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范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与弊的思考

2012-02-15天津市第一一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范画审美观美术

■天津市第一一二中学 邢 雅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范画作为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独特的作用。但是,范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被肯定的同时,其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往往被忽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范画是传统美术教学的产物,片面地夸大其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从过去单纯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逐渐转变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绘画教学主张“画从谱出”,凡是学画的人,无论画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对画谱或教师传授的技法都要反复地模仿。

当然,在美术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范画,使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对绘画的知识与技能有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因为这样就片面地夸大范画在美术学习中的作用,把它作为美术教学中唯一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效果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是通过范画来认识形体的,他们没有直接观察和触摸真实的物体,认识不到真实的结构和物体的质感、空间感。临摹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从平面到平面,间接地感知各种造型元素。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即使能够顺利地完成绘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依葫芦画瓢”。这种临摹训练如果长期、单一地被拿来使用,学生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功能会逐渐退化,将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克服“范画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只在学生接触美术创作的初级阶段采用临摹范画的教学形式,并且注意把临摹范画与写生、创作加以有效结合,不把临摹“范画”作为唯一可以采用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第二,在学生面对范画时,尽量提供更多真实的参照物,让他们在临摹前对实物与范画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对比,使学生可以在临摹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第三,引导学生从一些优秀的“范画”中体会创作者独特的审美角度和表现方法,使自己在临摹范画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令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范画不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标准答案”,完全的服从和照搬,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

人们往往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事物的。运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作为视觉艺术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范画,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作画过程,加深他们的理性认识并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除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之外,更要注重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形成。从这一点来说美术创作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和标准的答案。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同时也是一种表现与传递情感的过程,作为美术表现语言中的形、色、质都是人情感的载体,而非机械地对自然的简单照搬。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差异,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感受也会不同,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创作也应该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效果。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上的统一性和目的性,一味地强调“临摹的越像越好”,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才能被扼杀了,情感交流被抑制了,作为美术教育中尤其被强调的艺术个性也被磨灭了。

要避免以上尴尬局面的产生,我认为,教师在展示范画的同时,要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范画仅仅是创作者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认知创作而成的,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必须完全按照其模式照搬。美术创作不存在“标准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勇于表现自我。

三、教师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偏好评价、选择范画,会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产生误导作用

一件美术作品,是很难用“好”与“坏”、“优”与“劣”来严格界定的。对一件作品的评价,往往反映的是评价者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取向。教师作为一个单独的审美个体,也有他自己的审美取向,他的评价标准也会受到自身艺术修养的制约。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处在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的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他们往往对教师的引导毫不怀疑,甚至盲从。教师向学生介绍范画时,如果不能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上,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该作品,而是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偏好对作品作出评价,可能导致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产生误导作用。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教师在展示范画时,会跟学生强调“本次范画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分析范画时,也应提醒学生“从本课学习内容角度出发,看看作品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教师应暂时放下自己的个人好恶和主观认识,尽量从理性和客观的角度帮学生分析作品的优缺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一起参与鉴赏,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范画审美观美术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智慧运用“范画”,让小学美术课堂更有效
合理运用的适时而止和适可而止
用范画点亮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灯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浅谈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日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