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教授中医药辨治肠癌用药规律初探
2012-02-28何若苹徐光星顾锡冬
何若苹,徐光星,顾锡冬,张 翔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 310009;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 310009;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 310009;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级中医学七年制,杭州 310009)
何任教授中医药辨治肠癌用药规律初探
何若苹1,徐光星2,顾锡冬3,张 翔4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 310009;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 310009;3.浙江中医药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 310009;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级中医学七年制,杭州 310009)
简介:何 任(1921-2012),男,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何公旦,当时名医,誉满江南,何老医学得自家传,并于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历任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杭州市中医协会主委,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评审委员,浙江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医报》社社长,何氏中医基金会会长,浙江名中医馆馆长等职;曾任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六届浙江省人大常务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终身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院首席学术顾问,浙江省何任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为中国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之一;对张仲景学说造诣精深,被日本汉方界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
中医药辨治;肠癌;用药规律
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何任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何教授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显示了积极的作用。现就2010年3月—2011年4月间的85例肠癌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究何教授在治疗肠癌中的遣方用药规律和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85张处方来源于何教授2010年3月—2011年4月间的门诊患者病历,85例患者均为初诊。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在37~89岁之间,平均年龄61.14岁。
1.2 研究方法 将所有收集到的处方以药物为变量建立常用药物数据库,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法分析处方的药物频数分布特点,归纳总结出处方中的常用药对、基本方剂等配伍特点。
2 结果
2.1 药物频数分布 85张处方共用中药149味,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为黄芪78次,使用频次最少的药物有百合、败酱草等56味药物,均为1次。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有8味,频次在30~50次之间的共有6味,频数在10~30次之间的共有15味,频数在10次以下的共有121味(见表1)。85张处方中,用药味数最多的为18味,用药味数最少的为12味,单方平均用药数为15.14味。
表1 何任治疗肠癌药物使用频次分布表Tab.1 Distribution table of using freqnency of the drugtreating colorectal cancer by HE Ren
2.2 基础方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和证型的不同可归纳出10组基本方。基本方1:党参、黄芪、女贞子、猪苓、茯苓、枸杞子,治疗肠癌属气阴两虚者。基本方2:干地黄、茯苓、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治疗肠癌属肾阴亏虚者。基本方3: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沉香、乌药、制香附,治疗肠癌属气滞血瘀者。基本方4:炒白术、生晒参、黄芪、当归、炙甘草、茯神、远志、焦酸枣仁、阿胶珠、广木香,治疗肠癌属气血不足者。基本方5:茵陈蒿、厚朴、藿香、滑石、车前子、白蔻仁,治疗肠癌属湿热内蕴者。对症处理的基本方有:基本方6:百部、白前、荆芥、桔梗、紫菀、甘草、陈皮、款冬花,治疗肠癌伴有咳嗽剧烈者。基本方7:旋覆花、代赭石、海浮石、仙鹤草、茜草、白茅根、蛤粉炒阿胶,治疗肠癌伴有咳痰咯血者。基本方8:玄参、麦门冬、生地黄,治疗肠癌伴有大便干燥难下者。基本方9:独活、羌活、桑寄生、杜仲,治疗肠癌伴有关节不利者。基本方10:姜半夏、厚朴、干姜、黄芩、黄连、太子参,治疗肠癌伴有寒热错杂心下痞者。何教授在扶正的同时,适时予以三叶青、白花蛇舌草、猫人参3味抗肿瘤中药祛除邪气。
2.3 基本药对 在85首方剂中,有10对药对使用频数大于或等于5次,具体功效、频数以及使用频率见表2。
药对 功效 频数(频率)黄芪、女贞子 益气养阴 76(89.41)延胡索、白芍、生甘草 行气缓急止痛 11(12.94)延胡索、川楝子 行气止痛 8( 9.41)黄芪、党参 补气健脾 34(40.00)黄芩、黄连 清热燥湿 9(10.59)猪苓、茯苓 利水渗湿 67(78.82)木香、黄连 行气燥湿 9(10.59)炙鸡金、神曲、炒麦芽 消食健胃 5( 5.88)甘草、淮小麦、红枣 养心安神,补脾和中 32(37.64)苍术、白术 燥湿健脾 5( 5.88)
3 总结
自大肠黏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临床常见血便或黏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大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有报道认为根治术后5 a生存率为50%左右。中医学对于大肠癌的认识渊源久远。大肠癌属中医积聚、脏毒、锁肛痔、肠风、便血等病范畴[1]。
何教授治疗肿瘤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症治之”[2-3]。该病的发生,其病因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久痢久泻,脾失健运,湿热蕴结导致气血运行失调,凝结成积块。加之手术破坏了人体正常的气机升降出入,对肠的分清泌浊,传导受物的功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多呈正虚邪恋之势。故何教授临床多以“扶正祛邪”为第一治则,辨证论治肠癌。
通过对何教授基础方1~5的研究,笔者认为何教授将肺癌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分为以下5型:气阴两虚型、肾阴亏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不足型、湿热内蕴型。气阴两虚者,何教授以党参、黄芪、女贞子、猪苓、枸杞子、茯苓为主方,补气养阴;肾阴亏虚者,何教授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补养肾阴;气滞血瘀者,何教授以莪术、延胡索、白芍、生甘草、川楝子、蒲公英、沉香曲、制香附、乌药为主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气血不足者,何教授以归脾汤为主方,补气养血,宁心安神;湿热内蕴者,何教授以茵陈蒿、厚朴、藿香、滑石、车前子、白蔻仁为主方,清理湿热,利尿通淋。
邪实羁留,耗气伤阴,或手术、放化疗后,正气亦伤,故临床肠癌患者多见气阴两虚证。在何教授所治案例中,多予以益气养阴法以扶正,并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通过笔者的总结发现,黄芪、女贞子、枸杞子等有补气或补阴作用的药物使用频率均在50次以上。同时创立了以黄芪、女贞子、猪苓、茯苓、枸杞子为主的补气养阴的基本方,以不断扶正,同时根据气虚的程度不同,可以选择加入生晒参、党参或太子参。
“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外在邪毒得以趁虚而入,客邪留滞,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津液不布,聚津为痰,痰瘀交阻,日久形成积块。所以何教授在不断扶正的同时,适时使用白花蛇舌草、三叶青、猫人参3味清热解毒药对抗癌症,以达祛邪之功,据统计,85方中白花蛇舌草、猫人参、三叶青3味药物的使用次数均在30次以上,白花蛇舌草、猫人参使用的频数更是达到70次以上。
肠癌手术或放化疗后,常气阴被耗,又肺与大肠相表里,肠之传导功能失常会累及肺之气机升降。如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者,何教授以基本方6,即止嗽散主之;如咳嗽伴有痰热,热邪灼伤肺络咯血者,何教授以基本方7主之;肺气不利,津液不行,大便干燥难下者,何教授以基本方8,即增液汤主之。肾阳亏虚,关节不利者,何教授以基本方9,即独活寄生汤主之。湿热内蕴,寒热错杂,心下痞胀者,何教授以基本方10,即半夏泻心汤主之。
何教授在使用药对方面亦有特色。如肠燥津亏,大便干燥者,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肠热便血者,地榆、槐花清热凉血。腹胀腹痛者,延胡索、川楝子、白芍行气缓急止痛;腹胀小便不利者,楮实子、槟榔、大腹皮利水消胀。肺气不利,胸阳不振者,瓜蒌、薤白通阳宽胸;肺阴亏虚者,玄参、麦门冬滋阴润燥,咳嗽多者,麦门冬、五味子滋阴敛肺;肺饮内停,咳嗽痰多者,葶苈子、大枣泻肺平喘,或桔梗、白前化痰止咳。值得一提的是,处方中“薏苡仁60 g(另包)”,更是何教授之经验推崇,嘱患者每日煮烂当早餐食之。临床已证实薏苡仁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1] 张宗岐.大肠癌的中医治疗特色[J].家庭中医药,2002,10(6):22.
[2] 何 任.扶正祛邪说肿瘤[J].天津中医药,2004,21(5):353-355.
[3] 何 任.肿瘤病临床笔记[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11-12.
R574
A
1672-1519(2012)04-0316-03
何若苹(1955-),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20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