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学前教育考察所见、所闻、所思

2012-02-15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十四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万芳园长幼儿园

■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十四幼儿园 张 民

为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双方学前教育界人士的交流,增进两岸教育界同仁的了解和情谊,2012年6月13日至27日,应台湾省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邀请,我们作为天津市第三期园长培训班学员共29人,对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及万芳附幼等9所幼稚园进行学访考察。此次学访,无论是集中研习还是走进幼稚园,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印象,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台湾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感受台湾幼稚园的教育、管理特色。

一、研习中心学习——初识台湾学前教育

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坐落在阳明山,此处绿草如茵,环境秀美,虽然学校不大,但建筑错落有致,植被覆盖率非常高。

在研习中各位教育同仁对此次“两岸幼稚园园长专业知能成长研习班”学习课程的安排及热情的接待上,我深切地感受到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办学的宗旨“温馨、创意、专业、国际”。同时更深切地体悟到浓浓的乡音、乡情,让我们觉得,历经时世风雨沧桑,中华教育之风仍是一脉相承;时隔半个世纪之遥,两岸同胞的风俗民情还是那样亲近。

在这里我们集中学习了三天的时间,聆听了16位专家、教授和来自教学一线的园长和教师们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当前台湾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动画面,也让我们看到台湾学前教育的同仁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专业精神,使我们从宏观上初步了解了台湾的学前教育。

1.幼儿园设置。

台湾的幼儿园在今年的9月份之前都称为幼稚园,到新学期后,改称幼儿园,有3100多所,其中公立、私立,数量相差不多,幼儿园规模都不算很大,99%都附设在国小,全台湾只有9所独立的幼儿园。

台湾多数公立幼儿园的班级都很少,通常为5个班级。班级设置为2至3岁每班最多16人,3至6岁每班30人,每有一个融合生减3个名额,而且每班都是混龄班,即有4至6岁幼儿混龄。由于现在台湾少子化现象突出,幼儿园招生向下延续。他们正在实行改制,将幼儿园和托儿所整合,统称为幼儿园。这样可以招收2至6岁的幼儿。

台湾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比较充足,通过推行补贴政策增加幼儿园的经费,实施5岁幼儿可免费入园学习的政策。

2.幼儿园课程。

台湾幼儿教育的定位是,在社会的要求与期待下,保有幼儿的独特性,提供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机会,促进幼儿社会、语文、身体动作、认知、情绪和美感的发展。

台湾幼儿园的课程呈现多种模式,如:多元智能、主题教学、方案教学、单元学习、角落和小组、蒙氏教学。课程强调社会文化的重要,设置的核心都是“以儿童为本位”,强调尊重儿童的人格和独特性,注重环境的创设,让幼儿通过自我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

台湾幼儿园课程大纲的设置理念为以儿童为中心、自由游戏,以社会建构观点,课程大纲是培养幼儿的六大能力:觉察辨识、表达沟通、关怀合作、推理赏析、想象创造、自主管理。

课程大纲的宗旨:课程立基于“仁”的教育观,承续孝悌仁爱文化,陶养幼儿成为能爱人爱己、关怀环境、面对挑战、践行文化的未来社会公民,并为其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课程大纲的总目标:培养未来自由的社会公民,成为一个重沟通、讲道理、能思考、懂合作、有信心、会包容的健康个体。

各幼儿园根据所在地选择适宜的教材,让幼儿探索。选材重视文化架构下,流传在社会的文化资产。教师深入了解所在地的社区,带领幼儿实际走进社区,让幼儿参与文化活动或生活性的活动,加深幼儿对当地社群的情感和认同,成为社区文化的参与者与共构者。从而使幼儿逐渐在接触当地的人、习俗与文化中,产生对所在地的喜好与欣赏,并形成认同,让每一个地区的幼儿都有自己的特色及自己的感觉。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保教人员在发掘特殊需求的幼儿前,细心了解每个幼儿的生活及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文化特性,然后提供他们生活经验及个别教学时间,依据他们的个别需要制订个别的教学计划。

幼儿园对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进行的,持续地收集资讯,非用纸笔测验或没有计划性的观察,并定期整理与分析,了解幼儿的能力与学习记录。再根据评量(评价与测量)的结果去调节课程,所以课程与评量是互动的。课程可以帮助评量的进行,评量也会帮助课程的调整,更符合幼儿的状况及需要。

3.教师专业发展。

台湾幼儿园的教师,给我们的印象是学历较高,多是硕士、博士带班,整体素质较高,教师数量有严格的师生比,一个班有30名幼儿,设2名教师,没有保育员,定期安排雇工和家长做义工,为班级做一些服务工作,如给幼儿讲故事、协助组织大型活动等。与我们尤为不同的是大部分幼儿园没有专职的园长,园长由教师们轮流担任,并与另外一位教师一起承担一个班的教学工作。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尤为重视,各地均设有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设立教师在职进修的四个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到台湾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追求,把教师专业化看作提升幼儿园教育品质的必要条件,强调专业形象、专业地位、专业知能。同时为每一所幼儿园聘请一位大学教师驻园指导,建立教师互动平台,凝聚教学,提升教学反思。

二、万芳附幼交流——近悉台湾学前教育

此次交流活动中我们访问参观了台湾不同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所园,无论是独立的大园,还是附设的仅有7名幼儿的偏远园所,都让我们领略了台湾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园长、教师对教育责任的诠释,在此介绍我深入三天交流的万芳附幼。

1.附幼简介。

万芳附幼附设于台北市文山区万芳国民小学,目前有5个教学班,教职工10人,每班2位教师,100多名幼儿,有一座比较大的教学楼,幼儿园所有的班全部在一楼,和全校36个班的小学生共用一个教学楼,拥有台北市第二大的操场,宽阔的绿草地任孩子们嬉戏玩耍。幼儿园不设早、晚餐,吃中餐和上下午各一次茶点,下午四点离园,有课后延长服务班。

附幼的活动室虽使用小学教室,但室内角落及环境规划、设备设施,经设计适合幼儿学习使用。他们将教室后走廊设置为用餐空间,从而扩大了幼儿的活动空间,楼内的地下室也成为孩子活动的空间——创设出积木室、户外活动区域等,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们还利用过道狭小的空间放置游戏活动材料和教师工作的原材料,摆放非常整齐,不设专人管理,取放自由自主,靠这10位教师和园长自觉自律的工作维护环境和材料的整齐。

我们观摩了每个班的半日活动和他们正在筹备的毕业典礼,每一个活动的组织和高质量的师幼互动都给我们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中教师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尊重幼儿,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注重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能力,幼儿活泼开朗、健谈却又不失礼貌,有很好的规则意识。

2.附幼课程。

万芳附幼的课程可分为两个主轴,一为主题课程,一为幼、小混龄活动。主题课程是由幼儿与教师在互动过程中,渐渐发展出来,每个班因教师与幼儿的组成成员、兴趣不同,因此,每个班发展出来的课程也不尽相同。

在课程发展方面,万芳附幼坐拥台北市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如何营造以及深耕适合万芳附幼的教学特色并将教学特色落实于平日的教学之中,是教师们想要发展的课程方向。于是经过不断的讨论,从学校条件、社区资源、教师能力、幼儿学习等因素来思考最适合万芳附幼的教学特色。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与分析,万芳附幼将“自然生态”确立为教学特色。因此,他们研拟两套主题库,从1998年开始,班级教学皆是从主题库中挑选,这两套主题库包含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生活科学、环境教育等类别。这些主题都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着眼点,并尽量配合万芳国小以及周围环境的资源而拟定的。教师也会将数学、语文、科学、社会、音乐等知识或领域统整于主题之中。主题进行中,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但也不忽略教师引导的角色,师与生皆为教室情景中、课程发展中的主人。

万芳附幼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带给幼儿带得走的能力,如问题解决的能力、良好情绪发展、协调沟通能力、基本生活能力、优质的同伴互动、与他人分享的能力,等等。

3.附幼师者。

万芳附幼各班的命名也很特别,分别为白云、星星、月亮、太阳、彩虹班。而园长也总是被安排在太阳班。在深入万芳考察的日子里,我进入到“白云”班,在和两位教师以及27名孩子相处的3天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很热情,喜欢打招呼,主动与你交流;教师们很热忱,善于观察孩子,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关注孩子们的行动,支持孩子的发展。师幼间平和又不失热忱,有序却又不失温馨。我想这些或是源于教师们谦逊的特质和幼儿们开放的心怀吧。

在一日生活中可以看到幼儿们自主选择时的惬意,如,早 7:20—9:00的晨光活动中,幼儿陆续地到来,根据兴趣进入图书区、娃娃家、益智区、美劳区,与伙伴共同进行各样的游戏,或是进入“彩绘宝宝日记园”,以图画来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创意时的联想。那些不想参加活动的幼儿,可以选择在角落沙发里独处,而这个角落正好满足了一些幼儿特殊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活动时间里虽然幼儿的年龄不同,但活动主题则是相同的,教师在操作材料的难易上却体现出了不同的支持,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选择。活动中幼儿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下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教师往往在一旁观察,极少主动干预或是介入,即便是融合生。(本班内有一个听力障碍幼儿)

活动中如果幼儿有什么需要,都会主动寻求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而说话时的音调都是轻柔的,“谢谢”、“不用”(不客气的意思)等用语自然地贯穿在孩子们的交往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舒展、温馨。

教师不仅用心观察孩子,同时还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个幼儿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教师都会为其制作一个独立的成长、学习档案,这里有幼儿参与活动时的照片、述说的有趣话语、制作书写的作品、家长的反馈信……与幼儿有关的一切均可以成为记录的内容。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发展进程、心情状态,不断调整着教学方案,帮助其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更好的发展。

15天的两岸交流活动,颇受启发,其中两点触动较大:一是台湾学前教育注重教育文化的建设、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社会文化的重要,追求教育的本质,积极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二是,台湾普遍将学前教育视作补救弱势群体后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前阶段更要让其接受良好的教育,尝试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一起接受相同的学前教育内容,注重教育的融合。

猜你喜欢

万芳园长幼儿园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等你好久啦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万芳献瑞 齐乐迎新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