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从女作家到“立委”
2012-03-08
本报驻台北特派记者 王 尧
上世纪60年代成名的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凭借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只是太年轻》等作品风靡华人世界,如今70岁的她却是台湾新闻里常提到的亲民党籍新科“立委”,自2月24日新一届台湾“立法院”开议以来,她给新任“行政院长”改施政报告,开记者会为环保大声疾呼……曝光度超高。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在台北专访张晓风,听她讲述自己从作家转变到“立委”的点点滴滴。
“挂了也无所谓”
张晓风除了教学、创作,也投身公益、推动环保,曾经为了“抢救国文”大声疾呼、为保护湿地与“上位者”争。这次更是应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之邀出任亲民党不分区“立委”,步入政坛。
张晓风为是否走这一步思考了两个月之久。一般人都以为曾经罹患大肠癌的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她却说:“身体并不是考虑的重点。本来就开了刀,也不会身体太好,挂了也无所谓,大不了早点死掉。许多老年人老了也做不了什么,不如趁还可以动,多做点事,算是赚的。主要还是因为怕自己能力不够,对于没做过的事蛮有余虑的。但‘立委这个角色吸引我的是,可以有发言的渠道,可以长期灌输一些概念。另外,宋主席第一次找我的时候,我还有96岁的老母亲要照顾。宋主席找我之后10天,母亲就过世了。我想,母亲这时候离开,也许就是为了要我去做一些事,为了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吧。当然,应下这件事之前,我到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认癌细胞没有死灰复燃。”
对于丈夫是否赞成其转行的问题,张晓风笑说:“当然不赞成,但他也没有权利反对啊。他做的许多事我也不赞成啊,他做公益时,又不拿钱,还要出钱出力,我也不赞成,但也没反对啊。”
以自己的风格说服别人
亲民党“立法院”党团有3名“立委”,张晓风说:“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经济,有人负责司法,我就负责自己熟悉的环保议题。”然而环保在很多时候会与经济利益冲突,作为“立委”如何把握这其间的“度”?张晓风坦言:“环保常和利益冲突,颇不容易兼顾。有人以为我们以文人的立场、唯美的立场,希望环境美美的。其实不然,环保也有利,是千年百年之后的利。而当局为了选票,要考虑经济有没有增长率。所以,只有‘在野党才能做环保的案子,‘执政党不太环保,为了选举必须追求经济数字。但其实,环保和经济利益有时也是能统一的。你看着没有经济利益,其实是有的。以台北县(现为新北市)为例,现任‘内政部长、之前的副县长李鸿源是水利专家,他们做了很多人工湿地取代污水处理厂,这是要花钱的,但是比污水处理厂便宜很多,这不就是利益了吗?湿地有景观,又恢复了自然生态,还是一个适合休闲游憩的地方。难道没有价值吗?”
台湾某些“立委”问政的风格十分彪悍,初入“立法院”的张晓风能适应吗?她回答说:“立法委员们当然是有各种风格的。民进党‘立委人数不如国民党,如果正常表决提案肯定不会通过,他们只能靠打架来表达意见。我不想打架,也不打算骂人,我一辈子都没骂过人,何必这时候再骂。我会说道理,有时候说话会重一些,但不会骂人。我想以自己的风格说服别人,让别人认同我。
两岸的问题需要大智慧
祖籍江苏徐州,生于浙江金华,8岁来台。张晓风印象最深的大陆城市是南京,然而记忆也有些模糊了。“离开南京时,我的洋娃娃、放在盒子里的蝉壳,都没有带,以为很快就会回来。当年从广州出发,坐船来台湾,吐得昏天黑地。到了台湾住在日本式的房子里,周围都是红薯地,不断有亲戚到我们家里借住。父亲没和我们一起到台湾,他留在大陆打到最后。在昆明时他已经给家里打了电报,说是会坐飞机过来。谁知在昆明遇上卢汉叛变(你们叫起义),家里人都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了,他却在半年后辗转来到台湾。”
张晓风说,“第一次到大陆,是到广西桂林旅游,心态十分复杂,不知道怎么定位自己,有许多的爱,又有许多遗憾。”她曾在《我渴望赢》一文中写道:“行年渐长,对一己的荣辱渐渐不以为意了,却像一条龙一样,有其颈项下不可批的逆鳞,我那不可碰不可输的东西是‘中国。”对此,她强调,所说的中国与地理的疆域无关,与中华文化有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政治的地理的概念都是一时的,只有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永久的。将来两岸的问题如何解决,是需要大智慧的,解决办法关键在于如何能让大家都觉得合理且有尊严。”
真实的才是更有意思的
采访的最后,记者告诉张晓风,她的许多作品被收入大陆的中小学教材,也经常被用作考题要求学生进行解读,比如,《行道树》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语文课本。《有些人》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只因为年轻啊》(节选)被选入广东教版高中语文选修4课本。《我喜欢》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对此,张晓风理解地一笑:“哎,太难为孩子们了,很多题目连我自己都答不出来呢!”
而对于大陆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没落的问题,张晓风这样回答:“在台湾,文学没落的境遇下散文不算是最差的,散文卖得还可以,这可以问出版商,他们最清楚。因为古老中国的传统,人们阅读不只是想看一个虚拟的故事,更想要看的是一种典范、态度。毕竟,真实的才是更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