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国演义》深刻的思想倾向

2012-02-15杨占福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罗贯中袁绍三国演义

杨占福,郑 萍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203)

论《三国演义》深刻的思想倾向

杨占福,郑 萍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203)

罗贯中有很强的政治抱负,又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他的思想倾向在《三国演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对政局动乱的失望、对民生痛苦的同情、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和他的正统思想。他还在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人物身上展示了古代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自己的爱憎情怀。这些倾向是作者有意或无意透露在字里行间的。

《三国演义》;罗贯中;思想倾向;正统观念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同时也是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相结合的典范作品。其作者罗贯中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他曾一度参加了反元斗争,他不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罗贯中的社会政治思想仍然是幻想一个君明臣贤、国泰民安的所谓升平世界;他反对人民起来打破封建秩序,他对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腐朽与残忍进行揭露与鞭挞。这些在《三国演义》这篇小说中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他除了有目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爱憎之外,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他的思想倾向,这些思想倾向的表露大多处于有意无意之间,具体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混乱、动荡的政局,揭示出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丑恶的本质

东汉从和帝刘肇开始,以后的皇帝都是幼年继位。这样,朝中大权不是宦官把持,就是外戚独揽。宦官和外戚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朝廷的政治混乱,又直接影响到地方官僚机构。小说的第一回就反映了这一史实,说:“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指出由于宦官、贵戚互相争斗,所以弄得“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紧接着,就写了张角的黄巾起义。罗贯中把小说的开端放在了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之下,无非是告诉人们:乱自上始,官逼民反。然后又写地主阶级武装镇压了黄巾起义,大小军阀展开混战。

小说把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争夺、互相残杀,写得非常深刻。和帝后期,飞扬跋扈的宦官集团“十常侍”,与国舅何进发生矛盾。何进把西凉刺史董卓请到洛阳镇压宦官。“十常侍”于是先下手为强,在宫中杀死何进。董卓把持了大权,倒行逆施,极为残暴,引起十七路诸侯讨董卓。但是,这十七路军阀首领各有各的打算,都想从中渔利。例如,董卓挟迫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混乱中孙坚进洛阳得到国玺,就决定回江东另图大业;袁绍为得到国玺,几乎与孙坚火拼,随后各路军马也就散了伙。这个情形正像曹操在《蒿里行》一诗中所说:“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就是在家族内部,统治阶级的贪婪性同样表现得十分明显:刘琮、刘琦为了继承刘表荆州牧的基业而勾心斗角;雄才大略的孙权,为了得到荆州,竟把自己的妹妹作为诱饵,搞假招亲的把戏,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曹操刚死,曹彰、曹丕、曹植为了争夺“魏王”的地位,几乎互相残杀等,都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争夺。

二、在某种程度上写出了乱世中人民的痛苦遭遇

董卓进入洛阳之后,大肆屠杀百姓,极其野蛮残忍,正如第六回所写:“(董卓)引军出城,行至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曹操在《蒿里行》一诗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写照。也就是这个曹操,同样对百姓实行野蛮的屠杀。其父曹嵩被人杀死,曹操就带领军队前去报仇。所到之处,把百姓斩尽杀绝,还派兵挖人坟墓。

长期的战乱,使农村凋敝,田地荒芜,人民吃尽了树皮草根之后,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而统治者却依然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曹操被封为魏王以后,修铜雀台,造魏王宫,声色犬马,涂炭百姓。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

三、通过宣扬正统观念,表现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反对异族统治的愿望

《三国演义》继承了“拥刘反曹”的传统,多年来一直被当做“封建正统观念”而加以批判。事实上,这是不够全面的,不能把问题看得这样简单。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描述的虽然是三国时代的故事,但却反映了唐五代、特别是宋元以来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广大人民的精神和情绪。

“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有着很久远、很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西晋的陈寿撰写《三国志》,尊魏为正统,这是从史学观点着眼的;东晋偏安江左,习凿齿作《汉晋春秋》,改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等编撰《资治通鉴》,沿袭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南宋朱熹作《通鉴纲目》,仍尊汉为正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得很透辟:“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位,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统也。”(《文史通义·文德》)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汉族知识分子,基于民族感情,他当然希望汉族人统治中国,因此,他在《三国演义》中注入了比较浓厚的正统观念。

另一方面,罗贯中的正统观念和他的政治愿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崇“明君”、“贤臣”,反对昏君、暴君和贪官污吏。这样,他就要塑造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正面的“明君”是刘备,他是汉室的宗亲;“贤臣”的诸葛亮,他能够辅佐君主,匡正社稷。明君能够宽厚待民,施行仁义,贤臣能够鞠躬尽瘁,忠心效力。刘备和诸葛亮正是罗贯中理想中的明君、贤臣,而真正的“正统”即汉末的几个皇帝、皇后在作者的笔下却只能使人感到可怜,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人不配做皇帝,他们没有能力统治天下,而刘备才配做中兴之主。

历史中的正统观念,一般说来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但罗贯中所处的时代,民族矛盾掩盖了阶级矛盾,人民受尽了元统治者的压榨,他们渴望统一,渴望仁政,渴望回复汉族政权。在这样的时候提出“恢复汉室”,是符合民族愿望的。

四、在军事、用人、外交方面,都很有见解

在军事上,《三国演义》写战争场面最多,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地方。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多军事行动和战略思想符合辩证法。在外交上的最大特点是顺应形势,利用矛盾,并用事例说明:高瞻远瞩者胜,目光短浅者败;统观全局者胜,此明彼暗者败。正面典型是诸葛亮,他在未出茅庐之时,就提出要“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给刘备制定了总的外交策略,即联吴抗曹。这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曹操刚刚打败袁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据有河北、河南、山东大片地区,在军事上、政治上占有优势;孙权据有江东,已有三代根基,“国险而民附,此刻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都是平庸之辈。当时的情形是:曹操傲视天下,怀有鲸吞列强之心;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有一定的力量,但又远不及曹操;刘备当时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糜竺、简雍,势单力薄。在这样是情况下,联合曹操等于自投虎口;孙权有一定的力量,胸怀雄才大略,不肯受制于人,因而是最好的联合对象。荆州是军事要地,适于用兵;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素称“天府之国”;刘表、刘璋昏暗,可以取而代之,作为进取中原的基础。刘备在猇亭之战前,采纳了诸葛亮的外交策略,因而不断取胜,力量迅速壮大,终于形成与孙、曹的鼎足之势。后来,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打破了诸葛亮制定的正确外交格局,结果导致了猇亭大败,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损伤了元气,东吴也大大消耗了国力。不仅是魏、蜀、吴之间的外交斗争,就是其他各个军事集团之间作者都写出了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都有一定的认识、借鉴价值。

在用人方面,《三国演义》表现了“任人唯贤”的进步思想。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曾发布《举贤勿拘品行令》,总结了历史上用人成败的经验,广泛地延揽人才,因而,在他的手下,群英汇集,门庭若市,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局面。许褚、于禁、郭嘉等人,出身都很低微,但曹操照样重用他们,信任他们,给予重要官职,使得这些人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而与之相反的是袁绍,他任人唯亲、重视门阀。

官渡之战的胜败,尽管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但在用人问题上,仍然是一个关键。当时袁绍大军70万,曹军7万,力量对比悬殊。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曹军粮草断绝。袁绍的谋士许攸献计立即发起进攻,但是,因为许攸和曹操有过旧交,再加上别人进谗言,袁绍几乎把他杀掉。许攸走投无路,投奔曹操,曹操盛情相待。许攸献计,将袁绍积存在乌巢的粮草全部烧光,七十万大军不战自乱,为曹操铲除袁绍,统一北方立下了第一大功。同样是因为袁绍的猜忌、狭隘,造成内部自相残杀、分崩离析。袁绍手下的名将张郃、高览,被逼不过投降了曹操,受到重用;谋士田丰,也因谏阻袁绍出兵而被杀等等。

刘备的才干比不上曹操,而且势单力薄,但他礼贤下士,为人谦恭,尊敬、信任诸葛亮,以宽厚仁义对待部下,结果,使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进入到列强的行列。

孙权在用人上,同样表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他对部下的才能的高低、品行的优劣心中有数,他襟怀宽阔,善于调整内部关系,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例如周瑜、鲁肃、张昭、黄盖、甘宁、凌统等等,他们的政见不合,有的还有杀父之仇,但是,由于孙权对下属驾驭得法,使得他们都为东吴立下大功。

五、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身上依稀体现着古代人民的理想、愿望和爱憎之情

刘备虽然是汉室后裔,但家境中落,过着织席贩履的贫困生活。但小说并没有以此来贬损刘备,而是在“舌战群儒”的第四十三回里,通过诸葛亮驳斥陆绩的话,维护了刘备的声誉。诸葛亮说:“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履,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这实际上是对劳动人民的肯定。小说写了刘备做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新野时,老百姓又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时,十几万老百姓跟随他渡江,虽然情况万分紧急,但他决不抛弃人民;到了西川,也是深得民心等等。写关羽,因打抱不平,杀了豪强而逃难江湖。写张飞,出身低微,但性情刚烈,豪爽坦率,勇猛过人而又嫉恶如仇。这些,都影影绰绰地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性格。诸葛亮在小说中是智慧的化身,是一个高度典型化、理想化了的人物。他通晓天文、地理,擅长外交,广有韬略,料事如神。在个人品质上,严于律己,正直无私,生活简朴,鞠躬尽瘁,集中了古代人民的美德。小说中对宦官、外戚及董卓等野心家的鞭挞,则体现了人民对封建恶势力的厌恶与憎恨。

《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历史事件,起自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止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社会政治情况。经过作者艺术上的典型概括,《三国演义》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并不限于所描写的那一个时代,对于揭示整个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1]罗德荣.中国小说学通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孟昭连.中国小说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宁稼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4]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On Profound Ideological Tendency of“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YANG Zhan-fu,ZHENG Ping
(Tianjin Hexi District University for Employees,Tianjin,China 300203)

LUO Guan-zhong had strong political ambitions and rich fighting experience.His ideological tendency is reflected most vividly in“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such as,his disappointment with political turmoil,his sympathy for people's painful livelihood,his unique vision and orthodox thinking in politics,military and diplomacy.In the characters of ZHU Ge-liang,LIU Bei,GUAN Yu and others,he demonstrates the ideals and aspirations of the ancient people and his own love and hate.The tendency is disclosed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between the line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LUO Guan-zhong;ideological tendency;orthodoxy thinking

I207.413

A

1673-582X(2012)09-0054-04

2012-06-15

杨占福(1961-),男,天津市人,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郑萍(1961-),女,天津市人,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罗贯中袁绍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三国演义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