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滨海新区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畅想

2012-02-16周永俐

天津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闵行区滨海新区质量标准

■周永俐

滨海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是不是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所能够畅想的?我想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份责任。

在世界企业精英管理者的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流公司做产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标准。当你的技术和产品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标准的时候,你一定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当然,做企业与做教育不同,因为教育的“产品”是活生生的人,这是“生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行业。不过,虽然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在赴沪研修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先进地区对于质量标准的不断探求和修正。如何将扎实、务实的教风和科学、高效的方法移植到本土?如何提升滨海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区域的教育影响力?这要求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招数、规范和评价标准。这正是我们滨海新区教育不断发展、腾飞的关键。

学习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我们也得以从两个层面体悟上海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及背后的精细化管理。

从课堂教学来看,以闵行区中学语文学科为例,徒弟遍布全区的特级教师单云德先生有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他主张教师在备每节课时,首先要从语言形式和人文内涵想清楚文本独特的育人价值体现在何处;其次寻找教学切入点,做好“填空题”,即设计好本节课——“将____进行到底”。单老师更是将备课要备三遍明确为:第一遍研读课文,查找资料;第二遍确定教学内容,设定切入点,设计主问题;第三遍研究学习内容,以生为本,关注效益。有了这样的备课标准,教学效果自然会好。每周两次的学生作文训练也有明确的300秒的时间限制和内容规定,学生当堂完成,转天教师点评反馈。学生学业水平的日新月异,就是在教师严守自己的教学标准中实现的。

从教学研究来看,本人参加了五所学校的教研活动。其间往往更关注常态课,因为常态课可以为研讨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教研活动怎样就算达到“标准”了呢?大家要找出某教师研讨课的优点与不足,这是第一步。其后,结合教师个性特点一起讨论这堂课是否可以上得更好,在哪些方面可以上得更好,这是第二步。最后,所有参与讨论的教师为授课教师提供再上此节课的设想方案,供其参考,这是第三步。可见,按照这个标准,研讨课的作用是教师反思的工具和伙伴互动的载体。教学研究引导课堂教学追求高标准。

从道德教育来看,团中央少工委原顾问王芳老师提到的一个细节很能说明“标准”的作用和意义。我们经常看到升旗仪式、出操等活动中,学生的站姿不够标准。站姿是影响精神风貌的重要外在表现,教师往往会提醒学生:立正站好!但效果也许并不很明显。上海的浦发学校教给学生一套关于立正的标准:脚跟并拢,脚尖分开60度,五指并拢,拇指紧扣食指第二节,中指贴裤缝,双肩打开,眼睛前视。从报告展示的图片看,学生们做得棒极了。这就是“标准”的力量,它可以将教育具象化为每一个细节。

从专家引领来看,上海的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现实,注重实效,体现为理论研究人员对趋势和环境有清醒的认识,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这保证了在理论上研制、完善标准的可能性。上海在2009年PISA测评中获得全球之冠,但上海人不引以为豪。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海有自己的标准。

相关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研究点没有徘徊在中学校门之外,这种高度的契合体现了极强的专业精神。上海市教科院的杨玉东博士主张基于关键事件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技术在上海被看作教研文化的改变。以小见大的关键事件分析法要体现专业判断力,杨玉东先生学术眼光的敏锐自不必说,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精诚合作最令人钦佩。本人挂职所在的闵行区金汇实验学校,原名“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说到这里,大家必然立刻想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是的,充分利用华东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化为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恐怕是上海很多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法宝。

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看,依然以闵行区金汇实验学校为例,闵行区是上海的外商导入区,生源多元化,为了推进闵行区品质校建设的进程,闵行区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根据区内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试点布局,重新定位该校办学的发展方向。于是,学校于2010年在全市率先实行小班制教学,着眼于国际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向多元化发展,指导和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重大奖项的优秀学生。学校的发展也由此迈上了新的台阶,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上海市中小学接收外国学生资格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在金汇实验学校,我们看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这对我们滨海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调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1956年2月,董必武先生重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时,泼墨挥毫,留下了上述八个遒劲大字。去年春天,我站在董老的这幅字前,思绪万千。事业的发展,创新的举措,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这八个字揭示的规律。研发恰当的“标准”应当紧扣价值创造的真正驱动因素,拥有很好的团队、战略、文化和机遇等。有着干事创业的精神和不断学习进取的劲头,滨海新区也终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也终会诞生属于滨海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研发者与践行者。

我推荐的书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郑金洲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第二版),胡显章、吴剑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华教育思想研究》,王玉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闵行区滨海新区质量标准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闵行区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分析
消肿止痛膏质量标准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