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阅读——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

2012-02-15李亚军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全民图书馆服务

李亚军

(营口市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000)

李亚军 女,1965年生。研究馆员,馆长。

1 引言

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当今时代,阅读已经不仅仅再局限于报纸、杂志和图书等传统的阅读,移动阅读已成为一种阅读的新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增势强于传统阅读,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13.53分钟,比2010年的10.32分钟增加了3.21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3.11分钟,比2010年的1.75分钟增加了1.36分钟,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的增幅较大,分别为31.1%和77.7。这说明,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改变,阅读时间已经大量转移到数字媒介上,数字媒介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中国移动2010年6月宣布手机阅读业务正式投入使用,显然,移动阅读已经成为社会阅读的新风尚。移动阅读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为图书馆以提供移动阅读的方式促进全民阅读带来机遇。

2 移动阅读及其优点

2.1 移动阅读的概念

移动阅读是以移动阅读终端为载体,对以电子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的文本信息、图像、声音、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内容,通过便携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其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PDA、MP4 等。

移动阅读终端可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形外,还包括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移动阅读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调动读者的阅读感官,给读者极大的视觉满足和审美愉悦,因此,移动终端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据Cooper Murphy Webb公司调查,在电话访问的1034名iPad平板电脑用户中,超过41%的iPad用户倾向于通过iPad来阅读图书。据预测,未来3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用户。5年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传统的互联网业务规模。

2.2 移动阅读的优点

2.2.1 移动阅读信息量大、价格便宜。移动阅读内容丰富,小说、杂志、漫画应有尽有,能满足更多人的看书需求。另外一套价值百元的纸质书籍,用移动阅读设备下载下来进行阅读的话,下载费用仅需要几块钱。这对于农村,特别是西部居住分散、文化设施欠缺的弱势阅读群体是一种福音。

2.2.2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上班的路上、空闲时、农闲时、候车时,把一些碎片化时间用来做相对较浅的阅读,使阅读随时、随地成为可能。

2.2.3 有趣性。由于是数字化的存储,可提供视、听、动态交互等多种阅读方式,增加阅读趣味。

2.2.4 低碳环保。与传统书本阅读方式相比,由于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对森林、水源起到有效的保护,特别是电子阅读器具有类纸阅读性,表现出无辐射、不伤眼、超低功耗以及超长待机等优异性能。

3 推广移动阅读,促进全民阅读

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手机阅读是电子出版的一种很好的形态,工信部正在研究制订手机阅读业务的相关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关注和重视手机阅读,手机阅读将成为我国全民阅读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也必将在全民阅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手机阅读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参与和支持,同时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参与。手机阅读的经费,必须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因为,要实施全民阅读、全面阅读,国家必须为全体国民提供免费的阅读信息,才能形成手机阅读文化机制。为此,这既要有政府投入,也要有民间投入。只有多渠道投入,才能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发挥合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手机阅读的氛围。日前,深圳市委下文提出,深圳将以打造全国数字阅读先进城市为重要载体之一,实现市民“每天阅读一小时”,引领数字化时代新阅读,推广手机阅读等多载体阅读方式,力争当选“世界图书之都”,构建知识型、学习型城市。

3.2 加大手机阅读功能的开发

手机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阅读功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面对手机自身功能的局限性,政府应鼓励手机制造业,不断开发手机功能,满足读者阅读的需求,为全面推动手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政府联合各网络运营商和出版社,以法律为保障,大力开发手机阅读,解决手机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手机阅读的发展提高全民阅读水平。

3.3 构建移动图书馆

移动阅读的浪潮扑面而来,如何善加利用手机等新载体,多途径、多层次引导新阅读,建立形成全民阅读的新机制是图书馆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图书馆要创造更加便利的读书环境和条件,要引领数字化时代新阅读,推广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等多种载体的阅读方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为更多的非到馆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营口市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手段,大力开展新媒体服务,在辽宁省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读者通过移动图书馆可以进行馆藏查询、续借和预约借书服务,可以阅读超星电子书、3万本e-pub图书、6700万篇期刊文章、8300万篇报纸文章、5810位名师的8万集学术视频,并可以进行全文阅读和章节搜索、全国馆藏链接、12亿页资料的自动文献传递。对于丰富阅读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全民阅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市民获取知识信息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快乐的方式。

3.4 移动阅读的推广

图书馆在打造移动图书馆过程中,除了要提高硬件水平外,图书馆与之相配套的服务理念、手段和方式也要不断创新。图书馆要指导更多的读者学会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要不断延伸服务视角和空间,让更多的市民乃至农民享受电子阅读带来的便利。要不断丰富图书馆的电子阅读内容,使图书馆成为对外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渠道和窗口。如营口移动图书馆加强移动阅读的推广工作,制定了《营口移动图书馆服务推广方案》,成立了专门的推广小组,深入到社区、学校、县区图书馆等地进行推广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共开展培训8场,培训人数达780人,在线注册用户几千人,形成了一定的读者群,对全民阅读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移动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移动阅读既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挑战,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自建移动阅读库,购置移动阅读资源;发挥图书馆设备、技术优势;发挥图书馆的专业人才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导航、在线咨询等服务,打造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契机,大力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全民阅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罗昌娴.全民阅读背景下手机阅读的推广[J].大学:学术版,2011(2).

[2]詹自强.移动阅读:图书馆促进社会阅读的机遇[J].现代情报,2012(3).

猜你喜欢

全民图书馆服务
全民·爱·阅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可持续全民医保
飞跃图书馆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