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副职领导合作中的角色定位

2012-03-01李强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副职角色定位领导

李强

(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辽宁 辽阳 111000)

正副职领导合作中的角色定位

李强

(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辽宁 辽阳 111000)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领导角色定位是组织中正副职领导履行职能、增进合作、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在立足于组织整体工作布局和正副职领导职位对应性的基础上,分别对当好正副职领导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各种组织形态中的正副职领导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正副职;角色;领导;分析

参照系是说明事物特点的重要依据。正副职领导的角色定位也可以有很多的参照系,本文所探讨的正副职领导角色定位是将正副职领导放在组织的整体工作当中并相对于彼此而言的,这种界定并不否定或排斥其他标准和角度的定位方法,而是在借鉴多种相关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阐述。探讨合作过程中正职和副职各自的角色定位,是做好正副职领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当好正职的角色定位

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强不强,主要看班长”,这两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正职在组织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地位和关键作用。从组织或单位内部来说,员工可以有很多,副职可以有几个,但正职作为一把手的地位却具有唯一性,正职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其他任何组织成员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正职领导对自身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是其发挥领导作用、履行领导职能的基础性前提。

1.民主不独断。民主社会形态下,依从民主的要求,组织领导要采取民主的方式来实现对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在一个组织中,正职的权力最大,责任也最大。正职在手中握有他人无法比拟的权力的同时,要深刻理解民主的重要意义,坚持唯物史观,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推动者这一真理,充分发扬民主[1],调动包括副职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力量共同为组织建言建议、出谋划策。副职要在领会正职正确意图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促成民主决策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职要发扬民主,副职要适当集中。拿民主决策来说,正职不能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要充分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群策群力”,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但厘清犹如一团“乱麻”的众多意见还需要副职进行适当的集中,否则就会出现“没有集中,决策难以成行”的局面。

2.掌权不专权。组织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众人划桨开大船”,而非正职一个人“一支竹篙”的“单打独斗”。正职掌握着组织内部最大的权力,但要懂得将手中的权力适当下放才能形成“同舟共济海让路”的开拓局面。无数历史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专权必将受到反抗,专制必将走向覆灭。正职更要懂得向下属尤其是向副职授权的方法和艺术,努力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据、授权有章、收权有力,真正掌握权力运用上“一放一收”的奥妙和玄机。通过适当放权的方式让副职产生“不必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同时,正职还要明白放权不是“当甩手掌柜”这一道理,既要做到掌权不专权,又要做到放权不滥权。

3.带领不代替。正职是列车中的“火车头”,是羊群中的“头羊”,是雁群中的“头雁”,是象群中的“头象”,决定着组织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正职是组织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带领着组织成员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是“带领”不是“代替”。一些单位的正职抱着积极奉献、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忙碌的身影总是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干了很多本来应该由副职去具体执行和操作的工作,不但让副职当了“丈二和尚”,找不准工作位置,同时还将自身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了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划事业发展的关键能力。并且,有些副职在“事必躬亲”型正职一再“越权、越位”的惯性做法下养成了“撞钟和尚”的依赖心理,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4.容人不排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存在着无法完全规避的不足。正职要努力做到“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副职的长处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话,极容易成为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特殊技能和本领,而不影响工作的短处和不足则不应该过分地去注意和追究,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作为正职,还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要允许副职表达他们最真实的不同想法和意见,正职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推动组织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正职要做到客观、准确地评判他人,而不能因自己的好恶和得失来决定对别人的态度,否则极容易失去人心,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

5.信任不放任。正职要对副职怀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度,既然与之共事,就应该充分信任副职,不但要相信其人品,更要相信其工作能力,要将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工作交给其放手去做,充分发挥副职的潜能与创造性。副职在赢得正职信任时则更容易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气概,为组织的发展不遗余力的贡献自己的一切。与此同时,正职还要注意“信任绝不是放任”这一点,正职领导要对副职领导负有监督和检查的责任和义务。相对于正职的决策而言,副职更侧重执行。如果正职对已经交付的工作不管不顾、放任自流,那么极容易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酿成重大的工作失误,给组织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6.顾全不求全。作为正职,应该审时度势抓全局,高屋建瓴抓决策,科学谋划抓发展、提倡和谐抓协作、促进创新抓落实、自律他律抓廉政,紧紧抓住组织工作的重要方面,顾全大局,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但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正职在抓全局性工作的同时,也不能“求全责备”,面面俱到,最后陷入什么工作都抓,但什么工作都抓不好的局面。正职领导要坚决摒弃那种为下属设立过多硬性指标的做法,努力做到在大事、要事上主抓、狠抓,在事务性工作上任其“百花齐放”。所以,聪明的正职应该是在着眼全局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重要的工作或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从而引导和控制全局工作的发展方向,将其中具体性的工作交给副职去完成。

7.揽过不推责。有些正职领导不但“好大喜功”,同时也从不主动揽过担责,副职作出了成绩归功于正职领导有方,出了问题则归咎于副职工作能力有问题,抱着一种“权力运用上我比谁都大,责任承担上谁比我都大“的心理,这样的正职领导不但无法赢得副职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也无法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将组织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一个优秀的正职,应该在工作出现问题时主动承担领导责任,不能让副职在遭受工作上的失败之后,还再次遭遇“替死鬼”的厄运,否则,就不会再有副职和下属真正地为正职去考虑和办事了。特别是在“问责”盛行的今天,正职领导在问题出现后主动担责不但是顺应形势的需要,同时也能在组织中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以最大可能避免同类失误的再次发生。

二、当好副职的角色定位

一个单位工作局面的开展和工作成效的取得,主要取决于正职领导作用的发挥,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副职领导的积极配合。没有副职的“协同作战”,正职只能是没有追随和支持的“光杆司令”。副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扮演好组织赋予的角色,找准位置,准确定位自身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与正职相对应的副职具有多重的身份和角色,但就一般组织而言,副职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建言不决策。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2]决策是领导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其行使领导权力的最集中表现。我们坚决反对领导就是权力的说法,但要肯定权力是维护领导权威的重要手段这一观点。正职领导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在集中民意的基础上对重大事件进行“拍板”决策,正所谓“千锤打锣,一锤定音”,而在决策问题上副职的主要作用是将自己观察到的现实工作中或群众所反映的意见进行有效地集中并上报给正职领导,同时还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以为正职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副职是建言建议,正职是拍板决策。

2.分管不专管。副职是在正职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工作落实的领导者。[3]也就是说,副职可以协助正职分管具体工作事项,但并不可以在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擅自做主。为了能够让正职摆脱繁杂、冗余的工作,副职可以在分管范围内对一些具体性、常规性的工作作出决定,但在重大事项上还必须交由正职或领导集体来进行决策。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好比“船长”与“大副”之间的关系,船长负责整个船只的全面工作,而“大副、二副甚至是三副、四副”等都必须在船长的指挥下负责具体工作,船只的航向只能由船长来决定,各个副手负责的具体工作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船长的工作。从这一点上来说,副职努力做到分管不专管。

3.服从不盲从。“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正职领导之所以能够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是因为他具有胜任正职领导的特殊才干和优势本领,但这并不意味着正职领导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也不意味着正职领导的所有工作行为都是正确的。从领导权力的依属关系来说,副职要服从正职的领导,但并不是说无论正职的领导正确与否,副职都要一味地去服从。副职在看到正职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提醒正职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必要时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当然,在组织已经通过的决议的执行上,即使副职有反对意见,也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副职对正职有意见,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与合理的途径去正确表达,但不能延误整体工作。有些副职在正职人格魅力和权力扩大化的影响下,对正职“言听计从”、“唯唯诺诺”也是不可取的。

4.尽职不越位。科学而又明确界定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是避免相互推诿和扯皮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为了减少“乱插一竿子”现象的频繁发生。副职随便、经常性地越位,不但会影响到其他领导成员的正常工作,还容易打破领导班子的整体工作计划和部署。副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心竭力而又圆满地做好组织安排给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在组织或正职的安排下协助其他成员开展工作。一般情况下,副职不要插手正职或其他副职所负责的工作,否则极容易破坏领导班子的团结,造成“窝里斗”现象的出现,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5.补位不拆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正职也会出现“百密一疏”、“大意失荆州”的可能。副职的一个重要工作职责就是为正职“查缺补漏”、“拾遗补阙”。副职要仔细观察和留意正职的工作,争取尽早发现其中存在的偏差和疏漏,必要时及时进行“补位”,避免正职出现重大的工作失误。有些副职受狭隘观念的影响,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等所谓明哲保身的心理,甚至有些副职还巴不得正职出事儿,自己作为替补好再“官升一级”。这些想法都是极其危险的,作为助手和配角的副职有责任提醒正职工作上的纰漏,也有义务在必要情况下积极“补台”。在民主集中制的体制下,正职出现重大的工作失误,问责制首先追究的是正职,其次追究的就是副职。

6.捧场不冷场。正职的工作是组织中最全面、最核心的工作。正职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时,难免会遇到自己不懂甚至无法驾驭的工作内容,可能会出现“冷场”的现象。此时,副职应该从工作的角度、同事的角度、全局的角度出发,积极地提醒和辅助正职,巧妙地为正职“圆场”和“捧场”,避免尴尬局面的发生,积极维护正职的形象。正职代表组织的权威,维护正职的权威也是维护组织的权威。正职和副职就如同“司令”和“高级指挥官”,是同一个战壕中的战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充分发挥整体合力,才能将事业做大、做强。作为副职要深谙上述道理。

7.让利不争名。创建和谐的领导集体,要求班子成员具有谦让和奉献的精神。作为副职,在问题面前不能悄然“袖手”,在责任面前不能毅然“甩手”,在名利面前不能坦然“伸手”,一切工作以大局为重,切莫抱有“名利面前急伸手,错误面前绕着走”的错误观念,要理解正职工作处在“风口浪尖”的风险,坚持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气度,让正职充分相信自己是可以信赖的人,将组织最重要、最艰巨的工作交由自己来做,以锻炼和成长自我;副职还要全面看待其他副职为组织所作出的贡献,在利益分配上要坚持礼让精神,从而进一步融洽班子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增进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副职还要看到下属处在基层的不易与贡献,努力做到在利益分配上向下属倾斜一些,以赢得下属的尊重与拥护。

正副职领导的角色定位既具有统一性,同时也具有差异上的互补性。将领导分为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二者之间在差异上的互补性的。正副职领导之间的这种差异上的互补是弥补领导者个人知识、经验、能力和精力上不足的最佳手段。凡是规范的、谋求发展的组织,都必须高度注重正副职领导之间的角色定位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整个组织全局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性问题。

综上所述,合理的领导角色定位是科学分配领导权力和明确划分领导职责的重要参考依据。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领导活动中正职和副职的角色定位,是明确正副职领导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基石,更是提高领导艺术素养与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合作意识的指导下,明确正副职的角色定位不但是寻找到二者工作上最佳结合点的“指南针”,还是增进领导班子和谐程度的“润滑剂”。基于此,正副职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养成鲜明的角色意识,准确定位工作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减少相互冲突和互相掣肘现象的发生,提高彼此的合作愿望与合作程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自身的力量。

[1]彭向刚.领导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8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1.

[3]毛大作.正职对副职“放”的艺术[J].领导科学,2001,(18).

责任编辑 侯 琦

D60

A

1672-2426(2012)02-0081-03

李强(1979-),男,黑龙江海伦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

猜你喜欢

副职角色定位领导
当好常务不简单
——从一句官场顺口溜说起
浅谈副职如何与正职融洽相处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做官不识字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