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02-15施兆筠
施兆筠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施兆筠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现时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针对这些情况,从教学对象、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论述。
中职语文;教学对象;角色转换;教学手段
目前中职教学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技能教育,轻视文化基础教育的现象。语文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同样受到忽视,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这势必制约着中职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破解语文教学的瓶颈,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强化自我意识,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转变观念,践行由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导辅学为中心的角色转换;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全情投入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下是本文作者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以“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强化自我意识,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具有良好品质和道德规范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参与生产、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劳动者。一些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倾向,过于强调“职业”的特点,而忽视“文化”的内涵,过于强调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忽视语文学习的后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但是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这对学生人格的培育,灵魂的塑造,是其它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也只有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较高的技能,成为真正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中职学生往往不重视语文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说,上中职学校就是为了找工作,只学专业课,基础课学了没用……,这导致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日益加大。因此,最大化地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的求知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前提。
目前,中职生语文水平低、素质状况差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子女,有的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中职生绝大多数在进入中职学校前的初中时的学习成绩不佳,有的甚至都没有参加过中考。这些学生大都缺乏自信心,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在课堂上他们有的表面上看似听课实际上什么都没听进去,有的循规蹈矩却反应迟钝,有的理解力强但调皮好动课上缺乏持久性,有的喜欢看小说而不听课,有的除了上网玩游戏什么爱好都没有,学生们的这些表现虽然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就是畏学、厌学和懒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方法极大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担负着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双重任务,激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来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信心,使其充分认识自我,认清自身在社会中应占何种地位,应发挥何种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他人”,认清他人的优劣长短,学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人”的意识,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加强教学互动合作,多提问多鼓励学生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课堂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欣赏习惯,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篇,学生们也会见仁见智,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教师应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并加以鼓励。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整体性,又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与其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不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所喜好的、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挥和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学生的独特学习方式也应该受到鼓励。在信息工具发达的现在,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科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既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从中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只有充分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身最大的潜能,才能使他们成为 “好之者”和“乐之者”。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转变观念,践行中职语文教师由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导辅学为中心的角色转换
中职语文教学要转变观念,践行语文教师由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导辅学为中心的角色转换,让学生正确熟悉自己在学习中的功能,通过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在教师的导辅学下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是中职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把以教学为中心转换到以导辅学为中心的观念,践行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换到促进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导辅学的角色。拿“阅读与鉴赏”课为例,教师应该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阅读的辅导者、促进者。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老师“讲授”的作用,短时间内,语文老师或许很难适应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有的教师可能从教学责任心考虑,对各教学环节、各知识点总不放心,而学生也听惯了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语文课,对老师的导辅式教法也不适应,要么不配合,要么乱配合,但实践证明,教师这种角色的转换,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不以升学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变成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导下,才能真正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当研究并掌握多种导辅学生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要与学生进行普遍的情感交流,要创设开心的课堂学习情境,要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外导辅学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用表彰、勉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技能,同时,让语文课的教学满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需要,使语文知识真正成为连接专业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角色转换意识,变“传授知识”为中心为让学生学会自主“掌握知识”并与发展其语文能力并重为中心,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参与专业实践的能力得以增强。学生在习得的语文知识基础上,还须向自己的专业技能领域延伸和渗透。比如我校机电类、电子类、汽修类、数控类等专业,就要加强科技说明文的教学;美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等专业应加强现代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等等,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全情投入学习过程
斯宾塞曾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现在的学生感受的新鲜事物多,但心智成熟较晚,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过去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排斥。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那种枯燥乏味、死板僵化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教学形式,改变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完全不顾学生接受现状、违背客观规律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很大,使学生易于形成被动的学习思维意识,这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形成会造成不良影响,使他们往往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缺乏探索创新精神,不利于形成职业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例如,我在讲《雷雨》这篇课文时,先依据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学生仔细揣摩按照角色的心态去朗读课文,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要求扮演角色,并在旁边点评朗读者是否情感表达到位,甚至有的学生亲自表演自己的体会,然后我又带学生观看《雷雨》电影,使学生全程参与了教学过程,并深刻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至今学生们对这篇课文记忆犹新。改变学生单调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全程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必定会改变学生课上厌学、懒学的现状,可谓一举多得。
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为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种很好的扩展。教师在语文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演示,向学生展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图片、诗词、歌曲、影视作品等。这样,运用网络和现代多媒体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光、声、音像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作为语文课,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将更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语文事件直观地搬上讲台,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创设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情境,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全情投入学习的过程,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获取更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将让他们更加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潘强.中职生社会适应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Reflection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HI Zhao-jun
(Tianjin First Light Industry School,Tianjin,China 30013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re is new demanding requirement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but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In view of this,the discussion is conducted in terms of teaching objects,conversion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effective means of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teaching object;role reversal;teaching methods
G712
A
1673-582X(2012)08-0108-03
2012-02-17
施兆筠(1964-),女,天津市人,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