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弱势群体 彰显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012-02-15银川市图书馆银川75000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图书馆服务

张 敏(银川市图书馆,银川 750001)

1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意义

1.1 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责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公共图书馆是在免费开放、平等、自由人文理念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大责任,其宗旨就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即便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对所有用户提供平等的服务,保障弱势群体有均等的机会共享社会先进物质、文化成果的权利。

1.2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将弱势群体作为图书馆的特殊服务对象,建立专门的馆藏、设施等相关配套资源,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有效服务,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教育和继续教育功能的趋使下,保证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在图书馆得到知识和信息服务,从而获得发展的能量,这是对弱势群体最长远,最有效的关怀和救助。

2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现状

2.1 对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个别图书馆员缺乏对弱势群体理应的尊重、理解、爱护,对弱势群体服务没有耐心,缺乏主动提供服务的行为,仍有不少图书馆在服务弱势群体上存在消极思想,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亟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 服务弱势群体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整体规划、基础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上,各级政府都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十七大”召开后,提出了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这无疑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发展的动力。但目前来看,公共图书馆建设步伐还是远远跟不上人民迅猛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尤其是一些较为落后的城市地区,存在着公共图书馆数量少、人均藏书量低且分布不均等问题。因而针对服务弱势群体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设备投入、服务项目调整和人才配备等配套建设就显得相对薄弱。

2.3 滞后的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弱势群体的现实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传统意义上讲是对客户进行面对面的实时服务,具有简单性、重复性、被动性等特点。弱势群体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非常需要图书馆能够提供主动的、有成效的服务,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些图书馆已经养成了传统服务方式的惯性,在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后,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

2.4 开展为弱势群体服务项目少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是建立分馆、流通点、送书上门,开辟老年人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少儿阅览室,举办各种免费讲座、培训班等项目。[1]若想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工作,仅有这些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并不是各个图书馆都能做到以上列举的服务项目,多数图书馆只能做到其中几项。

2.5 开展弱势群体服务的辐射面窄

从弱势群体类型上看,主要有老人、少儿、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盲人、残疾人员等能够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特殊服务,[1]图书馆一般有为其服务的专门阅览场所,或提供上门服务、培训、讲座等服务项目。我国弱势群体数量庞大,其他如流浪人员、文盲、经济落后和偏远地区的农民等几乎得不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像这样只有少数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的现状,确实是一种遗憾。

2.6 未形成完善有效的弱势群体服务制度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大多数图书馆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也很有成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积极广泛地开展了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表现在有些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不规范,随意性很大,服务项目不能经常性、持续性地开展。

3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几项对策措施

3.1 增强图书馆员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意识,提高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知识技能

弱势群体在社会上常常是受歧视的对象,在图书馆中这种现象也偶有发生,因此,图书馆应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增强图书馆员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意识,消除个别馆员的歧视观念,并以身作则为其他读者扶助弱势群体树立榜样,让弱势群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图书馆的吸引力所在。另外,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图书馆应对馆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弱势群体的法规政策、弱势群体心理特点、使用图书馆的模式和习惯、对服务和信息的需求特征、有效交流的方式办法等,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3.2 加强对本地区弱势群体需求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制度和措施

对本地区弱势群体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是有效开展服务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各项服务措施的理论依据。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弱势群体中不同需求的类型各占多大比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围绕他们当前和潜在的需求展开深入研究,制定出灵活多样的服务措施和发展规划,才能有效开展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设立弱势群体读者服务部,在馆内为弱势群体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可以有效规避一些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不规范、随意性大、服务项目不能经常持续地开展等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走过场的形式化服务,从而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长期化、制度化奠定必要的基础。

3.3 建立弱势群体读者档案,提供免费信息服务

弱势群体在服务内容入方式上既有特殊性,更有针对性,要区分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要进行充分调研,主动与当地的劳动就业部门、残疾人组织等建立联系,掌握本地区弱势群体成员状况,建立起详细的服务人群信息档案资料,这样才能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各种形式的辅助服务和拓展服务,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公共图书馆随时向弱势群体敞开大门,一方面,热情地为他们提供各种优先服务,吸引弱势群体走进图书馆学习知识,免费提供各种知识信息资源,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可适量延长外借时间,可代借代还;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还应主动为无法到馆的弱势群体读者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包括义务上门办证、送书上门、主动咨询等,将服务从馆内延伸到馆外,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3.4 强化图书流动点建设,扩大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范围

图书馆流动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借阅服务从馆内延伸到馆外,把文献资料信息送到远离图书馆或不便到馆的读者手中,既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又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可谓一举多得。在为弱势群体的服务中,图书流动点的建设更体现出优势。目前,公共图书馆图书流动点建设已成为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途径,例如银川市图书馆早在90年代就在郊区农村、监狱、工厂、学校、部队等建立了图书馆流动点,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开成了完整的图书馆流动点建设体系,近年来,银川市图书馆扩建了多个流动点,扩大了服务范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李修玲.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服务现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3):32-35.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图书馆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开拓进取,服务项目建设——张掖市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纪实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