F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仅对各处理组猪只的背膘和腹部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做重点分析。Widmer等(2008)研究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10%和20%的玉米DDGS,对生长育肥猪的屠宰重、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第10肋骨处)均没有影响。且当前多数研究的结论均认为DDGS对生长育成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表2 阶段2猪日粮的组成和营养水平

表3 阶段3猪日粮的组成和营养水平

表4的数据是DDGS中脂肪酸的具体组成表。数据结果显示,DDGS 中的 C18:2n-6、C18:1 顺式-9、C16:0的含量要较其他脂肪酸的含量高。为了确定不同添加脂肪来源对猪脂肪的影响,本试验在猪的3个阶段日粮中添加了5.5%的精选白脂膏,Madsen(1992)和Boyd等(1997)研究出一套根据日粮碘值乘积(IVP)预测背膘碘值的公式。碘值乘积的计算方法是:IVP=(日粮当中脂类的碘值)×(日粮脂类百分含量)×0.10。数据显示,阶段1~3中,随着猪日粮中的DDGS的含量的增加,猪日粮中的碘值也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表4 日粮中所添加的DDGS的脂肪酸组成和碘值

2.1 日粮中不同DDGS水平的含量对猪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试验的第80 d,随着猪日粮中的DDGS含量的增加,猪背膘(见表5)和猪腹部脂肪(见表6)中的C16:0、C18:1 顺式-9、C18:1n-7、C18:2n-6、C14:0和C16:1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试验进行的第80 d,各处理组中猪背膘中C18:3n-3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各处理组中猪腹部脂肪中C18:3n-3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5)。

表5 各处理组猪背膘脂肪酸的组成和碘值

各处理组中猪背膘中的 C20:4n-6、C18:0、C20:0和C20:1含量差异不显著(见表5);而各处理组中猪腹部脂肪中的C20:2含量差异极其显著(P<0.01),腹部脂肪中的 C20:0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中猪腹部脂肪中C18:0和 C20:1含量差异不显著(见表6)。

表6 各处理组猪腹脂脂肪酸的组成和碘值

表6的数据显示,在试验进行的第80 d,各处理组中猪腹部脂肪的SFA(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P<0.01),而各处理组猪背膘中的SFA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P>0.05);猪背膘和腹部脂肪中总的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和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极其显著(P<0.01)。随着猪日粮中的DDGS的含量的增加,猪背膘和腹部脂肪的总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各处理组中猪背膘和腹部脂肪中的碘值(IV)差异极显著(P<0.01)。

2.2 性别对猪脂肪品质的影响

表7 的数据显示,公、母猪背膘中 C18:2n-6、PUFA、PUFA:SFA的比率差异显著(P<0.05)。而母猪和公猪背膘中C14:0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C18:1n-7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另外,母猪腹部脂肪中的 C18:2n-6、C18:3n-3、C20:2、总的 PUFA 含量、UFA:SFA比率较公猪的要高,且差异显著(见表8);母猪腹部脂肪中的C14:0、C16:0的含量较公猪要低,差异极显著(P<0.01);而公猪和母猪背膘、腹部脂肪中的C16:1、C20:1、总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公、母猪腹部脂肪的碘值差异显著(P<0.05);而公猪和母猪背膘的碘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7 不同性别对猪背膘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表8 不同性别对猪腹部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玉米DDGS加工工艺的改进,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长育肥猪中的利用也日益广泛。但饲料对猪的机体组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在脂肪组成方面,因为猪可以将日粮中所含有的脂肪酸直接沉积在自身的脂肪组织中,而这种作用在生产育肥猪中则更为明显(Wood等,2003)。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在饲料中添加10%~20%的玉米DDGS,对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对猪肉品质,特别是脂肪品质和脂肪酸组成有显著的影响(赵永旺,2011)。

本试验中,当猪日粮中的DDGS的含量从0增加至 20%时,猪背膘、腹部脂肪中 C18:2n-6、C20:2、PUFA、PUFA:SFA的比率线性增加;而猪背膘、腹部脂肪中 C16:0、C18:1 顺式-9、C18:1n-7、MUFA 的含量有所下降;腹部脂肪中的总的SFA的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Xu等(2010)研究指出,当猪日粮中的DDGS的含量从0增加至30%时,也得出了和本试验相类似的结果,该学者认为,育成猪背膘和腹部脂肪的 C18:2、C18:3、C20:2、C20:3、PUFA 的含量呈现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另外,各处理组中猪背最长肌肌间脂肪的PUF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C18:2的含量有所增加;而背膘和腹部脂肪中的C14:0、C16:0、C18:0、C16:1、C18:1、C20:1、SFA、MUFA 的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

油酸(C18:1顺式-9)是猪脂肪中的主要成分,且占猪肉总脂肪含量的40%之多(Hugo,2007);而本试验中随着DDGS含量的增加,猪脂肪的油酸含量有所下降,这也说明了猪日粮中DDGS的含量增加对猪脂肪的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多数研究者也指出,猪脂肪质量稍高时,其C18:2的含量通常不低于15%(Wood,1983;Whittington 等,1986)。本试验中,当猪日粮中添加DDGS时(10%~20%),猪腹部脂肪和背膘的C18:2的含量均高于15%,而对照组中(猪日粮未添加DDGS)猪腹部脂肪和背膘的C18:2的含量均低于15%,这也再次说明当增加猪日粮中的DDGS含量可使得猪脂肪的品质有所下降。

碘值是对胴体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进行度量的指标。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比较“软”,不够坚挺,因此可以通过碘值来说明胴体脂肪的整体硬度。本试验中,当猪日粮中的DDGS的含量为0时,每100 g猪背膘和腹部脂肪中的平均碘值为69.3 g。多数研究者认为,当给猪饲喂DDGS日粮时,其腹部脂肪碘值有所增加(White 等,2007;Hill等,2008;Stender等,2008)。另外,Xu等(2010)研究指出,当猪日粮中的DDGS含量从0增加至30%时,其背膘和腹部脂肪中碘值的增加要比本试验的高;相反,Widmer等(2008)研究则认为,日粮中DDGS的含量对猪腹部脂肪碘值没有任何影响。

本试验中,相比公猪,母猪背膘和腹部脂肪中的C18:2n-6、PUFA、PUFA:SFA比率有所增加,而C14:0的含量却有所下降,该结论与Correa等(2008)的研究相类似。Xu等(2010)研究认为,母猪背最长肌的肌间脂肪中的C18:3和 C20:2含量要比公猪高,另外,也有研究认为母猪比公猪肌间脂肪的PUFA、C18:2、C18:3、C20:2 含量要高(Warnants 等,1996);相反,Lampe等(2006)和 Xu等(2010)则认为性别对猪背膘和腹部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没有任何影响。本试验认为,相比公猪,母猪腹部脂肪的碘值要高,而公猪和母猪背膘的碘值没有显著差异。Correa等(2008)研究认为,母猪要比公猪的腹部脂肪碘值高,而Lo Fiego等(1992)研究认为母猪腹部脂肪、背膘比公猪的碘值要低;Benz等(2007a)则认为,猪背膘的碘值和性别无关。

4 结语

本试验认为,当增加猪日粮中的DDGS含量可使得其背膘和腹部脂肪中的碘值有所增加;母猪腹部脂肪的碘值要比公猪的高。总体来看,当增加猪日粮中的DDGS含量对其猪肉脂肪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Widmer M R,L.M.McGinnis,D.M.Wulf,et al.Effects of feeding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high-protein distillers dried grains,and corn germ to growing-finishing pigs on pig performance,carcass quality,and the palatability of pork[J].J.Anim.Sci.,2008,86:1819-1831.

[2]Madsen A,K.Jakobsen,H.Mortensen.Influence of dietary fat on carcass fat quality in pigs[J].A review.Acta.Agric.Scand.1992,42:220-225.

[3]Boyd R D,M.E.Johnston,K.Scheller,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fatty acid profile and body fat composition in growing pigs[J].PIC Technical.Memo.,1997:153.

[4]Franklin K Y,Wood J D,R.I.Richardson,et al.Effects of fatty acids on meat quality[J].A review.Meat Sci.,2003,66:21-32.

[5]赵永旺.共轭亚油酸可缓解玉米DDGS对猪肉品质带来的不利影响[J].饲料广角,2011(01)

[6]Xu G,S.K.Baidoo,L.J.Johnston,et al.Effects of feeding diets containing increasing content of corn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to growerfinisher pigs on growth performance,carcass composition,and pork fat quality[J].J.Anim.Sci.,2010,88:1398-1410.

[7]Hugo A,E.Roodt.Significance of porcine fat quality in meat technology[J].A review.Food Rev.Int.,2007,23:175-198.

[8]Wood J D.Fat Quality in Pigmeat-UK.Pages 9-14 in Proc.CEC Workshop on Fat in Lean Pigs.Special Rep.No.2.J.D.Wood,ed.Meat Res.Inst.,Brussels,Belgium.Whittington,1983.

[9]F M,N.J.Prescott,J.D.Wood,et al.The effect of dietary linoleic acid on the firmness of backfat in pigs of 85 kg live weight[J].Sci.Food Agric.,1986,37:753-761.

[10]White H,B.Richert,S.Radcliffe,et al.Distillers dried grains decreases bacon lean and increases fat iodine values(IV)and the ratio of n-6:n-3 but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 partially recovers fat quality[J].J.Anim.Sci.,2007,85(Suppl.2):78(Abstr.).

[11]Hill G M,J.E.Link,D.O.Liptrap,et al.Withdrawal of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DDGS)prior to slaughter in finishing pigs[J].J.Anim.Sci.,2008,86(Suppl.2):52(Abstr.).

[12]Stender D,M.S.Honeyman.Feeding pelleted DDGS based diets to finishing pigs in deep-bedded hoop barns[J].J.Anim.Sci.,2008,86(Suppl.2):50(Abstr.).

[13]Warnants N,M.J.Van Oeckel,C.V.Boucque.Incorporation of dietary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pork tissu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end products[J].Meat Sci.,1996,44:125-144.

[14]Lampe J F,T.J.Baas,J.W.Mabry.Comparison of grain sources for swine diets and their effect on meat and fat quality traits[J].J.Anim.Sci.,2006,84:1022-1029.

[15]Lo Fiego,D.P,P.Santoro,et al.Osservazioni sulle caratteristiche del grasso della pancetta nel suino pesante[J].Selezione Veterinaria,1992,33:917-925.

[16]Benz J M,M.D.Tokach,S.S.Dritz,et al.Effects of choice white grease or soybean oi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a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finishing pigs[J].J.Anim.Sci.,2007a,85(2):153(Abstr.).

猜你喜欢

碘值公猪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含有共轭双键的油脂及脂肪酸的碘值测定
基于碘值差异的山茶油掺假判别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