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演进的内在逻辑
——利益的同一性和矛盾性*

2012-03-08吴练达,张洁

关键词:斯密洛克经济学

经济学自建立以来,不仅发展迅速,而且还出现了流派纷呈的景象。面对日趋茂密的经济学丛林,对其进行梳理就是经济思想史研究者应尽的义务。贾根良教授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对经济理论体系进行过梳理,他指出:“一种是从重商主义、美国学派、德国历史学派、马克思经济学和熊彼特经济学等一直到目前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演化经济学综合所构成的研究传统,这是一种以动态的、系统的和有机的世界观作为其哲学基础的西方异端经济学研究传统;另一种则是从重农主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庸俗经济学’和杰文斯—瓦尔拉斯的边际革命等一直到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传统,这是一种以静态的、原子论的和机械的宇宙观作为其哲学基础的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前一种传统被看做是异端并遭到贬斥,而后一种传统则被视为正统并得到推崇”[1]。应该说,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对经济理论家族谱系进行梳理是必要。与此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这毕竟只是一种研究思路,而且这种研究思路忽略了“经济学涉及利益关系”这一不应忽略的主题。基于上述观点,本文试图从另外视角研究来梳理经济学家族谱系并重新为其编排家谱。

一、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与经济学的建立

在《蜜蜂的寓言》中,曼德维尔以寓言诗的形式,描绘了一个蜜蜂王国的盛衰,得出“恶行即美德”[注]曼德维尔认为在一定时期,节俭有弊,奢侈有利。他反对过度节俭,认为一定程度的奢靡行为能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机会。的结论。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的思想与曼德维尔这一结论异曲同工,因此,在探讨斯密创立经济学时,人们看到了曼德维尔对斯密的影响。其实,就经济学理论创立而言,洛克《政府论》中自然状态思想里所蕴含的人与人利益天然同一的观点则是经济理论建立的基石。

(一)自然状态理论

为了论证政府存在和建立的必要性,洛克设想了一种无政府的原初状态——自然状态。虽然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也是追求自己利益的个体,但洛克的自然状态与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并不一样。在洛克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不是狼对狼的关系,它是一种平等、自由却不放任的状态。“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在这种状态下,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自然法便在那种状态下交给每一个人去执行,使每人都有权惩罚违反自然法的人,以制止违反自然法为度,权力给人自由,也让每个自然人处于权力的制约中存在并生活着……在这种状态中,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2]。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一般都会遵守自然法,因此,自然状态下平等和自由的状态通常能够得以保持。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之所以还需要国家,是因为国家可以作为意外的保险措施——亦即防止个别人不愿接受自然法的约束情形的出现。

在平等自由的自然状态下,自然界的资源对任何自然人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有权利获取自然资源。因此,没有哪一部分自然资源直接属于某个自然人,也没有谁有权力阻止其他人获取自然资源。

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自由取用的自然资源又是如何转化私有财产的呢?是劳动。“这些既是给人类使用的,那就必然要通过某种拨归私用的方式,然后才能对于某一个人有用处或者有好处”[2]。洛克认为,将自然资源拨归私用的途径就是劳动——当某物掺入了某人的劳动后,某物就变成了私人财产——“劳动在万物之母的自然所已完成的作业上面加上一些东西,这样它们就成为他的私有权利了”[2]。经过劳动,自然物改变了自己的形态,因此,它归该劳动者所有就具有正当性。既然财产包含了自然人的劳动,那么财产权在自然状态下也理应得到承认和保护,并构成自然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易言之,在洛克的自然状态下,一旦个体通过自己的劳动将自然之物变为自己的财产,那么它就不再对别人开放,而只属于这个为它付出劳动的人,别人也会承认和尊重这一点。

(二)利益天然同一性与经济学创立的内在关联

根据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可以发现该理论暗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天然同一性的假设。虽然洛克秉承了霍布斯的功利主义传统,也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互无联系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力求实现独立于他人的目的,但他却认为: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是行为受自然法即理性支配的状态,而不是霍布斯笔下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目的而可以采取任意手段对待他人的状态。就此而论,在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里,人们的利益是天然同一的——虽不关心他人,但尊重他人的自然权利(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人利己。当人的行为受自然法支配时,人与人之间就是平等和独立的,个体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行使自然权利。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的主人,没有人可以强迫他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或放弃自己的财产。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经济往来必然是互惠交往。如果希望得到他人财产,除了交换以外就别无其他手段——因为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以恩惠式的慈善没有市场;因为所有人都愿意尊重他人的权利,所以暴力或非暴力的侵占也同样没有藏身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交换之所以存在,那也只是因为一个人在交换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比自己同样劳动更多的东西。“这样,不仅财产的实际分配和交换条件是公正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也将确实与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相称。”这就是被后来的经济学加以发挥的源头。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天然同一性为经济学的建立打开了通道,使我们可以从交往互惠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洛克《政府论》出版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建立了以研究市场交换为主旨的经济学。我们不否定《国富论》可能还有其他的学术源头,但《政府论》对于斯密的《国富论》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斯密《国富论》中许多重要思想都可以在《政府论》找到其源头。在《国富论》中,斯密关于市场交换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劳动价值论、无形之手的理论和政府充当守夜人的思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洛克的政治哲学的理论中都能够发现相应的萌芽。首先,在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中,由于自然物必须经过劳动加工才能够成为私有财产,因此,所谓的交换就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劳动的交换。就此而论,得出劳动创造价值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其次,在自然状态下,由于自然资源对所有人开放以及人们在通常情况下都会遵守自然法,因此,自然状态下的个体基于自己利益所进行的交换不仅有益自身而且也有利于他人。就此而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利益具有天然同一性,这种利益天然同一保证了因交换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利益。于是乎,所谓的无形之手的理论也因此呼之欲出。最后,斯密有关政府充当守夜人的思想也与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有密切关联。在洛克的功利主义理论中,他设想的背景是: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是行为受自然法即理性支配的状态。所谓行为受自然法即理性支配意指人们在平等和独立的基础上,在承认对方的自然权利(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条件下,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与人身。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人们的利益是天然同一的,即使出现自然权利遭到侵犯的情形,概率也非常小。因此,在洛克看来,从自然状态到有政府的强制秩序的出现,绝对不是因为政府是防范暴力和欺诈的盾牌,而是因为政府能够作为防止自然状态出现的意外的保险措施。政府之所以会出现,不是因为政府能够解决霍布斯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暴力行为,而是因为政府能够解决零星出现的冲突。就此而论,斯密有关政府充当市场经济守夜人的思想不过是洛克政府论的翻版。

总之,在洛克笔下,自然状态是和谐的、自然资源可以随意取用,人们通过劳动实现财产私有,共同遵守的自然法则维护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政府只是作为防止不遵守自然法的例外而出现的保守措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他人的财产,并因此而获得双赢。因此,洛克的《政府论》已经为从交换视角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提供了起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则以交换作为逻辑起点,论证自利的个体如何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公共福祉的最大化。

(三)利益同一性与主流经济学的演进

一旦假设人们会彼此尊重对方的权利,那么交换互惠必然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基本视角。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必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研究则难以取代其地位。米歇尔·加芬克尔指出:“经济人不仅仅从事物流、易货交换和贸易等行为,也可能从事打击、欺骗、偷盗等行为。进一步地分析,经济人观念对普通人的要求有点令人迷惑:他会为争得一个更好的价钱死命地讨价还价,但即使他有机会去抢占他人的东西,他也决不会这么做。”米歇尔·加芬克尔的指责似乎有道理,但从经济学演进的源头看,从经济人是通过交换与他人搭建起联系看,人类生活中阴暗面和人性险恶的方面实际上已经被逐出主流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抢占他人的东西”的经济人已经被洛克逐出了自然状态,并进而被主流经济学逐出了研究领域。

一旦确立了交换互惠的视角,关于市场是如何运行的问题自然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了。在这一主题下衍生出一系列子问题,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既定资源,市场运行的效率如何。如何回答这些子问题,使主流经济学呈现出流派纷呈的景象。既有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古典学派,也有强调效用价值论的新古典学派;有对市场运行充满信心的自由学派,也有承认市场失灵,主张政府干预的保守派。虽然主流经济学,对于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回答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交换互惠依然是其立足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则基本没有涉猎。就此而论,主流经济学还在饮洛克自然状态中利益同一性源头之水。

总之,洛克自然状态下的利益天然同一性假设成功地避开了霍布斯的问题(人与人的冲突),为经济学从社会关系的积极方面来思考问题打开了通道。经济学今天能够枝繁叶茂应该归功于洛克,是他使得经济学可以从互惠交换的视角来看待人的社会关系。自然状态下的利益天然同一的假设虽然是一个不十分严谨的假设,但经济学却因此发展起来了。因此,洛克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经济学也没有因利益天然同一的假设而成为伪科学,原因在于:只要存在了一定的社会秩序(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只要暴力和欺诈就能够得到起码的限制,只要人的权利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尊重,交换和合作就是可能的,因而思考交换和合作问题就不是智力体操[3]。

图1

二、洛克理论的缺陷与经济学的演进

虽然洛克关于自然状态下利益天然同一性的思想为经济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但是自然状态理论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因为它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社会秩序存在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从积极方面来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但如果只从这一维度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么霍布斯问题必然就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周期性地爆发;在存在一定社会秩序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从交换视角和市场扩展的视角来分析经济发展现象,但如果不考虑到人类社会的阴暗面(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那么必然无法看到经济发展的全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同样需要耗费资源。在一定的安全水平条件下,资源耗费量在不同的社会大相径庭。具体而言,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冲突:其一,忽略了人们为争夺有限自然资源而引发的冲突。在洛克的自然状态下,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只要人们愿意劳动,自然资源就可以转化为个人的财产。可是,如果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的需要不是无限的,那么就可能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指出,由于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粮食以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生存竞争。虽然科技革命使人类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但自然资源有限引发的冲突依然存在。其二,忽略了劳动的合作性特征。在洛克的自然状态下,所谓的劳动是指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取自然资源并创造财富。因此,洛克笔下的劳动只是一个人的劳动,是单打独斗式的劳动,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劳动。在实际社会生产中,绝大部分的劳动都是合作型劳动。在单打独斗式的劳动中,没有劳动成果的分配的冲突问题——因为劳动成果完全是劳动者自己劳动的产物,劳动者有完全的自由来选择如何利用这份劳动成果。但是,在合作型劳动是中,劳动成果是团队生产的,必然存在如何分配的问题以及因分配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关于合作型劳动中创造出的财产该如何分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做过详细探讨,并通过剩余价值概念揭示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或许存在偏颇之处,但合作劳动中的确存在劳动成果的分配问题。其三,忽略了交换过程中的贸易所得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国与国之间贸易冲突。虽然通过自由交换能够使交易双方都能够获得利益,但是,在交换中依然存在获益多寡的问题。在存在民族国家的情况下,就有所谓贸易所得的多寡问题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贸易冲突。李斯特有关贸易保护理论就是基于贸易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国际贸易理论。

图2

三、经济学谱系图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4]中,绘出了经济学主要流派的源流和发展关系图(如图1所示),以亚当·斯密的理论为起点,向下发展为两条脉络:一条是以李嘉图和马克思等人的理论为代表,围绕着市场是如何运行的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条是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通论》等理论为代表,围绕着市场缺陷或市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展开的研究。

根据全文对洛克自然状态理论的分析,斯密关于交换、劳动价值论以及政府充当守夜人的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萌芽。凯恩斯主要是在研究市场如何运行问题,因为他的观点是基于交换的,并没有否认市场存在的有效性,只是在怀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否能处理好自由交换带来的一切后果。因此有必要重组经济学谱系图(如图2所示)。

纵观经济学的发展之路,它始终是沿着两条路径向前演进的:一是基于交换中利益同一性,试图阐释自由选择实现美好秩序的机理——无形之手引导下的社会福祉最大化,帕累托境界,自发扩展秩序;另一方面,则是霍布斯的问题不断地打破主流经济学的伊甸园的宁静,造成经济学“失乐园”——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克思的《资本论》,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等都前仆后继地置经济学的主流于困境之中,这两大思路引导着经济学演进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贾根良.新经济思想史刍议[J].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10(1):74-85.

[2]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10,17,18.

[3]吴练达.GDP缺陷——经济理论的缺陷与洛克政治哲学的关联[J].天津: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31(4):66,67.

[4]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17版[M].萧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斯密洛克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简明经济学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李斯特对亚当·斯密的批判——兼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及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经济学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