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效果研究
2012-03-01朱易
朱易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1 教学改革的研究背景
1.1 教学改革的目的
作为主要面向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通过实践,我们深感传统的理论讲述和案例分析,甚至是大量生动视频资料的播放,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专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虽然它属于素质教育类课程,但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流行教材到实际教学基本上都是学科本位,仍然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体验的少,严重的背离了开设本课程的初衷。
笔者希望通过比较彻底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专业和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掌握更多对当下学习和将来就业最有效的行为模式,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和延长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时效。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改革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适应专业的学习环境以及将来的就业环境,尤其可以避免学生在实习阶段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导致各种问题提早暴露。
1.2 教学改革的现有条件
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通知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主要授课方法、授课内容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设置了。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也迅速的推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以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该高教园区共有本专科学校14所。据初步调查,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高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课程开设的力度、深度和具体情况差异比较大。特别是在本专科学校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对于该课程的开设,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些专家支持以理论为主路线开展教学设计、有些学校的专家则更倾向于开设生动活泼的拓展类课程。相比较而言,学生的主观感受往往是后者好于前者。
尽管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探索,但如何系统合理的配比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如何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如何巩固教学成果,评估教学效果,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总的来说,教育部队该课程的体系化设定比较合理,基本上均包含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和发展自我以及如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大模块。
但是落实到具体学校的具体情况中去,教学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体系和方法均比较零乱和充满争议。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在学生特点比较鲜明、教学时间相对紧张、师资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如果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结合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将来个人发展的需求来设计课程。
1.3 课程介绍
本次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下沙高教园区某高职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进行。该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面向少数学生的选修课,到后来必修课程,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后变得更加规范。本课程目前已经形成了由24个课时组成、10位专兼职教师参与授课的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并自编了相应的教材,并按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该课程进行改革前后的课程内容相近,均分为12个模块来进行,包括热爱生命、提升自我、完善人格、学习心理、大学生人际心理、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保健预防、恋爱心理、网络与网络使用、职场心理、情绪管理、挫折与压力管理、学会休闲等内容。
对比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把心理健康中相关知识要点,通过案例、视频短片以及理论分析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期末统一考核。
改革后的班级采取项目化教学的方式驱动学生学习,教师给学生分组,分配任务、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考核。大量的教学环节由各小组通过项目任务成果来展示。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协助,相互打分,最终累积成为一学期的课程成绩。12次课程需要学生完成子项目19个,整体项目12个。主要完成2个大的项目教学任务,一是影片的赏析,二是心理表演剧的汇演。设置这两个任务的目的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前者着重训练学生搜集资料,判断分析,以及自学能力;后者以体验为主,让学生充分的换位思考,自我察觉,学会共情等心理能力。每个主题在班级中又被充分的分享,教师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班级的管理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得到全面的提升。
表1 各题结果的均值比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选择该校国际贸易101班为试点班级,选择国际贸易102班为对比组,从而保证研究对象和对比组基本同质。选择合适的场所(桌椅可以移动的团体活动室)进行教学活动,对两个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均按照教学大纲统一安排。对于国际贸易101班,我们采取的是精心设计的项目化教学方式,而对于国际贸易102班,我们采用的普通的讲述分析为主的教学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来搜集学生对课程在评价以及两个班级所在学生身心状况的各种变化情况。访谈问卷见附录。
2.2 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问卷数据统计和分析。
3 数据结果
3.1 问卷统计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2.3、2.4题以外,其他各题的结果均为试验组好于对比组。接下来,通过进一步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我们来了解这样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各题结果差异的t检验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班级的学生对本课程在1.1总体映像、1.2授课内容、1.3授课方式、1.10对心理健康看法的改变这4个问题上回答的差异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且均是试验组高于对比组。在1.7自我评价程度、1.9家庭氛围融洽、2.1班级氛围改善3个问题上回答的差异达到了.05的显著水平,试验组也均高于对比组。其他几题的回答结果差异不显著,就不再进行深入分析。
3.2 访谈情况汇总
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对两个班级的整体情况,做出了如下反馈:
1)试验班级气氛活跃,但是存在一个学生退学的现象。而对比班级则显得沉闷,学生学习工作主动性不强。
2)两个班级学习成绩差异不明显。
3)对心理课程的热情存在差异,试验班对心理健康课程评价较高,对上课非常期待,而对比班则上课热情不高。
4)试验班学生对将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更清晰,有更多的思考和理性的定位。
5)其他情况还需要深入了解,总体来说,两个班级的基本情况都还不错。
3.3 两个班级学生提出的意见大致汇总如下
试验班学生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建议是希望课程能够更跳出枯燥的课本教育,让学生可以多参与实践,相互之间用心交流,在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除了课堂教学,课外心理活动可以再多一点,相关的心理测试希望能够增加。
对比班的同学则均表示课堂中理论教学过多,不能理解为什么不采用更活泼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认为实用和指导性不强,强调希望能够提供更多互动和体验的机会。
4 结论和讨论
综合之前的数据和访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内容、形式和对课程的总体映像上,都显著的好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看法的改变也明显存在差异,效果显著。
在自我评价的提高、家庭氛围的改善和班级氛围的改善方面,项目化教学课程效果也更加明显。后面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反馈也很好的佐证了调研的结果。
但是,在人际关系改善、家庭关系满意度和自我认知程度的这些态度改变上差异不大,在学习成绩和违纪行为、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几个方面的差异也不大。以上这些方面改变,可能更多的涉及到长期的发展所致,不能说心理健康教育和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没有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很有可能效果会延后产生,需要进一步的跟踪调研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在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满意度水平的恒量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也是本研究将来持续深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5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
5.1 缺乏前人的教学改革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随着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知的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久将会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全面开设。但是在这之前,相关的教学实践并不多,而且也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家都在进行一个从无到有的起步过程。所以,本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开展,缺乏相应的前人研究可以参考,研究内容不免有些宽泛和粗浅,但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尝试和探索。
5.2 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估存在很大的难度,态度指标容易立刻发生明显改变,但是一些需要逐渐内化或者在遇到特定问题才能体现出效果的知识点,则存在延后生效的问题,很难立刻发现差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纵向研究。
5.3 项目化改革程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中,项目任务变成了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是全新的尝试,我们在授课之后发现,在设计之初,虽然各项目任务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设计的,但是相互之间缺乏比较强的逻辑性,项目任务的难度没有明确的层层递进关系,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利。另外,所有项目任务的设计和考核虽然已经考虑了一个整体的权衡,但还是存在着有一些重复和不太有效的任务出现。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贯彻生动活泼、积极实用在原则,针对每项任务的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修改,重新构建一个项目任务体系。以由简入难,由小到大,由形式到内涵的逻辑顺序来编排设计。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内在领悟,不过度注重细小、零散知识点的传授。
总在来说,通过研究发现,将心理健康教学进行项目化改革后,教学效果还是有明显的提高,相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效果更好。同时,这一教学形式又与高职教学的其他课程形式相一致,容易与其形成一个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性、实用性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教学目标和高职的特点,项目化的教学实践是比较有效和成功的,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进行探索实践。
[1]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05,2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1.
[4]伍棠棣,等.心理学[M].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周济.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周济部长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4).
[6][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7][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