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平面为立体——基于问题的学习之我见
2012-02-15王倩
■王倩
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启发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在新课改理念下,为实现教育创新而形成的众多教学方法中,我也十分青睐基于问题的学习。这是一种由教师提供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解决情境问题的教学策略。当然,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基于问题的学习中的“问题”还需要重新进行诠释和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由原来的“机械学答”转向现在的“灵活学问”。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旧的课程理念下学生是风筝,风筝飞得再高,教师都握线在手,此时无论答案怎样丰富多彩,都在教师的预设当中;而新的课程理念下,师生要成为雁阵,既然同样飞向南方,各自都得出力,轮流充当领头雁,共同应对沿途多变的风向和气流,此时的课堂就要将原来“师生—教材”的平面结构转化为“师生—教材—社会生活”的三维立体空间。因此,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础上,我提出“化平面为立体”的探究教学方法,将它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路径选择。它注重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努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化平面为立体”?又如何让立体化建构挖掘并延伸学生的内在潜质,进而促成教育创新的实现呢?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只要做到让问题来源于学生,再由问题催生出问题,相信要达到实质意义上的教育创新也绝非高不可攀。
二、化平面为立体的路径选择
怎样设计一系列好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可能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实,最适合学生的问题就是最好的问题,而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提出的问题就是最适合他们的问题。
1.让问题来源于学生。
以高中《政治生活》中“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课为例。本框题内容看似非常简单,只需掌握三种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即可。那怎样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呢?当时我校师生都为世纪大道与港塘公路交口的道路安全问题怨声载道,学生通过课前的小组商议就选取了这个问题,他们走出校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同走进我区政府网,给区长信箱发邮件,说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后来真的收到了区长的回信,同学们兴奋不已。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区里真的为我们修筑了一条“学生绿色安全通道”。这里,学生们用最简单、却又最深刻的方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参与民主监督的价值所在,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得到了升华。这就是化平面为立体的神奇功效。那么,在本阶段,立体化建构是不是就完工了呢?绿色安全通道修起来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似乎也完成了。但那都仅限于显性知识本身的获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除了探究,知识本身毫无别的意义。它既是一个探究过程的终点,更是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若想挖掘蕴藏在它背后的奥秘,还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催生出新的问题。
2.让问题催生出问题。
化平面为立体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不仅能满足学生当时的需求,而且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问题是无处不在的,而从教育的长远效果和人类整体文明进程上看,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崇尚教育创新,就是为了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未来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解决、再发现问题中形成的。比如,在前面提到的课堂上,正当学生为轻松掌握那三种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而沾沾自喜时,一个学生忽然又神色凝重地提出一个问题:“咱们学校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偌大一个中国,还有那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仅靠我们的监督是不够的,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以至让监督更为行之有效呢?”这时学生马上又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民主监督,这一次他们从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甚至国际视野等多个角度开始新一轮的合作探究。我们发现,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延展知识与能力,完善过程与方法,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将问题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更具有放射性,还可以让刚才活跃的课堂沉静下来,让学生激动的情绪稳定下来,也使课堂的重点性与完整性达到两全。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离开课堂去奢谈什么改革与创新,但可以凭借“被放大”的课堂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和学生一起演绎那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政治生活,那必将是一个美好的教育前景。
如果说新课改理念下师生是雁阵,那么头雁所设置的立体化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课改,如果教师盲目排斥,拒绝接受新的理念,我们的课堂就会“涛声依旧”;而如果盲目接收,片面追求形式创新,以至于忽视人类最基本的教育和认知规律,我们的课堂又会迷失方向。基于问题的学习确实为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开启了一条新路子。但如果让师生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是问题的问题上,或者只把它简单理解为提出和解决问题,那就又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失之交臂了。而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再生发出新问题,逐层递进、螺旋式上升,从而促成一个立体的塔形问题结构,这可以让师生的智慧火花充分地迸发、不断地放射,让师生在密切配合与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中带着教材走进生活,使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进而达到近乎完美的和谐,而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创新的最高境界。
三、余论
总之,化平面为立体的教学策略体现在多个方面。从问题设置的角度,它可以将平面的问题立体化,问题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它可以在原有的“双基”培养基础上,将过去的“被动填鸭式”自然切换到“主动觅食式”,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由平面转为立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由原来的生硬灌输转化为润物细无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在原来师生、教科书的平面结构基础上搭建了社会生活的立体平台,改变了过去那种过于呆板单一的授课方式。其实,如果再结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前面所提到的三维立体空间还可以转化为“师生—教科书—社会生活—时间”的四维空间,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每一个时间点都从客观上要求教师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刷新教材、刷新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我推荐的书
☉《致青年教师》,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王晓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孙亚玲著,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