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建设的重要工作——复选与剔除

2012-02-15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宁夏固原7560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书库藏书馆藏

刘 霞(宁夏师范学院 图书馆,宁夏 固原 756000)

1 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

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是指图书馆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长期滞留在书架上,利用率极低,或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文献,从馆藏文献体系中分离出来,并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它是藏书选择补充过程中的继续,是进行藏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2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必要性

2.1 藏书知识内容老化失效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文献作为记录知识的载体,其内容的老化使文献老化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自然规律。图书馆呆滞藏书大量涌现,使得有用文献与无用文献混杂,不仅降低了藏书质量,而且影响读者对藏书的有效利用。[1]因此,为了确保馆藏文献质量,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适时对馆藏文献进行复选、剔除,保持馆藏文献活力是十分必要的。

2.2 馆藏空间紧张

呆滞文献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藏书空间,造成了许多图书馆“书满为患”的书库危机。尽管各图书馆采取了书刊采集、馆际协作、推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藏书数量的增加,缓解了“书库危机”,但是,进行藏书复选与剔除,仍然是一条十分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只有在入藏新书的同时,剔除一些利用率低、知识已老化的呆滞藏书,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并消除书库危机。

2.3 入藏文献与读者需求不符,形成滞书或死书

(1)近年来,各高校在改革和发展中,由于合并、升级以及专业的整和,导致图书馆原有一些馆藏文献严重不符合现有专业教学与读者需求,尽管这些藏书仍然有科学价值,但从学校教学体系与读者利用角度来看,让这些藏书继续滞留在图书馆徒然造成图书馆在人力、物力上的浪费。(2)由于书目宣传不当,采购人员人员素质差异及责任心等问题,或书刊采购经费分配不当,或书商功利性售书等原因,也造成入藏文献中出现一些不符合教学与读者需求的文献或多余复本。

2.4 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文献质量及利用率

对馆藏文献进行复选与剔除工作,不仅能够缓和有限的存贮空间和不断增长的馆藏之间的矛盾,增强馆藏存贮空间的实用性,而且能够通过对文献的鉴别、审查、复选,剔除利用率很低甚至已失去使用价值的文献,使得留下来的藏书更具有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从而优化馆藏文献结构,改善文献的收藏质量,缩短读者查询资料的时间,加快馆藏文献的流通速度,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2.5 实现藏书的再利用,为馆藏资源补充提供信息

把剔除的藏书通过交换、调拨,既可以支援和充实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使“滞书”变为“活书”,重新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时,通过对馆藏文献进行复选与剔除,找出呆滞书刊形成的原因,有利于及时修正和调整采编原则、范围以及有关种类的复本基数等为文献采购提供信息依据。

3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基本原则

(1)完整性原则:在对馆藏文献进行复选与剔除时,必须确保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文献以及一些整套、系列文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重点性原则:每个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藏书范围都是围绕自己特定的读者对象和本院校专业学科、教学科研的需要以及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以重点学科文献的完整收藏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因此,对藏书复选与剔除应根据本馆馆藏文献结构来优化馆藏,注重保留本院校重点学科的文献。

(3)实用性原则:通过对文献复选与剔除,掌握读者对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以及文献的老化规律,从而根据藏书的利用率及各学科文献的“半衰期”为馆藏文献提出合理的剔除期限。

(4)价值性原则:有些利用率不高、滞架时间长的文献并不一定与它的使用价值的大小成正比,尽管其使用频率不高,但使用价值存在时间却很长,甚至是永久的,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比如:字典、词典、辞海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珍贵性、有史料价值书刊的保存。

(5)前瞻性原则:对于不同学科的图书,在确定其利用价值时,不可根据出版年、书龄和文献的利用率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要根据其学科属性来定,对本院校教学科研有潜在使用价值的文献也要进行保留。

4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实施方法

4.1 制定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工作制度

成立馆藏文献资源复选与剔除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实施方案与工作流程,即:对藏书进行复选后,列出剔除清单,然后审批、下架、注销或调整、出库,研究决定对剔除文献的处理办法,撰写对藏书复选与剔除的报告,最后进行存档。

4.2 根据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原则确定藏书复选与剔除范围

根据馆藏文献资源复选与剔除的原则,我们一般选择剔除的范围是:内容陈旧过时或不健康、政治观点有异议的,印刷质量有问题、内容污损、缺页的,多次修补再无法继续使用的,复本量大的,滞架时间长、又失去参考使用价值的,与本馆藏书建设大纲不相吻合的等。

4.3 选择实施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具体方法

(1)经验判断法。就是复选人员根据日常对文献管理的经验,依据文献的外观、价值、读者对文献利用的取向、复本率的需求和各种文献平时的借阅频率等感性认识,根据个人经验决定馆藏文献取舍的方法。应综合图书馆员或专家等的评判意见和计算机系统统计出来的客观数据。

(2)滞架时限法。以文献在两次流通之间滞留在书架上未被使用的时间长度,即滞架时限来确定藏书去留的方法。此种方法是确定“呆滞书刊”的有效方法,但其前提是,必须有完整的文献借阅记录供参考。

(3)出版年代法。文献半衰期理论揭示,文献的使用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馆藏文献资源的剔除应同文献老化的速度相一致才能保证馆藏文献资源具有活力,并反映知识的老化与转化规律。因此,凡是出版时间超过一定年限的一般文献应从馆藏文献中剔除。

(4)半衰期测定法。文献的利用衰变与文献增长有密切关系,不同学科的文献有不同的半衰期。剔除前应确定各学科文献不同的有效时间,然后根据文献半衰期规律确定各类藏书的取舍。

(5)用户评议法。主要通过对读者访问、交流或表格调查等方法,了解用户对文献资源建设的评议与建议。然后根据用户的建议确定文献剔除的主要方向和幅度。

5 剔旧纸本文献的处理

对馆藏文献经过复选而剔除的书刊,一般采取的处理办法有:根据需要和其他馆进行交换、调拨,折价处理,报废或储存(建立密集书库)等。作为高校图书馆,为了保障文献资料的有利补充和珍藏,建立密集书库是首选。密集书库的建立,可以避免读者需求已经剔除的图书时,而图书馆无法满足的矛盾,节约了一线藏书空间,避免因重复收藏和分散管理而造成的浪费,确保了完整无缺地保存具有潜在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文献,亦为读者的特殊需求提供了文献保障。

[1]吴彦华.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剔旧工作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85-87.

猜你喜欢

书库藏书馆藏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人梯书库”丛书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珍惜每一本藏书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