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沙壁画宗教人物的色彩语言

2012-02-28王瑞瑞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2年29期
关键词:白沙菩萨壁画

⊙王瑞瑞 袁 涛[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0]

宗教壁画是以绘画为手段来表达宗教义理的一种艺术类型。一般来说,“佛”或“道”要有外在形体才能感动信徒,又只有形象才能使信徒获得对“法身”的“感应”。丽江白沙壁画是三教合一的产物,其宗教人物就是以“法身”的形式来取得信徒的感化,它以其夺人眼目、震人心灵的色彩效果显现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价值,这种色彩效果又遵循了色彩理论的内容。

一、白沙壁画

(一)白沙壁画简介

白沙壁画位于丽江古城北约10公里处的白沙镇,由于现存壁画仅有白沙乡之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阁和白沙乡束河村之大觉宫,其余均已毁坏,故统称为“丽江白沙壁画”。

琉璃殿,壁画多为佛、菩萨等圣宗集会题材,如“佛会”或“海会”。大宝积宫,是白沙壁画规模最大的一处殿堂,壁画以藏传佛教密宗题材和祖师题材为主、兼有道教题材;大定阁,壁画绘以藏传佛教密宗之为主的题材;大觉宫,壁画主要以汉传佛教为题材,画面中也融入了密宗的三面八臂观音,以及道教的仙真。

(二)白沙壁画中的宗教人物

1.道教人物

大宝积宫壁画中人物:天尊、四御、大帝、元君、后母、天君、天王、帝释、元君、东王公、风雨雷电四神、二十八宿神、星官、五岳、仙官、仙真等。

大定阁壁画中人物:四大天君、元君,神将,仙官,护法神将等。大觉宫壁画中人物:天尊、后母、天君、五岳四渎、圣母、太乙散仙、仙官玄女等。

2.佛教人物

中国佛教有三大系: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白沙壁画中佛教部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

(1)汉传佛教人物

琉璃殿壁画中人物:大日如来等。大宝积宫壁画中人物:释迦佛、三世诸佛、八大菩萨、明王、天王、十六罗汉等。大定阁壁画中人物:释迦坐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菩萨、天君、罗汉、飞天等。

(2)藏传佛教人物

琉璃殿壁画中人物:大白伞盖、大黑天神、大安药叉天神。

大宝积宫壁画中人物:无量寿佛,四方佛、三世佛、菩萨、金刚、护法神、度母、降魔祖师、战神、兽神等。

大定阁壁画中人物:无量寿佛、大势至菩萨,明王像、明王护法神、三面八臂度母、昌那毒支护法神,密集金刚、喜金刚等。

大觉宫壁画中人物:佛母等。

二、依据的色彩理论

(一)东方色彩体系——“五色说”

东方的色彩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五行说”的基础上,将青、赤、黄、白、黑称为五正色、五方色或者五彩,还将这五种色混合形成的另外五种色碧、红、紫、绿、硫黄叫做五间色。自然界的色彩被赋予了贵贱、尊卑等不同意义,正色的等级高于间色。

(二)现代色彩体系——“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任何色彩作品都具备了三个基本的重要性质:色相、明度和彩度,本文仅以这三个要素来分析和研究壁画的色彩配置。

三、白沙壁画宗教人物的色彩语言

(一)基于“五色说”对白沙壁画宗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天尊(图1),位于大宝积宫南壁“南无五色毫米圣母”主尊上方左侧。图中人物头戴帝君冠,身着红服。身后呈现橙色祥云,画面多处使用了金色勾线。

古代,黄为正色中的中央之色,为帝王专用色,画中的金黄表现出天尊高贵身份的效果。赤色、黑色也属正色,为帝王所用色彩,具有庄严、神圣的感情色彩;赤,也叫红色,是比朱色稍暗的颜色,具有王者地位,含有尊贵的意义,民间不许用,有时帝王着红服;画面中还用了橙色,橙黄、橙红,多用于帝王的宫殿有句话说的好“:红与橘红色之王,永恒不变显威严”。

2.基于“五色说”对汉传佛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八大菩萨(图2),位于大宝积宫南壁《南无孔雀明王大佛母海会》主尊左侧。这是前来赴会的八大菩萨,头戴金冠且饰有红色缨络,所穿衣服有小面积赤色和大面积黑色,人物背后浮现出大片白色祥云。

八大菩萨皆戴金冠,使画面呈现一种神圣的感觉,将菩萨的端庄表现得淋漓尽致。黄色是正色之一,而金黄在壁画中往往意味着高贵庄严和富丽辉煌,多用之佛和菩萨的衣饰。此外,黄色还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与中道。

红色也是正色之一,含有尊贵的意义,是民间不许用的,红色在佛教中是出家人的着装色。黑色也是正色之一,代表了女相菩萨的高雅、神圣、庄重,也象征着菩萨高高在上的权力和她惠及人间的无穷力量。

3.基于“五色说”对藏传佛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大黑天神(图3),位于琉璃殿。画中人物呈恐吓状,眉毛以红色勾画于黑面孔上,赤色鬃发,身后是红、黄色熊熊火焰。

图1

图2

红色为正色之一,是象征勇敢的颜色,还代表警告,有充满力量的护法神保护佛教所起的震慑和警示作用。黑色也是正色之一,但它也有邪恶、黑暗、恐怖的含义,西藏密教认为大善的实现需要大恶的推动,因此护法都从邪恶的反面获取以恶制恶的力量。

产量:2016年6月21日苜蓿初花期时首次测定其产草量,各小区每次刈割的产量累加即为鲜草产量。同时,每次测产时分别取样约500 g自然风干至恒重,测定干草产量。全部数据折算成每公顷产量;

大黑天神背后有红、黄色火焰,二色皆是正色,也是“阳”色,具有阳刚之气,对属“阴”的妖魔鬼怪具有震慑、降伏的作用。人物身体呈黑色,占据了画面大部分面积,深黑色的悲壮、阴暗的色彩表明了主题内容的象征意图。画面中的黑、红色相影响,使画面整体呈现出紫色效果,给人神秘、阴森气氛慑人心扉的感觉。

图3

(二)基于“色彩构成”对白沙壁画宗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1.基于“色彩构成”对道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帝释、仙真(图4),位于大觉宫西壁“佛会图”主尊右侧。画中人物头戴冕冠旒冕,着暗色服装,有一种低调、儒雅感。

画面背景和人物衣服皆呈现黑色,但倾向于发蓝、褐和紫的不同黑。大面积不同彩度的黑配置上不同彩度层次的红,色相上为同种色配置,明度为低中调,彩度为灰强调,整个画面使人感觉到统一、文静、雅致、含蓄、高雅、稳重中显生动。

2.基于“色彩构成”对汉传佛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飞天(图5),位于大定阁正殿北壁“观音菩萨”右上角,画中人物金冠高髻,璎珞蔽体。

图4

图5

整幅壁画色彩丰富,色调和谐,以绿为底。色相上讲为色相环上相距180度的红绿对比色配置,色相对比较强烈,这样的色彩效果强烈、醒目、丰富、活泼。明度为中长调,不同明度的红配以大面积的墨绿,色彩深沉而对比强烈,稳重之中又有生动;彩度为中强调,可以看出红色中加入大量的白色,使红色的色性减弱,以及降低绿色纯度使得鲜明度降低,从而来缓和对视觉的刺激,随和性加强,实现了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展示了画面的装饰美。

3.基于“色彩构成”对藏传佛教人物的色彩语言研究

金刚亥母(图6),位于大宝积宫北壁,画面人物周身主要用紫红、橙色、黄色颜料绘制。

该画以黑为底,但所占面积小。画面中深沉的紫红与较鲜艳的红和红橙配置,色相为色相环上90度左右的类似色配置,大面积不同彩度的红色配置上低明度的黑底,更加突出了主要人物。明度为中强调,彩度为中中调,这样所产生的效果是明快、活泼、饱满、沉稳且庄严。

图6

四、结语

白沙壁画是宗教的附属品,但因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画作由高手绘制;它又是西南边陲的艺术品,由多教画家参加绘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白沙壁画中宗教人物是依据宗教中已有“法身”而绘,在西南地区,有着“法身”形象的白沙壁画被众多宗教徒所崇信;如今它不仅仅有着宗教的教化作用,也作为一种文化的遗存被人们观赏、称赞,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了解宗教的内涵,了解丽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1]王海涛.云南历代壁画艺术[M].成都:四川文化出版社,2002.

[2]柳爱妮.中国古代壁画色彩[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3]陈江晓.现代敦煌石窟壁画绘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白沙菩萨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白沙涧
被误会的白沙漠
游白沙坡温泉
“飞蛾”修复壁画忙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