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引导读者协调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思考

2012-02-16秦小燕杜慰纯高雪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北京10019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6期
关键词: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杨 楠,秦小燕,杜慰纯,高雪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图书馆,北京100191)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纸质阅读正在逐渐被电子阅读所取代,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时代阅读生活的趋势和常态。

1 深阅读与浅阅读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1.1 浅阅读的价值

浅阅读,是一种流行的选择,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浅阅读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关,同时也与信息爆炸带来的多样化选择有关。近年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资讯,这在拓展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在迅速取代深阅读。

浅阅读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激发了社会各阶层的阅读兴趣,使大家都能以轻松、自然的心情进入到阅读状态,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同时,浅阅读是信息轰鸣世界里横跨东西南北的一场全球浏览式阅读。浅阅读不是林中路,而是交叉阅读的小径,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阅读迷宫中,深入浅出是必由之路。

目前从一些业内外人士对于浅阅读的批判来看,似乎人们过于着重强调浅阅读的“浅度”,而其“广度”却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健康的浅阅读除了追求一种与深阅读相近的精神满足及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外,在拓展个体知识面、养成个体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深阅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广度”恰恰是构成一种健康的浅阅读方式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其实,随着电子阅读的发展,电子阅读也完全可以深阅读,并且其便捷性、灵活性远非传统阅读方式所能相提并论,具有很多独到的优势。[1]

1.2 浅阅读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如果一味的浅阅读,我们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将会受到影响。近年来,学术界、教育界关于浅阅读弊病的探讨一直在继续,主要代表观点有:浅阅读引起浅思考,浅阅读导致文化底蕴散失,浅阅读易造成浮躁心理,浅阅读导致功利性阅读、非导向性阅读,这些将对年轻一代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及至于价值观等产生不良影响。[2]

浅阅读的娱乐性冲淡着阅读的严肃性。娱乐元素过多过快地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的每一个角落。阅读不再是神圣的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人们愈来愈倾向选择网络、博客、微博等新媒体,选择通俗杂志、图文书和休闲时尚等流行读物,年轻人更加关注影视明星、社会名人的趣闻轶事,报刊杂志的娱乐版面最受欢迎。不知不觉中,深阅读似乎变成一个“老旧的物件”,被很多人“搁置一旁”,阅读的严肃性被边缘化。

浅阅读的休闲性阻碍着阅读的深刻性。网络时代的浅阅读使得阅读者对阅读内容流于浅表,走马观花,跳跃性强,遗忘性强,人们穿梭在不同画面与文字间,获得一种“驰骋”信息疆场的快感,长此以往极易使人养成思维的惰性,可能会丧失掉一部分深刻思考的能力。

1.3 深浅阅读的辩证关系—并非相生相克,可以和谐共生

深阅读与浅阅读之间绝非势不两立、相生相克,对阅读者而言,只是意味着宽泛的选择和不同的快感。

深阅读和浅阅读是一对概念,这里的深浅是以阅读的广泛性、深入性、专注程度、思考深度来进行划分,而不是以阅读时间的长短来划分。阅读的深浅是以是否能从书中获取了足够多的知识和营养,是否能从中获得感悟、受到启发来判断。

浅阅读是一种兴趣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多彩的世界,深阅读是一种层次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明理,拥有智慧。

深阅读有利于精研深思、细嚼慢咽,浅阅读有利于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它们长短结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们走向阅读天地的基石。

毋庸置疑,浅阅读是深阅读的前奏,是让我们能够进行深阅读的一个入口。浅阅读可以让我们发现兴趣点,进而引领我们进行深阅读,所谓渐入佳境就是对这种情形的最好解释。而深阅读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促使自己找到更多的书籍来破解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质疑争取最终“凤凰涅槃”的阅读。从以上方面看,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 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数据,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虽有下降趋势,报刊的阅读率则有上升趋势,而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的阅读率则更是持续迅速上升,由此带动各类媒体的综合阅读率和接触率不断上升。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理性应对变化,以积极乐观宽容辩证的心态来看待深阅读和浅阅读,更新服务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引导读者更好地把两者兼顾,以适应学业和生活的双重需要。为此,我们要先明确大学生读者的阅读现状。

2.1 读书时间少,读书类型趋向功利且多元化

目前像北航这样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学生的课程偏多、课业负担较重,学生们每学期不仅有必修课,还有公共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等,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潜心读书的时间变得更少。

另外,一些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提早忙于各种“拿证考试”,这就进一步压缩了大学生广泛阅读的时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压力也使大学生的读书目的越来越具功利性。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一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有些急功近利。

当前大学生群体在阅读图书的类型选择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与专业学习或考级考证类相关的书籍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出于一种外在的压力进行阅读,阅读的近期目的性比较强。当然大部分学生内心希望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自身修养。也有部分学生希望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从社会成功人士、行业精英身上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为以后找工作、谋求更好的发展等做好铺垫。

2.2 数字阅读渐成时尚,大学生青睐多元化阅读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 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平板电脑等。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大学生、社会各阶层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数字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2.3 快餐式浅阅读盛行

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数字阅读市场的群雄暗战,一场“阅读革命”正在全面展开。当然这PK台上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电子阅读,一个是传统阅读。电子阅读方兴未艾的背后,快餐式浅阅读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主流,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学生群体也成为浅阅读的主力军。

现在学习就业压力增大,阅读的休闲功能、消遣功能被放大,深阅读显得过于沉重。现在的阅读大致可以归结为:“读图”“速读”“缩读”“时尚阅读”“轻松阅读”。[2]现在一些大学生,本来是在求学、研究的阶段,适合细读、深思,但还是有一些人过多地沉湎于轻松、娱乐、浅层次的读物,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3 高校图书馆引导读者合理兼顾“深浅阅读”的对策及建议

3.1 理解并接受阅读方式变革,深入做好读者行为习惯心理研究

高校大学生热衷网络阅读、电子阅读、数字阅读,这不是以图书馆人意志为转移的,是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乐观的心态理解和悦纳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抓住机遇,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在服务理念上应先行一步,深入研究读者心理,挖掘读者潜在需求,以更加周到贴心、人性化的服务,让读者自由地在“深浅阅读”间“穿行”,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首先,我们要在大学中进行一定样本量的定量调研,全面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状况,以及对图书馆的期望;其次,可以在各年级学生和各系老师中进行小样本抽样选取样本,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式的定性研究,更进一步摸清不同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偏好、阅读习惯、阅读文献类型、阅读心理等,以及了解各类读者对图书馆馆藏资源配比、类型、资源布局等细节的评价和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服务细节找到科学依据。最后,要综合定量、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分析高校读者不同群体的群体特征,给出特征描述,围绕阅读,围绕读者,重新审视我们的馆藏资源、服务流程、借阅规则、阅览室布局、环境因素,为制定图书馆新的发展战略、部署新的战术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3.2 广泛建立图书馆联盟,促进多样化阅读

目前,高校图书馆成立了CALIS、BALIS联盟,目的就在于资源的共建共享,方便读者获取各种本馆稀缺的文献资源,这样的举措也极大的保证了各类读者深阅读的分量,对当前浅阅读过于兴盛的状况是个很好的平衡。

但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图书馆很少与公共图书馆和情报研究所等展开合作,结成联盟,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固有的困难,但在现今社会,创新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每个角落,我们高校图书馆是否可以跳出我们高校的圈子,积极拓宽我们的视野和交流范围,走出去,与国家图书馆、北京各区图书馆等进行资源共享,结成双赢联盟呢?最起码,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范围尝试,因为高校图书馆馆藏优势在于各种专业资源,而国图、首图、海淀区图书馆、东城图书馆、西城区图书馆等,馆藏资源各有特色,这些馆的馆藏优势恰恰是我们高校馆的弱势,他们在人文学科方面的馆藏可以极大地弥补我们的不足。

现在各大公共图书馆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有许多值得高校馆借鉴的地方。比如:国图目前举办的系列讲座有“文津讲坛”“世界图书馆馆长论坛”“中国典籍与文化”“艺术家讲坛”“教育家讲坛”“科学家讲坛”“企业家讲坛”“文津读书沙龙”“联合国与中国讲坛”等,以及首图推出的“北京记忆”“京华舞台”等资源,是我们北京高校大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北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展望人生的一个窗口。

3.3 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图书馆可以通过聚焦阅读,集思广益,采用一些新创意新模式,举办和阅读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读者关注阅读,投身阅读。比如可以举办主题书展、书评竞赛、阅读沙龙,可以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节、读书月、读书日等,可以举办各种类型书评征文活动,可以邀请一些好书的作者、作家等来到图书馆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读书心得和感悟,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博客、论坛、馆刊等开辟专栏进行导读宣传,推荐好书,展示各种最新图书分类排行榜,分享一些报刊书籍的“精粹”,在读者之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互相交流、互相带动、互相影响的桥梁,在高校范围内形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让书香飘满校园。

[1]董一凡.“浅阅读”不应该遭遇“深谴责”[J].图书馆杂志.2009(1):26互27.

[2]孙长虹.应对读者的“浅阅读”图书馆需要“深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6):15互16.

猜你喜欢

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