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考量城市领导力
2012-03-09秦德君
尽管城市发展有着自己的生命逻辑,但有无科学良好的城市领导力,是城市现代化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最近上海在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并正在研究如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世界城市”是个很重要的参照,“世界城市”的理念、方法、要素、指标等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群落有很多借鉴价值,应当更多地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
世界城市是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具有全球性协调和调控功能的文明重镇,它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1915年,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迪格斯在《Cities in Evolution》一书中提出“世界城市”概念,是用来指“世界最重要的商务活动绝大部分都须在其中进行的那些城市”。公认的判别标准是,存在完整的金融和服务体系,以服务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客户;同时形成全球资本流、信息流和通讯流的集散地;并具有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能吸引有专长的国际移民和技术人才、政府官员和外交官。
事实上,城市文明层级结构犹如一座金字塔,存在着三个结构性层级:一是国际城市,类似我们所说“国际大都市”,为“人事的”城市;第二层级是世界城市,世界范围内称得上“世界城市”的约在三四十个,它是“人道的”城市;第三层级是全球城市,是“塔顶”。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萨森提出,全球城市担当着全球资本市场交易中心、货币市场交易中心、经营决策管理中心和全球生产性服务交易中心的“基本职能”,更重要的是,全球城市是真正意义上“人性的”城市。2006年,悉尼在2031年城市远景规划中,将悉尼定位为“全球城市”,并从经济与就业、国际走廊、住房、交通、环境与能源、公共空间以及政府执行力等七个方面作出全面规划。目前全世界只有纽约、伦敦、东京等极少数城市,被公认为具有“全球城市”的品质。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先后有182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随着对国际城市、世界城市等认知的增加,认识到它们距离真正的国际大都市还很远。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加速开放,提升城市层级再次成为焦点,世界城市相关的理论、实践与方法被不断引入到新的城市建设当中。
尽管城市发展有着自己的生命逻辑,但有无科学良好的城市领导力,是城市现代化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城市领导力是城市领袖、城市精英、市民阶层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未来目标表现出来的主导能力,它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样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有无出色的城市定位规划能力、城市经济发展能力、体制创新的能力、都市文化促进能力、城市公共服务改善能力、促进社会治理和激荡社会活力的能力、城市资源积累和整合的能力以及借鉴国际社会城市管理经验的能力这样一些重要的方面。
城市领导力的激荡、创新和变革,是中国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决定着中国城市的命运和未来前景。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大力推进国际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再向更高层级的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迈进。这当中,能否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更好地体悟“世界潮流”和“时代特征”,借鉴参照世界城市的有益经验,高瞻远瞩地进行新一轮城市改革发展的谋篇布局,是对各大城市是否具备强有力城市领导力的一个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