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2012-03-03范明华

中外医疗 2012年29期
关键词:祖细胞白细胞骨髓

范明华

丰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宜春 331100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抗肿瘤药物导致骨髓移植,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癌症病人在化疗、放疗过程中出现自细胞减少是常见的副反应。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该院选取了80例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患者均在化疗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6~71岁,平均(42.8±3.7)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细胞学检查或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肝癌15例,肺癌26例,胃癌8例,乳腺癌 13例,鼻咽癌9例,结直肠癌9例。排除存在心、肺、肝、肾功能性病变的患者,Karnofsky评分均在50分以上。均进行标准化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前血象均正常,进行化疗治疗后两次外周血白细胞检查低于2.5×109/L。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过程中口服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减轻症状,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进行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制的G-CSF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体重1~1.5μg/(kg·d)的剂量给药,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持续给药5~7 d,给药过程中停止输血或服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

1.3 评价方法

根据参考文献制定疗效标准,疗效共分为3级。显效:给药后5 d内白细胞总数超过4.0×109/L,保持时间超过7 d。有效:给药5~7 d内,白细胞总数超过4.0×109/L或提高幅度为100%,保持时间超过7 d;无效:给药7 d后,白细胞数量无明显提高,未达到以上标准。1.4统计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临床应用的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均有骨髓毒性,表现为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降低。白细胞降低一般出现在停药后1~2周,常于停药后2~3周恢复。在化疗过程中,每周至少检查1次血象,若白细胞数低于3.0×109/L或血小板数低于50×109/L,应暂停治疗,并适当隔离,避免感染。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如鲨肝醇、利血生,以及近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的具有良好的升白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若有发热等感染表现,应根据感染性质给予积极的抗生素治疗。若有出血倾向,应及时输给新鲜血。为防止白细胞下降的发生,首先应严格掌握化疗的适应症,对于一般状况较差、近期曾作过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应慎用。其次,对于可能出现血象下降的;患者在化疗开始之前和化疗的同时,予以必要的支持疗法,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此外,配合中医药治疗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干细 胞 因 子(Stem Cell Fator,SCF)、粒 细 胞 CSF(G-CSF)、巨 噬 细 胞CSF(M-CSF)、粒细胞一巨噬细胞CSF(GM-CSF)、多重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IL-3)、红细胞生成素(EPO)。此外,血小板生成素(TPO)和IL-11也是重要的造血因子。与天然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氨基酸序列和糖链完全相同,但N端含蛋氨酸。通过与粒系祖细胞及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促进粒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增强成熟粒细胞的功能,并驱使粒细胞释放人周围血液。能够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治疗。内毒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可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作用于髓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并使骨髓中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转移到外周血中。体外,G-CSF刺激骨髓定向造血干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存活时间。对血小板、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没有影响,也不引起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改变。

G-CSF已成功地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用于骨髓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存在白细胞低下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

[1]姚尔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策略[J].白血病·淋巴瘤,2003(3):45-47.

[2]郑冬丽.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联合G-CSF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160-161.

[3]韩予飞,龚正,黄利青,等.针刺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辅助作用观察[J].中国针灸,2010(10):15-18.

[4]邹菁华,张琳,刘红娟,等.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5):54-55.

[5]陈小刚.三黄升白汤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1):33-34.

[6]董红筠,宓余强,王敬,等.地榆升白片预防性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10(2):15-16.

[7]成松梅.参芪片合利血生治疗血液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126.

猜你喜欢

祖细胞白细胞骨髓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白细胞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悬滴和悬浮法相结合培养胰腺祖细胞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