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与应急教育的结合与对策

2012-03-06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应急体育教师技能

王 辉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2007年8月30日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强调教育和培训对学生获得和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性。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应急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应成为应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在应急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为拓展高校体育功能,建设和完善高校应急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1 高校体育和应急教育在内容和作用上的联系

高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分支,拥有体育的基本内容与功能作用。应急是指应对紧急情况 (突发事件)。应急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突发事件)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以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高校应急教育体系是指在高校中开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教育,现有授课形式包括: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讲座和报告、军训、体育相关课程等。无论是高校体育还是高校应急教育受教主体皆是大学生。据对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6所高校 32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 (以下同),71.5%的高校教师认为良好的体质对应急能力有积极影响。

良好的体质是提高大学生应急能力的基础,可见高校体育相关内容是高校应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能促进基本活动能力 (走、跑、跳、爬等)和身体素质发展,使身体具体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 “硬件”基础。体育具有促进抗压能力 (适应环境和快速反应的心理素质等)发展的功能,使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冷静判断、沉着应对,以避免事态扩大和减少伤害。体育具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积极自救和互救,提高生存率。大学生学习如何应对体育实践中的突发情况 (运动损伤的救治和预防等)处理,能使大学生加深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可见,高校体育与应急教育在内容方面有交叉和重叠 (基本活动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运动安全及自护技能、野外生存技能、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等),在受教主体、功能作用、内容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总而言之,高校体育与应急教育相结合,使应急教育内容渗透入日常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应急能力的同时,也可使体育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2 高校体育师资在应急教育体系中的优势

2.1 应急能力获取途径上的优势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应急能力的获取途径包括依靠体育课程、媒体、相关讲座、报告及其他。这里所说的 “体育课程”不但包括日常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还包含教师在求学和工作期间参与社团学习野外生存、拓展训练、运动损伤防治等,是高校体育教师获取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相关讲座、报告”是其他教师 (非医学专业)获取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与其日常工作特性 (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等)有关。通过对比,说明体育教师在应急能力获取途径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全面性有所欠缺。

2.2 自身需求上的优势

调查数据表明,所有教师都肯定了应急技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重要性。其他部门教师 (非医)认为学习应急知识和技能非常有必要,但明显低于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且差异非常显著。虽然高校体育教师认为学习应急知识和技能必要性好于其他部门教师 (非医),但在对学习应急知识和技能必要性的认识上还都有所欠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本身需要涵盖部分应急教育内容。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应急技能的自身需求方面有一定优势。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应急能力总分高于其他部门教师 (非医)和医学专业教师,且差异显著。

2.3 现有应急能力水平上的优势

表1 高校教师应急能力总分及偏向分析

通过偏向性分析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子项得分都高于其他教师,且差异非常显著 (见表1)。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在应急能力掌握程度上好于其他教师,但有明显偏向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方面的应急能力掌握较好,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方面的应急能力掌握略显不足。

3 高校体育与应急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3.1 “一专多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应急能力

“一专”是指,高校体育教师专研于日常体育教学,以 “健康第一”为目标,致力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锻炼习惯,为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概念打下基础;“多能”是指,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上好体育课程,而且要掌握其他相关知识 (包括应急知识和技能),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体育课程。学生的需求是教师超越自我的动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应急能力不仅能满足自身需要和学生需求,而且能更好服务于高校应急教育体系,更能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摆脱体育教师仅是教 “体育”的“狭隘”形象。

3.2 “海纳百川”,加入应急教育内容改进高校体育课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体育课程也应吸纳其他学科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为我所用。高校体育课程中加入应急教育内容。不但能丰富课堂,能使大学生学习应对突发灾害,避免或减少伤害,可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和增添教学内容的方式引入应急教育内容。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已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定向越野、拓展训练、安全防卫等,课程类型有体育选修课、全校选修课等,但体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整合度有所欠缺。通过高校体育课程革新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使高校体育相关课程真正成为应急教育体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依托高校体育优势,建立高校应急教育常态机制

现有应急教育体系由大学生安全教育、体育相关课程、军训相关内容、相关讲座和报告、日常演练等构成,针对性较强,但全面性不足,大学生获得的应急知识狭窄,且教育常态化有所欠缺。虽然高校体育在应急教育相关内容授课上有所不足 (偏向性),但高校体育教师在获取应急能力途径、自身需求和现有应急能力水平上较其他专业教师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在落实应急内容时,体育教学在课程学时数、场地器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整合高校体育资源,依托高校体育师资优势,建立高校应急教育常态机制——以体育课程和大学生安全教育为主,学习和掌握全面系统的应急知识和技能,辅以军训、讲座和报告等形式,同时注重日常演练,强化技能的实践运用。

猜你喜欢

应急体育教师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劳动技能up up!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