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适应企业ERP人才需求的改革与实践

2012-02-15李天宇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电算化实务实训

李天宇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适应企业ERP人才需求的改革与实践

李天宇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随着ERP系统应用推广,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根据目前企业需求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为基础,提出了适应企业需要的教学改革方法并初步实践。

ERP系统;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根据社会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社会、企业的需求,不但要关注从事教学的前沿领域更要注重企业的人才需求及缺口,不断调整教学重点甚至课程设置来适应企业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是要如此。经过本人一段时间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实施ERP系统管理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上提出了是否学习或者使用过此系统的要求。这就给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职电算化教学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为基础,提出了适应企业需要的教学改革方法并初步实践。

一、企业实施ERP的现状

ERP其实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计算机系统应用于现代企业科学链式管理的集成化软件。通过使用这种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可以让企业更合理地调配、管理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财力、信息等,通过它提供信息化集成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监控成本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之外,也为企业资金管理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ERP是当今企业最简单实施科学化、效率化管理的得益方式,它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使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从企业内部入手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形象、提升管理思维、加强内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等,总之,实施ERP系统对企业而言益处多多。ERP就是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促使企业改革成为拥有现代化管理体制、国际化标准的企业。

随着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各类行业应用逐步推广,使用企业发现通过简单的执行ERP系统的要求,能够达到人、财、物、供、产、销全面结合、全面受控、实时反馈、动态协调、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效益最佳、成本最低。ERP系统已经逐步被企业所接受,大量企业开始引入使用ERP系统作为基础系统,这必然对各岗位所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其中涉及了财力、物力、人力等众多信息交汇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更加高,而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应用人才,面对新形势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缺口,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落后

传统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操作与通用财务软件操作技能。教学重点是放在如何去操作财务软件,以提高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这一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不足:只会用自己学校讲过的财务软件;缺乏对会计软件运行时出现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缺乏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的形成是与早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和当时的人才培养战略相适应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软件已由功能单一的核算型软件发展成为功能庞大、结构复杂的管理型、决策支持型的网络会计软件。因此,在ERP环境下高职院校应重新确定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方法落后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信息系统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ERP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只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业务流程及软件功能的复杂性。

3.实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很难与会计实务课程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普通的财务软件操作只是一些简单的手工会计搬到财务软件中。一般的实训只是让学生进行少部分简单经济业务的制单操作,无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学生也就无法真正系统的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作用。因此,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必须把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与会计实务的各种经济业务全面结合,开发一套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财务实训教学系统”迫在眉睫。

4.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师资队伍不健全,不少学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足,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管理素养不高,缺乏复合型通才型知识结构的教师,不能适应ERP教学的素质要求;实训条件不佳,学生没有专用的实训机房(机房是开放的),考核方式滞后,已不适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三、面向企业需求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企业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经过科学的比对和资源整合,对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行了改革实践:

1.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层次和扩展层次,以便适应不同企业和岗位的需求。基本层次的目标为:通过较全面地讲授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操作一些简单的财务软件,为将来使用和维护会计软件、用计算机处理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初步基础。扩展层次的目标为: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讲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与开发方法,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培养会计信息化综合的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不同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比较、作业设计、实训教学等内容。通过实训可以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实训室和多媒体课件。在多实训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在实训室中,教师和每个学生各拥有一台电脑,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视、分组教学、文件分发、作业提交、视频直播、远程命令等),学生机可以进行电子举手、自动接收文件等。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教学活动,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学生的辅导工作。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讲授法主要是由教师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点。演示法主要是教师通过计算机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演示给学生。实验法主要是学生通过上机实验的方法学习和把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

3.完善实训内容,与会计实务课程相结合

可使用一些先进的实训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 凭证处理 账簿处理 报表系统初始化 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时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分析其不平衡原因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时代的到来,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实务课程结合的问题上,我校管理工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研室积极进行探索、努力创新,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寻求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结合点,正在积极筹备资料,准备编写一套能较全面覆盖企业会计实务中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案例。

4.改变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管理体制

我校加强了会计电算化师资培训力度,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到企业挂职,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挂职锻炼,教师再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技术和社会实际需求融入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去;对会计专业课教师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训;对于主讲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要同时讲授基础会计实务或财务会计,以便熟悉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各项经济业务。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方式多样化,采用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考核、证书考试等考试方式。我校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后,为量化、标准化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可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证书;也可参加天津市财政局组织的“会计电算化初级”考试(我校已取得财政局认可的培训资格),成绩合格可取得天津市财政局颁发的证书。相关证书的考取为学生就业积累了条件,使学生真正做到双证书毕业。该课程的期末考试采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要跟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技能人才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1]杨周南,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06).

[2]张明明,企业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规律与方向[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04).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dapting to the Demand for ERP Qualified Personnel from Enterprises

LI Tian-yu
(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350)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ERP system,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involves how to carry out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and cultivate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the need of enterprise.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enterprise and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On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in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major of 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eliminary practice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is suggested.

ERP system;computerized accounting;teaching reform

TP315

A

1673-582 X(2012)09-0046-04

2012-05-15

李天宇(1981-),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电算化实务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ODI实务
FDI实务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