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妈妈

2012-02-27魏嘉琪

学习博览 2012年2期
关键词:警报器睡衣妈妈

魏嘉琪

“中国妈妈”在美国已经成为调侃的、被讽刺的文化现象。

“中国妈妈又来了”,一说这句话,中国留学生都会相互挤眉弄眼,互相做鬼脸。

吃 饭

世界各国留学生的母亲来美探望儿女,大多的表达方式是住在宾馆里,事先在自己出发前,把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以不打扰孩子的正常生活秩序为准则。

她们或者请孩子和自己一同在周末旅游,或者请他们在自己宾馆下榻的地方同孩子共进晚餐,然后在市区里转转,很少大包小包带来生活用品。熟悉美国文化的家长不会花精力带来并非孩子需要的生活用品强加给孩子。他们和孩子分手的时候互相祝福,祝你快乐,祝你幸福,祝你顺利,妈妈爱你,等等。

中国妈妈就不同,虽然很多人也知道美国物资极其丰富,但来探望孩子一定带来很多东西,一定住在孩子的宿舍里,无论有钱没有,一定和孩子住一起。其实沿海城市的商人有钱有经济实力住高级宾馆。这是咱们的生活方式,和孩子腻在一起住,那样才亲近。然后妈妈们开始操练起来,帮孩子洗衣服,给孩子做饭,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都要做满一冰箱的包子、饺子、红烧肉。其实这些留学生学习很紧张,中午没有时间回来吃饭,中国妈妈就眼巴巴地看着孩子:“那你就不回来了?”那表情就是,你就不能腾出时间多和你妈妈待一会?

孩子当然不忍心,妈妈远隔重洋来看他,自己就不能早点回来吃午饭吗?这样一个月天天回来吃午饭。下午自习又回去晚。有时晚饭回家吃饭聊到兴头又不愿意回去上晚自习。中国妈妈在旁边又搓脚又拍背的,又给脖子按摩,弄得孩子陷入软绵绵的亲情,不想去上晚自习,结果一个月下来三门功课全不及格。

住 宿

有位中国妈妈本是上海知名大学的英语教授,来探望她儿子。她儿子在一所高中上学。我告诉她,美国法律规定父母不可以和五岁以上的异性儿女同居,别说同床。她笑吟吟地、温柔典雅地说,没有关系,我是他老妈,也不是别人。

我有一次郑重地告诉她,美国邻居的公民意识很强的,邻居会举报。她拒绝听我的话,说:“我就住一个月。”她和儿子同室同床,结果被室友举报,被法院判决性虐待,驱逐出境。

中国妈妈喜欢穿睡衣走来走去,把睡衣当休闲装。孩子是几个学生合租房子,共用厨房,共用卫生间,一定要住孩子宿舍的中国妈妈穿着睡衣睡裤出出进进,当有人劝阻,告诉她睡衣应该在卧室里穿时,妈妈们表情不以为然,这些孩子都是跟我儿子似的,我老太太没有关系。结果倒霉地被本地留学生起诉性骚扰,又被房东当作不受欢迎的房客驱赶出去。美国一切都在法律控制之下。房东驱赶房客不是我们想象的就是不让你住了,下月搬走,而是要上法院申请驱赶令。一旦有这令,必须按限定时间搬走,而且要作一个非常坏的记录,以后找房子、找工作都非常的难,甚至影响移民办绿卡。

穿 衣

中国妈妈在和儿子分别时大都会哭,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点小心点,好像周围全是骗子,生活全是陷阱。孩子上学也说小心点,书包里电脑放好,而美国妈妈则常说have fun(找快乐)。好像大多有被骗妄想,总怕别人坏他、骗他。或者咱们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确是陷阱多、欺诈多?

没有钱谁会送孩子出国留学?有些中国妈妈由于有钱就很高调,穿的用的是清一色名牌。在美国生活久了的华人就会笑她们“土包子开花”。土在哪?美国人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用什么生活用品,分类很细,即使无家可归的人,捡破烂捡了此一类的东西,也会派在此一类的用途,不肯用混。就拿手提包来说,有钱人晚上出去吃饭和参加活动通常都用小的手抓包,穿颜色亮的衣服。闪光的衣服不能白天穿。去旅游不能用LV包,让人笑话,要用outdoor包,户外活动的包。中国妈妈LV包上街买菜、游泳通用。

一位来自海南的中国妈妈,大学教授,喜欢做饭。美国大多数人,早餐牛奶咖啡,午餐三明治,水果蔬菜。开放式厨房不煎炒,关注健康,不乱吃东西,甚至不吃油炸的。中国海南妈妈早餐要煎鸡蛋饼、蒸鱼、煮粥,煲两个小时,每天很早起床做饭。美国住房都有烟敏感警报器,她一做饭警报器就响,为了不让警报器响,她搭梯子用塑料袋子把敏感警报器给遮挡住。结果被孩子室友起诉谋害和破坏设施罪——报警器都连接消防局。因为她孩子的室友眼睛手术视物不清,又加了一条重罪——侵犯残障人生存的权利。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在美国,中国式的心眼子太多不守规矩者往往会受到惩罚。

学 业

孩子从高中毕业到上大学选专业,常常是中国妈妈最揪心的时候。而美国人的人生是随时可以重新出发的,上了大学可以随时改专业,一般美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改来改去的。中国妈妈帮孩子选择专业首先看重热门,以为好找工作,很少考虑孩子的爱好潜能,常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遗憾让孩子来实现。

一位从大连来的男孩,母亲从生下他就离婚,一个人工作赚钱,外出讲课省吃俭用,得了多种慢性病。儿子选学了自己喜爱的专业,母亲就气得犯了心脏病,然后姑姑、奶奶、爸爸排成一个列队说服他改专业,孩子每天接数个电话听训示。这对美国家长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后来这位妈妈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孩子听了妈妈的死讯也自杀了。这是一个曾轰动社区学校的中国妈妈的故事。

中国妈妈共同的说词是“孩子是我的,我生的,我养的,我要为他的一生负责,我要为他的一生奉献”。其实妈妈们实在不懂,每个人都只是别人一段生活的一小部分。中国妈妈对孩子的缠绵亲情是美国妈妈根本无法理解的,这是深层次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一位老教授去美国,带了10万人民币给孩子买房子,而她自己的头发都是对着镜子自己剪。

“中国妈妈”文化现象出现,也许不在于懂不懂某国具体的法条,而在于生活方式、观念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异。

(摘自《妇女之友》)

猜你喜欢

警报器睡衣妈妈
老人跌倒AI警报器
茱茱家的睡衣派对
穿厚睡衣睡觉为什么更容易冷?
探究电动车警报器报警的原理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2
厕所警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