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夹击,钢企提前“过冬”

2012-03-09蔡恩泽

产权导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铁矿石钢铁企业

■ 蔡恩泽

(晶苏传媒,江苏南京210019)

内外夹击,钢企提前“过冬”

■ 蔡恩泽

(晶苏传媒,江苏南京210019)

“秋老虎”还在发威,钢企却已经感到冬天来临。8月24日,5家发布上半年业绩的钢企中,马钢巨亏近19亿,山东钢铁亏损9.96亿,杭钢股份亏损1.07亿,沙钢、八一钢铁和太钢不锈净利降幅超过五成。

中钢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其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销售利润率降至极其微薄的0.13%,而亏损企业亏损额142.48亿元,亏损面达到33.75%。据中钢协内部测算,扣除投资收益后,钢铁主业上半年实际亏损达13亿元。

钢企业绩全线亏损,日子很不好过。因其大而不强,正处于国际上游盘剥和国内市场萎缩内外夹击之中。

上游盘剥

在钢铁行业的窘境背后,国际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掌控的铁矿石仍在掠夺整个行业原本微薄的利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5793.4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6%;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166.66美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34.33%。由于比上年同期多花237.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4.53亿元,是同期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41.67亿元的近2倍。

虽说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6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为138.73美元/吨,同比下降14.24%。其中,6月份进口量为5831万吨,较5月份环比下降8.66%,进口均价为139.07美元/吨,较5月份环比下降1.48%。

尽管是这样的价格,三大矿山还是赚个盆满钵盈,而中钢企仍然亏损。上游矿山大幅盈利,使得中国这个全球铁矿石最大用户受到巨大损失。对于我国钢企来说,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就像戴上了紧箍咒一样,倍受盘剥,受制于外国铁矿石供应商的情况不容乐观。

而海运费飙升更是我国钢铁企业受上游盘剥的一道关卡。尽管专家们求解种种对策,但似乎都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行之有效,因而中钢企还不得不默默承受海运费上涨带来的成本之痛。 目前铁矿石海运价已远高于铁矿石成本价,铁矿石到岸价因此迅猛上升,这也对我国钢铁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由于上游盘剥,钢企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占。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钢铁行业钢利润为50元/吨,今年上半年利润为6.8元/吨,到7月份已变成1.68元/吨,一吨钢材只赚到一把大葱的钱,这种生意的“性价比”已低到可怜的程度,整个行业比2008年更困难。

内需萎缩

导致钢企亏损的另一直接原因是国内市场用钢产业需求萎缩,钢价下跌,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钢价跌幅普遍超过500元/吨,摊薄了利润。钢铁第一大用户是建筑业,但房地产受宏观调控政策制约,用钢量明显减少。而制造业也不景气,对钢材的需求不旺。

7月9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称,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下滑,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同时欧洲需求减少,意味着中国内地对钢铁的需求将由2011年超过8%的同比增长率减少至2012年平均4%~5%。

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2012年1-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94.26%,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117.49亿元,亏损面达32.5%。

虽然经济放缓,需求不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但是这样的大环境却无法阻止钢企“越赔越产”的热情。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国内日均粗钢产量为200.7万吨,仅次于今年4月份创下的201.9万吨的历史最高值。今年前6个月粗钢产量累计达35720万吨,同比增长1.8%。

这种“越赔越产”的热情来自对经济形势的误判,从去年9月到眼下,钢铁行业心存侥幸,指望万一什么时候情况好转“拨云见日”了,所以一直在挺着,不愿意减产。大家都希望市场不会永远如此低迷,只是出现一个周期性的波动,没想到周期这么长,结果越陷越深。

人们还记得2005年前后,我国钢铁行业一片红火,众多企业肥得流油。于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纷纷杀进,重组、扩张、增加产能,真有点“全民大炼钢铁”的架势。当时曾有专家提醒,钢铁行业已产能过剩投资过热,该刹车了。可惜的是,这样的声音被当成噪音。现在,我国的钢铁产能已达9亿吨,产能过剩,意味着供大于求,其直接结果就是钢铁行业迅速地由暴利走向微利、由微利走向亏损。

事实上,我国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些困难和矛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本轮经济下行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既有外需收缩,也有内需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调整,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短期需求波动,也有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

有专家指出,钢铁行业依靠数量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今后10-15年时间内,国内钢铁需求将维持在67亿吨的水平。当前钢铁库存量过大,影响后期钢铁行业的利润,而且在大规模刺激政策难以出台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将面临更困难局面。

对此,钢企必须高度重视,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可等闲视之。

夹缝求生

在内外夹击之下,钢企提前“过冬”,需要做些准备,才能夹缝求生。

首先,要满怀憧憬。在工业化时代,钢铁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的主体产业之一。中国仍处在高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中,作为基础的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仍将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随着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钢铁生产仍然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对钢材市场影响也将逐步显现。今年以来,为实现稳中求进的工作目标,国家宏观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如央行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增加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安排财政补贴363亿元,用于促进节能家电、汽车等产品消费;积极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等,都将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的增长。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对钢材市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况且产品销售还有边际利润,如果钢企把产量完全减下来,就连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都没有了,那肯定就要停产。眼下,钢企虽说亏损,但边际利润还存在,所以一般钢企还是硬撑着。

而政府也会对钢铁行业启动救助政策。有专家建议出台“以产顶进”政策,在该政策下,经过批准的钢铁企业,以不含税价格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用于加工生产出口产品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实行全额退(或免抵)17%增值税。政策涉及品种暂以硅钢和船舶用钢为主。

其次,要调整结构。我国钢铁产量过剩,主要还是结构性过剩。今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增长有所减弱,但需求总体仍是增长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机械等行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钢企要密切跟踪市场,控产量、调结构。

从长远看,我国钢铁行业要摆脱全行业亏损,走出“大而不强”的怪圈,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结构,压产控产,“减肥瘦身”。此间,必须有一些企业会继续亏损,乃至破产被淘汰出局。一些企业可能会在主业之外开发辅业,另求生路。也会有一些企业在整合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钢铁巨人。不论怎样,只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钢铁行业必然会重振雄风,担当国民经济增长的一路生力军。

再次,要严管资金。在现金为王的时代,资本是大爷。谁手头有足够的现金,谁就能在市场上纵横捭阖,即便是在蜇伏期,有强大的现金流也能支撑企业,与低迷的市场抗争。

目前,钢企资金链比较紧张。6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99%,同比提高2.09个百分点。银行短期借款大幅增长,存货资金占用增加,应收、应付账款也明显上升。因此,钢铁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努力盘活资金,加速资金周转,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加强风险控制,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有的钢企把铁矿石的库存往下压,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规模,原来库存周期是21天,现在是14天,有的时候更短,甚至只有11天。在销售利润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这样做可以把资金盘活。

另外,要多种经营。钢铁主业的发展是钢铁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因此,钢铁企业要坚持“一业为主、适度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优势非钢产业发展,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要做到前向、后向和横向发展。前向发展,就是要抓好矿产资源板块,在国际上加强铁矿石谈判,尽量压低价格,同时要在铁矿石源头建立股份制战略联盟,积极参股,从根本上解决铁矿石需求;后向发展,就是要发展钢铁深加工业务,建设钢材配送基地,由钢铁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横向发展,就是要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提升冶炼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拓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增效空间。

总之,突然而至的寒流是对中国钢企生命力的一次检验,谁的“身体”好,谁的生命力强,谁的应变能力强,谁就能“耐寒”,谁就能活得长久。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铁矿石钢铁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6.58亿吨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
2012年6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