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理念下全运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思考

2012-02-15曲鲁平李宗浩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全运会强国竞技

曲鲁平,王 健, 李宗浩

所谓体育强国是指以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1]。我们知道,全运会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杠杆,在检验运动技术水平、推动体育运动发展及吸引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加强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运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其竞赛体制不完善、不正之风蔓延、兴奋剂、经费消耗与收益矛盾等问题也日益显现。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全运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阻碍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完善全运会体制、促进全运会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全运会应该如何发展?如何体现其“全”?如何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服务?如何为全民健身服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

为此,本文以体育强国为视角,试图从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良性互动,全运会为全民健身服务,以及全运会市场化、产业化等方面探讨全运会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全运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构建理论平台,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从而加快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全运会的发展重在体现全运会的“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全运会。对全运会的未来,众多学者观点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全运会应该保留并对其进行改革[2,3,4];部分学者认为全运会的宗旨偏离了举办初衷应该取消[5,6]。笔者认为,全运会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其含义可延伸至“全民运动会”,意思是全国参与、全民参与。显然,全运会有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应该保留。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我们就应该从体育强国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全运会的改革和发展走向,并对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改革。

众所周知,“体育强国”是要体现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为主的体育事业的整个结构的发展水平,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7]。由此,笔者认为,全运会首先必须为竞技体育服务。我们知道,竞技体育需要比赛来体现,全运会作为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代表我国最高体育运动水平的运动会,担负着检验运动成绩、扩大我国对外影响、提高国际竞技实力的重大历史使命。同时,全运会也担负着全民健身,提高人民体育锻炼意识的重任。

首先,从全运会的举办而言,应体现其举办城市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纵观十一届全运会,除了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承办,四川、秦皇岛协办外,其他十届均由一个城市来举办。这造成了一次全运会只有一个举办城市的群众直接受益,其效益很难扩展到全国其他非主办城市的。为了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加速主办城市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笔者认为,全运会的组织形式应该由集中型向分散型转变。全运会比赛可以由传统的一个承办城市转向由多个城市来承办,可采用第七届全运会的举办方式,或者如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共设济南、青岛、烟台等17个赛区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减少主承办城市布局的比赛项目和经费支出,提高全运会承办的质量,又可以调动更多省市的积极性,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全运会总投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省市现有的场地、器材和人才办好每届全运会。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更多的省市参与承办全运会,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关注和参与全运会,尤其应注意在政策上予以照顾和倾斜,使全运会的主办和协办权能够扩大到边远地区,以促进我国体育的均衡发展。

其次,从全运会参赛的对象来看,每届运动会基本上都限定于青年优秀运动员,广大青少年选手和普通群众很难参与到这一体育竞技盛会之中。由于缺少了其他层次的人群的参与,使全运会的项目太过单一化,缺少可观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运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全运会竞赛规程规定,必须由各省市区、解放军和十几个行业体协代表团参赛,而达到参赛水平的俱乐部、高校、企业或个人没有独立的参赛资格,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会运会全民参与的程度。为此,建议全运会应吸引不同层次的人群参与比赛,可采用分别记分的办法,让更多的人参与比赛,以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三,全运会的“全”应该体现建设体育强国的其他方面,包括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场地、体育产业等领域。

2 全运战略应与奥运战略良性互动

从奥运争光计划的角度来看,全运会50年的存在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疑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1984年,我国正式提出“奥运战略”,将全运会与奥运会关系明确定位于“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国家和省市区的竞技体育工作必须以奥运会上争创佳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奥运效益为基础和导向”[8,9]。回顾全运会的发展历程,第四届全运会首次实现了四年举办一届的竞赛周期。每四年举行一届本身就是一个区间性的多年训练过程,各省市围绕全运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体系,包括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输送体制,加速了我国优秀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第五届全运会竞技项目依照奥运项目设置,首次将全运会与奥运会接轨,这届运动会也是我国回归奥运大家庭后在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大赛既检验了我国的体育实力,又促进了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为1984年我国运动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由此不难看出,全运会保证和协调了以奥运会项目为重点的奥运会战略项目布局系统的形成与不断完善,全运会中的奥运会项目数和奖牌数,促使各省市在准备全运会时也重点保证了奥运会项目的布局,保证了奥运会战略的实现。

勿容置疑,全运会在我国体育整体发展中的杠杆作用,促进了“奥运战略”目标的实施和落实,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体育大赛中创造优异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10]。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全运会的竞赛体制也不尽完善,比如全运会竞赛体制和奥运战略竞赛体制并不十分匹配,部分竞赛项目的规模、频度、形式、办法等难以同奥运接轨,甚至会产生冲突。全运会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体育盛事,其举办、运行、管理等要符合时代特点,要提高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要求,更好地为竞技体育服务,就必须对现有的竞赛体制进行改革。

体育强国应该是众多体育项目的共同发展,而不是仅仅在部分项目上显示优势。全运会项目依据奥运会项目设置,对很多奥运项目金牌的获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全运会比赛规模过大,比赛项目设置过多,同级别的比赛重复现象严重,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笔者认为,全运会应缩小规模,突出重点项目,以发挥好自身优势。对于足、篮、排、羽、乒等群众基础好,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可采用职业联赛的形式;对于那些群众基础差、参与程度低的奥运项目和中国优势项目,安排在运动会上比赛,如赛艇、击剑、蹦床等。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全运会与城运会、农运会、大运会等赛事之间的关系,避免同一水平上的重复比赛,达到比赛项目配置合理,层次清晰,实现资源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总之,全运会要在发展的基础上追求质量,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数量和规模,促进全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运会的成绩已成为各省市体育综合实力展示的平台,人们因此往往把胜负看得非常重要,甚至把全运会的胜负与领导的业绩、升迁和参加者的奖励、待遇等挂钩,这种“金牌至上”的观念无形之中助长了包括打假球、吹黑哨、服用兴奋剂等各种不正之风的蔓延,这在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群众对全运会本身的认可度。因此,应加大力度打击“兴奋剂”、“黑哨”等体育造假行为,对那些不顾法纪,违犯竞赛规则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应予以严惩,特别是对那些弄虚作假的个人和集体,应取消比赛资格,给予通报批评。另外,我们应在政策导向上强化奥运激励机制,使奥运奖励机制与全运奖励机制有机结合。

全运会的奖励计分办法是将奥运会奖牌计入全运会,集体球类项目双计牌计分,解放军选手双计牌、计分,交流协议运动员计牌计分双方各半,三大球奖励名次增至12名[11]。这种做法在政策出台伊始对我国竞技体育布局的调整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市为了完成任务开始研究利用计分办法的漏洞投机取巧,如在十运会上,东道主江苏队利用运动员交流政策与西部省市联合招募运动员54人[12]。这些利用规则漏洞提高成绩的办法,导致不公平竞争盛行,后备人才缺乏,偏离了体育的本质,亦偏离了全运会举办的真正目的。因此,完善此制度,有效控制人才流动,健全运行机制,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交流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2010年5月在合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取消了金牌设置,将奖励面扩大到60%,这一突破性做法改变了“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体育观,那么,全运会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呢?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全运会自身的特点,与时俱进,科学改革,进一步促进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的良性发展。

3 全运会应为全民健身服务,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体育人口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研究表明,虽然目前我国竞技体育成绩仍难与世界上的体育强国比肩,但与竞技体育的“强势”相比较 ,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正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短板”,亟待提高[13]。纵观全运会的发展,建国初期,我国举办全运会是因为需要依靠辉煌的体育成绩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增进人民健康,展现新中国的崭新面貌。如今如何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如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意识,如何为全民健身服务也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体育人口保障的当务之急。

当前,虽然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就体育在促进我国人口发展方面的作用来看,我国与其他体育强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所谓体育大国的地位是建立在中国是人口大国基础上的。根据 2007 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 28. 2 %(含在校学生),远低于其他体育强国[14]。参加体育人数少的原因主要是群众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和缺乏必要的体育健身场所等多重因素。而随着价值观的转变,人们的体育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全运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赛事,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15]。如何利用全运会的契机,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和热情,也是我们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每届全运会,举办城市都要花费巨资建设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但全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很少对广大民众开放,而是处于闲置状态。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用于十运会场馆建设的资金超过30亿元人民币,加上社会投资各地建设投入以及社会投资,全省体育场馆总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建国后前50年场馆建设投入的总和”[16];第十一届山东全运会新建场馆44个,改造85个,加上城市、交通建设,全省总投资接近2 000亿元,相当于该省两年地税总和。毫无疑问,这些巨大的耗资,短期内无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即耗资与收益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特别是巨大的投资对广大民众而言,也没有带来直接的利益,无法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

对此,笔者认为,全运会应该更多更好地以提供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为重点,以改善全民健身基本条件为基础,把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融入全运会的运作理念,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举办城市应该将耗费巨资建设的场馆等设施用于全民健身,或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或者免费向广大民众开放,以提高民众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取社会效益。同时,全运会应通过传媒来扩大影响,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宣传,以达到互利双赢,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应充分调动传媒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全运会的宣传与报道中来,实现双方利润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体宣传,让更多的民众知道全运会、了解全运会和参与全运会,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真正落实。

4 全运会应加强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经济基础

经济是基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制约,体育也一样,体育的改革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17]。综合性运动会是推进体育社会化,扩大经费来源,实现体育目标最有成效的手段[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国家、政府拨款是无法解决由于市场经济推行带来的体育经费支出急剧增加的问题。要走出体育经费紧张的困境,我们只能寻求更多的政府外的资金投入。第六届全运会的举办城市广州就第一次引入了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并尝试把商业运作机制引进全运会。第八届全运会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推进了体育的社会化,大大扩大了经费的来源,为全运会提供了丰厚的资金基础。第九届和第十届全运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资金的筹集渠道,第一次提出了等级赞助商和相关无形资产开发的概念,这标志着全运会市场开发已逐步地向纵深方向发展,已注意借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模式,并且运用更多的市场开发手段[19]。体育经营项目只有多样化、大众化,才能充分挖掘体育项目的商业价值,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20]。

全运会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加强体育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加强赛前和赛后旅游景点路线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增加体育表演,举办体育文化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更多的经营商进行投资。但是,目前企业对全运会的信心不足,很多企业甚至愿意花高价投资国外的一些体育赛事,如欧洲杯足球赛、美国NBA篮球赛、F1方程赛等,而不愿投资全运会,从而导致资金外流,这是很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全运会应重视对企业的引导,借鉴奥运会产业化运作的经验,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要能应对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国家机构和企业的咨询,做好信息反馈,保护好国内外企业参与全运会的积极性。应加强对企业赞助策划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为其提供更好的策划服务,使全运会成为知名品牌的形象代表,促进销售、支持公益事业的载体。要为企业提供更为具体多样的创收回报,建立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加强信息交流,维护长期、平等、互利的协作关系,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5 小结

建设体育强国,重中之重是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全运会作为我国最高的体育赛事,对我国竞技体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全运会体制,促进全运会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任务,必须对现阶段我国全运会的发展体制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全运会的发展指向,同时,完成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加快我国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林立,李付伟,吴丽晶.试论体育强国与体育本质的契合[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45~48.

[2] 徐本力.我国全运会体制的利弊及走向的探析[J].体育学刊,2001,8(1):5~8.

[3] 和立新,陈令伟,杨正华.全运会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2):67~69.

[4] 董官清.全运会转型背景下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3):31~35.

[5] 秦小平.取消全运会: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0,17(7):11~14.

[6] 李贺普.6角度审视全运会[J].新体育,2005:26~28.

[7]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93~98.

[8] 王守恒.全国运动会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5):1~3.

[9] 王沂.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互动研究[D].2006.

[10] 金力.全运会发展特点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9):40~43.

[11] 鲍明晓.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9(2).

[12] 梁晓龙.举国体制: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之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1~5.

[13] 刘小俊.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3):1~3.

[14] 杨越.体育强国:未来10 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J].体育科学,2010,30(3):3~10.

[15] 虞重干,等.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8~11.

[16] 徐本力.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全运会体制的思考[J].湖州师院学报,2005,27(1):88~91.

[1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18] 田春兰.新世纪对我国举办全运会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6~7.

[19] 楼小飞.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历史沿革、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8~12.

[20] 张永虎.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 (7):58~60.

猜你喜欢

全运会强国竞技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学习强国”礼赞
竞技精神
秦晋争霸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