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佩孚之百变人生与功过得失
2012-02-15韩世杰
韩世杰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论吴佩孚之百变人生与功过得失
韩世杰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关于北洋直系将领吴佩孚之功过是非,史学界已有定论。大多学者认为,吴氏是反动军阀,与同时期的其他军阀并无区别,是人民的敌人,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但若依吴氏一生而论,吴氏与其他北洋军阀相比确有其实质性的区别。同时,若从吴氏一生的私生活方面而言,所表现出的也是一种学者或文人的洁身自好,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理念。所以对吴氏之评述,不应再以传统阶级斗争之史观述之,而应做全局统筹分析,将其还置于历史大环境之中,客观而公正地予以评述。
北洋军阀;吴佩孚;功过得失;客观公正
在风云变幻的百年中国近代史中,北洋军阀似乎是一个重要的且无法蔽除的“历史名词”。因为自辛亥革命后,袁氏窃取大统,中国便开始进入了长达16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自1916年6月,一代枭雄袁世凯病逝后,北洋军阀集团便分裂为直奉皖等派系,并且各派为掌控北京中央政权而逐鹿,其间各派军阀几乎是连年混战,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北洋军阀集团长期以来备受世人痛骂。
笔者认为,历史须从多角度观之,探之。北洋政府虽是臭名昭著,但对其也不可一概而论。直系名将吴佩孚,便是其中一特例。提及此人,世人也许只知吴氏在1923年血腥镇压了“二七”大罢工或是日后被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在两湖一带打得落荒而逃。这是吴氏一生中至为重要的两件大事,但仅此两事,不能涵盖历史上真实的吴佩孚。吴氏一生,可谓传奇不断,但大多却不为人知。所以,世人对吴氏之见解,可能多为偏见。
一、谍报战中显锋芒
吴佩孚,字子玉,生于1874年,山东蓬莱县人。16岁入登州水师营当学兵,22岁考中秀才,24岁入淮军聂士成部当了一名勤务兵。在其服役期间,因一次偶然时机被当时巡警营幕僚郭梁丞所赏识,后在其极力保荐之下,于1902年9月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量科学习,一年后,便出任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中尉。自此吴氏便正式成为北洋系的一员,开始了其传奇的一生。
1904年2 月,爆发了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控制权的日俄战争。当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外交困境之中。清政府当时虽然表面保持中立,但暗中却是联日拒俄,为日军提供情报。当时清政府允许日本从北洋督练公所中选拔十六名能干得力的青年军官,作为日方的情报人员,而这其中便包括吴佩孚。同时,若从吴氏一生而言,这次机会也是吴氏初露锋芒,展现其过人才能的第一次。据记载,吴氏在为日军提供情报期间,因其出色的情报工作能力,而被戏称为“总有法子先生”。[1]1905年9月,日俄战争最终以沙俄的惨败而告终,而吴佩孚也因屡立奇功,被日本政府赠予一枚六等“单光旭日勋章”。此一事件,学界历来视为吴氏反动性之佐证,视为其投敌叛国之行径。但此种说法带有过浓的阶级色彩。此事发端之时,吴氏仅为一青年军官,可谓无权无势,而且充当日方情报人员,是当时朝廷之圣令。况且,吴氏为军人。须知军人之天职,便是服从,此理古今皆通。所以,吴氏充当日方情报人员,可谓是无奈之举。同时,若从吴氏一生而言,此事也不过是吴氏一生之中的一支小插曲而已。单就抗战后,吴氏对日本之态度,便可知,吴氏当年之举,绝非投敌叛国。据记载,吴氏当年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明他本人虽赞成和平,但有三个先决条件:首先,日本无条件全面撤兵;其二,“中华民国”须保持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其三,日本应以重庆国民政府为议和交涉对象。吴氏说完此三项后,便立即转过头来,对秘书说:“你给我逐字译成日文,一字一句断乎不能有片言更意。”[2]此种对日之言论与态度,如何能说吴氏一生有投日之举呢?
二、识曹锟,北洋之星冉冉升起
吴氏在圆满完成了其一生之中的第一次重大军务后,被清政府委派到北洋陆军主力第三镇。由此,吴氏便结识了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大军阀曹锟。自此,吴氏这颗北洋之星便冉冉升起。此后,吴氏可谓是一路官运亨通。曾被袁氏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后又率兵攻陷西南门户衡阳,权重一方。不久,便爆发了反对“巴黎和约”的五四爱国运动。当时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皖系力主签约,而直系则坚决反对,奉系却坐山观虎斗,想收渔翁之利。在此紧要关头,吴氏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他直接通电大总统(徐世昌):“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并表示“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背城借一,如国家急难有用,愿率部作政府后盾,备效前驱。”[3]在得知北洋政府开始对爱国学生大肆逮捕之后,吴氏及时通电大总统释放学生,否则众怒难犯,认为学生“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4]在五四运动中,吴氏表现出了一名军人应有的深切爱国之情。当时深得国人赞许,连守常先生闻知此事后,也对吴氏大加赞赏。由此可见,吴氏与其他北洋军阀之间确有极大之差别。
1920年7月14 日,爆发了直皖战争。吴氏率领第三师及三个混成旅由衡阳北上,顺利抵达武汉,与曹锟形成了南北呼应之势。此次战役,后因奉系直接出兵,并联合直系作战,最终导致了皖系大败,并彻底摧毁了皖系军阀。此次战役中,吴氏虽仅为一师长,却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深得直系其他将领和兵士的赞扬。战后,吴氏升任为鲁豫巡阅副使,接着便率其第三师,开进了中原军事重镇洛阳。并开始在洛阳招贤纳士,筹饷练兵,以扩充实力。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到1921年底,已拥有了十余万兵力,成了真正的地方实力派。
据坊间传闻,吴氏在此主政期间,民间有流传甚广的关于吴氏的“四字批文”的故事。如“豫民何辜”、“且先种树”和“老妻尚在”等故事。分别介绍了吴氏在用人和处理个人感情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正不阿和用情专一。其一,“豫民何辜”,是指吴氏在主政直鲁豫期间,当时有个极为平庸的政客,想托关系求“玉帅”提携,在河南求个一官半职。但当吴氏接到报告阅后,便大笔一挥,批注了四个字“豫民何辜”。其大意是说,河南的老百姓,有何过失,要你这样的庸才去祸害。其二,“且先种树”,说的是当时有个被辞退的军佐,偶然听说吴氏帐下刚好有一个旅长的空缺,便写了一封自荐书,大谈了一番所谓的理想,并表示“愿为前驱功成解甲退居故里,植树造林福泽桑梓”[5]等等。当时,吴帅阅后,也是挥笔即批了四个字,即“且先种树”。因为吴氏已从此人的自荐书中得知,此人乃华而不实之人,所以将其拒之门外。由此两则坊间传闻,可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待吴氏。虽为一介武夫,但绝不是粗野荒蛮之人。他在用人之时,也是“唯才且唯德”。如此用人之道,大公无私,实属难得,也足以警示启迪后人。其三,“老妻尚在”。是说当时德国驻华公使的女儿,甚为仰慕吴氏,甚至到了极度暗恋之地步。故而,坦率地向吴氏写了一封求爱信。吴氏接到信后,便要秘书译为中文,在得知信的内容后,吴氏哈哈一笑,大笔一挥,写了四个字,即“老妻尚在”。众所周知,吴氏一生不曾纳妾,即使面对年轻姑娘的主动示爱,也不动心,依然恪守礼道,这与同时期的其他军阀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三、“中国最强者”
1922年4 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被任命为直系的全权军事指挥。当时,奉系入关的总兵力达十二余万人,而吴氏参战兵力却仅为奉系的一半,而且装备也悬殊甚大。但此次战役,最后却是奉系兵败而归,直系大获全胜。第一次直奉战争可说是吴氏军事生涯中的顶峰之作,其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不言而喻。战后,吴佩孚虎踞洛阳,拥兵数十万,控制直、陕、鲁、豫、鄂五省地盘。由此,吴氏便成了当时北方实力最大的军阀,可谓是权倾一方。据记载,在其五十大寿之际,从全国各地来向吴佩孚拜寿的达官贵人、文化名人及各国驻华使节,竟多达六七百人,就连康有为也为其献上寿联云:“牧野鹰扬,百岁功勋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6]可见当时吴氏在中国的地位与影响。
同时另一事也不可不提,因为此事也足以彰显吴氏之爱国情结。1923年,吴佩孚得知当时的北京政府要将故宫三大殿拆毁,改为议院的消息时,震惊不已,当即给大总统、总理、内务总长、财政总长发电报,力陈其弊:“此不止中国之奇迹,实大地百国之瑰宝。”[7]明确指出,故宫三大殿不仅是中国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据记载,当时全国各地报刊竞相登载了这篇通告,引起了巨大反响。最后,故宫三大殿得以保全。以此也可见,吴氏虽为军阀,但也有深厚的爱国之情和深刻而公允的文化认知感,以及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1924年9月8 日,吴佩孚成为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当时西方媒体评价吴氏为“中国最强者”(Biggest man in China),可见吴氏当时在国内外的影响着实非同小可。另有记载,当时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竟认为“吴佩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8]
四、人生之百变
但吴氏之风光,也许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就在吴氏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一周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了。当时,吴氏被任命为讨逆军总司令,就在吴佩孚在前线与敌激战之时,直系将领冯玉祥突然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总统曹锟,直接推翻了直系中央政府,进而导致直系内讧,结果吴氏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全军覆没,大败而归。由此,吴氏的人生便经历了180度的大转弯,从“时代的宠儿”一下跌落至人生的谷底,后仅率残部两千余人,败走天津;想南逃武汉,可前景并不理想。一面是阎、冯、奉军队的围追堵截,一面沿途大小督理、督军,均禁止吴氏入境。当时之境遇,真可谓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此时,有部下建议吴氏莫不如暂退租借,以避锋芒。但吴氏却严辞拒绝,认为“堂堂军官,托庇外人,有伤国体”。[9]以此也可见其英雄气概,与当时其他军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无奈之下,吴氏只好暂寄身于兵舰之上躲避长达七个半月,直到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邀吴氏出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之职,吴氏才结束其漫长的逃亡生涯。期间之经历,真可谓是险象环生,但吴氏却一刻也不曾想过投降奉系,也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而是养精蓄锐,自保实力,以图来日东山再起。
五、爱国之心永不变
1926年7 月,广东革命政府开始誓师北伐。当时,吴氏正好地处两湖,所以成为北伐军打击的头号目标。结果,吴氏兵败两湖,又一次开始了逃亡生涯,辗转流落到四川,投靠了四川大军阀杨森。1931年,应张学良之邀,才离川赴北平定居。在在北平火车站,吴氏当面质问张学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为何不全线抵抗?当时吴氏情绪甚为激动,足见其爱国之心。之后,吴氏在北平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此时日本特务想策反吴氏,以加快其侵略步伐。日本在北平、汉口两处分别设了专门策反吴氏的特务机关,所谓“大伯机关”与“竹机关”。[10]虽然吴氏当时已无兵权,实属闲人,但日本政府还是倾尽全力去策反。难得的是,吴氏虽是军阀出身,却也有一腔爱国热血,对日本特务的策反,他不为所动,表现出了一个中国军人应有的民族大义与英雄气概。
六、宁死不屈,是真英雄
1939年12月4 日,吴佩孚牙疾复发,高烧不退,之后死去,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有吴氏生前的部下,前朝遗老,朝野名流及亲朋好友等一百八十余人为其送行。同时,从东口大街一直到神路街口,站满了人群,都是自愿为吴氏送行的老百姓,老少皆有,甚至有人放声大哭,足见吴氏当时在百姓心中之地位。当时,老百姓都尊称吴氏为“孚威上将军”。[11]再者,也可从当时各方人士送来的众多挽联中得知吴氏的人格。本文仅列举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幅,起一管中窥豹之用。
“其一,不爱钱,不蓄妾,不入租界,执简以书,是真不朽。
同投军,同就学,同拯国难,扶棺痛哭,岂独念和情。
其二,是真男子,是真将军,家国系安危,斯人胡可死。
为天下忧,为民众惜,行藏系劫数,天道竟难论!”[12]
对于这位戎马半生,叱咤风云的大军阀。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又如何从其身上总结出何历史教训与经验,给今人及后人以启迪呢?首先要全面而客观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吴佩孚,对其作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不带任何阶级色彩,也不存丝毫主观偏见,恢复其本来面目。同时应将其还置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中,从其一生作全局统筹分析。唯有如此,才能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吴佩孚,才能对其做出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评述,否则便只能是偏见;最起码须做到真实可信,而不可一味地主观臆断,违背历史事实。更不可为达到某阶级、某团体或某个人之利益,而妄断历史,甚至伪造历史。正如梁任公所言:“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13]所以,对吴氏之评述,理应对其作全面而客观的分析,不可只视其过而不见其功,也不可一味地只作批判。否则,便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董必武同志在《日本企图搬新傀儡》一书中对吴氏做出了一个公正、客观的科学评价,认为吴氏同其他军阀有两点是截然不同的。“其一,吴氏生平最为崇拜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关羽和岳飞。故而,在其落败困窘之时,既不出洋,也不入租界,认为是‘有伤国体’。其二,吴氏虽为官数十载,也曾统治过数省地盘,带过数十万军队,可其个人私产,却为数不多,几乎没有私蓄,也无田产。”[14]其晚年生活全靠张学良每月四千大洋的接济。这比起同时代的那些军阀,甚为清廉。董老以上对吴氏的评述,真是精辟至极。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表彰其晚节,而追赠吴氏为陆军一级上将。这也算是对吴氏传奇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综上,对吴佩孚之评述,应过滤其政治角色,从以下两个方面而论,即人格和国格。其一,从人格方面而言,吴氏可谓是禁财、禁色、禁裙带,为一介苦行僧。其二,从国格方面而论,吴氏则是拒绝卖国求荣,甚至到了迂腐之程度,犹是书生本色。所以,任何一种简单的,带有偏见性的评述,都无法使其人的复杂性得到全面、多方位的展示。换言之,只有正视史实,方能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吴佩孚。
[1]郭剑林.吴佩孚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8.
[2]辛君谷.吴佩孚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62.
[3]田建群.细说北洋——吴佩孚[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7.
[4]张鸣.北洋裂变,学阀与五四[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
[5]杨文.被历史忽略的历史[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45.
[6]苏文.晚清民国人物分类档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21.
[7]陈杰.吴佩孚传[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5.
[8]约翰·鲍威尔.我所知道的——吴佩孚[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8.
[9]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11.
[10]漱江浊物.段祺瑞年谱·吴佩孚正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34.
[11]苏文.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29.
[12]辛君谷.吴佩孚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51.
[13]梁启超.中国史叙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1:23.
[14]董必武.日本企图搬新傀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
K81
A
1671-1351(2012)01-0102-04
2011-11-17
韩世杰(1988-),男,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