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出现的社会历史因素研究
2012-02-27徐德记
徐德记
摘要:线装书是中国古代装帧技术最富代表性的书籍装帧形制,同时也是中国书籍符号。在中国书籍装帧形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线装书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线装书之所以在特定的明中期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逐步分析线装书的出现因素,对线装书正式登上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历史舞台做出综合的分析和探讨性研究,同时在承袭和发展中国古代线装书上做一些讨论。
关键词:线装书;装帧形制;历史因素;价值;承袭;发展
中国的书籍装帧形制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书籍的装帧形制也是不断地演变着。线装书做为我国独有的一种装帧形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004年的线装书《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获得了该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2006年我国选送的著名设计师赵健设计的线装图书《曹雪芹风筝艺术》也获得了该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从世界对线装书的认可看出线装书的装帧形制地位,同时线装书也对国际书籍艺术潮流有着引导和示范作用。
中国真正意義上的书籍装帧形制从秦的简策开始,经历了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一直到明朝中期出现的线装,以及到今天引入西方的平装、精装书的出现,其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线装书之所以在明中期正式登上中国书籍装帧史,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因素。
1线装书籍的概念
线装,顾名思义是用线进行装订,是用线把书页和封面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边的装订形式。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签,显得雅致不凡。线装是明中期兴起的一种新型书籍装帧形制,也是我国古代最完美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加工流程为:折页、配页、撞齐、订纸捻、配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线、包书角等。明代线装书的封皮,多数为纸面,选用较厚的纸,或几层纸滚贴而成。而较为考究的书皮,则在厚纸上滚以布、绫、锦、绢等织物,包角是在书的订口上下两角裁切边处贴以细绢,以使其美观坚固。有的书还有书根,即在书的下切口靠订口处写上书名及卷次,以便于阅读时查找。线装的订眼是为了穿线,随书的开本大小和设计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订线多用白丝线穿双道,书要压实,线要拉紧。
2线装书出现的历史因素
线装书这一特殊装帧形制的出现,在中国漫长的书籍装帧史中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素。在明朝整个书籍装帧史中,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不同的装帧形制同时并存,而在明中期线装书为什么能正式登上中国书籍装帧形制的历史舞台,下面就对线装书所产生的历史诸因素逐一分析。
2.1皇室专权,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背景
明朝建立后,明初政权及其不够稳定,与元朝没落王室诸侯王连年作战。这种混乱局面延续了二十年之久,从而造成明初社会动荡,在书籍装帧形制上仍沿用元朝时期的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作为通用书籍装帧形制。明中期政治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为加强皇室专权,更加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制度,在中央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特务机构锦衣卫。比宋元权力更加集中,专制统治也更为加强。为此,在中央设立的很多机构,其中不乏很多都从事出版印书活动,其中,北京国子监主要印刷教育用书(如经史类书),钦天监以印历书为主,礼部主管地方政府的印刷,此外如都察院、太医院、史局、兵部、工部、顺天府等机构,也都从事过印书活动。有的部门还设有印刷所。机构的设置直接带动明代出版业的发展,使明朝成为我国古代书籍发展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也只有到了明代,作为中央集权的北京才真正成为全国出版印刷的中心。书籍的大量流通和阅读,对现有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的装订形式提出了改进要求,一种牢固耐用、方便阅读的线装形制便在明中期应运而生了,此时的线装书才正式登上中国的书籍装帧史的舞台。
2.2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兴盛
明初自太祖至宣宗约70年间,政局渐趋稳定,社会经济也逐渐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水平较前有新的提高,特别是商业、手工业空前发展,出现最初的所谓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在手工作坊方面尤甚。明代在北京设立的司礼监经厂,是一所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厂,其总人数为1200人。其中从事书籍装帧的工匠就有700多人。明代北京的民间印刷业也很繁荣,分布在京城的印刷作坊有十几家。在这样一个资本萌芽,商业繁荣、手工业兴盛的经济背景下,同时在印刷和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下,为线装书籍的出现奠定了材料和技术支持,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工扩大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效率的追求。明中期民营手工业者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改进书籍制作经营方式,在明朝同时使用的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在制作和阅读上的劣势也渐趋显现。线装书在阅读和装订效率上都优于蝴蝶装和包背装的装订形式,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下线装装帧形制在明中期的出现便不足为奇了。
2.3传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小说兴盛
儒家基本教义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在明中朝即然,统治者更加注重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约束,从八股取士可见一斑。在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同时,明朝盛行的“程朱理学”与心学脱离实际的现象日益严重,明中期出现了李贽的反礼教“异端之学”,由于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与资本主义新的启蒙思想的不断涌现,出现了抨击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此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思想的活跃为明中期民间小说的兴盛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小说体裁著作《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思想的活跃对小说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形制要求,结实、耐久、方便阅读的装帧形制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此时线装书的出现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是文化领域的呼唤。
3线装书的出现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对明中期不同社会历史侧面的因素分析,不难看出线装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纵观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制史,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始终是一个诱因,书籍形制是时代所赋予的,在书籍形制改变的不同时期,书籍形制一直是被古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和传播的,新的书籍形制一定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呼唤的,线装书亦然。
4小结
在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线装书这一形制已经失去往日的辉煌,西方的平装书籍和精装书籍装帧形制正日益影响和改变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形制,这一现状为我们研究承袭和发展线装书籍装帧形制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继承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制基本理念的同时,怎么合理的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工艺理念,在技术更新和设计尝试上做出大胆的改进,以期出现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中国特色鲜明的书籍装帧形制。
参考文献:
[1]肖勇,肖静编著.书籍装帧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2]吕敬人著.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姜公韬著.中国通史(明清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