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音乐通史:杜佑《通典·乐典》

2012-02-15李海祁

图书馆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通史历代音乐史

李海祁

(广东嘉应学院图书馆,广东 梅州 514015)

李海祁 男,1968年生。副研究馆员,副馆长。研究方向:采编、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通史是指贯通古今的历史学著作。相对断代史而言,断代史仅书写一朝一代的历史,而音乐通史则是撰写远古至今历朝历代的音乐通史著作。古代音乐通史著作始于吕不韦等撰《吕氏春秋·古乐》,业已具备通史的若干特征。[1]其中古乐篇显示所记述的音乐史料,应该是作者所处年代之前的古音乐,并以时间顺序记载的历代音乐的情况。纵观历代正史中乐志,大部分均是以记载本朝音乐情况为主,有时也记述前朝音乐的发展概况,却不具备“通”的特点。唐代杜佑撰《通典·乐典》应为第一部完整的音乐通史著作,以“通”贯穿整个著作其间,其体例仿照正史中的“志”,把“志”的断代体创新为贯通古今的通史题材。与之后宋代郑樵撰《通志》和元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一并称为“三通”。自清代乾隆年间起,之后陆续编撰一些新的“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直到民国时期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总计7部通史,称为“七通”,“七通”也都有专述音乐史的章节,这些以“通”为特点的音乐史著作,在古代音乐史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1 杜佑《通典》

杜佑(公元734~812),唐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西安附近)人。《旧唐书·杜佑传》记载:“虽位将相,手不释卷,质明视事,接对宾客,夜则灯下读书,孜孜不卷。”可见,杜佑勤奋读书,并能够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水平研究学问。“不好章句之学”(《通典》自序),联想至“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杜佑以经邦致用的思想、参考唐代刘知几四儿子刘秩《政典》,前后经过30多年,编纂成《通典》一书。《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属于“十通”之一。政书即典章制度。该书共200卷,时间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分9个门类: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子目1500余条,约190万字,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极大方便了读者了解历朝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该书记载典章制度通常援引前人的评论,其间加入作者的注释,注明“说曰”、“议曰”、“评曰”。该书问世以后,声誉极盛,“大传于时,礼乐刑政之源,千载如指诸掌,大为士君子所称。”《旧唐书·杜佑传》)

2 《通典·乐典》体例

杜佑《通典·乐典》脱离不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思想,其基本音乐思想仍然渲染儒家乐教思想观,即“夫音生于人心,心参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心复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乐也者,圣人之所乐,可以善人心焉/所以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无故不彻乐,士无故不彻琴,以平其心,以畅其志,则和气不散。邪气不干。此古先哲后立乐之方也。古者因乐以著教,其感人深,乃移风俗。将俗闲其邪,正其颓,唯乐而已矣。”[2]对“郑卫之俗,轻靡淫逸”的民间音乐与外来的“胡乐”,杜佑加以抵制与排斥:“胡乐荐臻,其声怨思,其状促遽,方之郑卫,又何远乎!爰自永嘉,戎羯迭乱,事有先兆,其在于兹。”

该书“乐典”计7卷。《通典·乐典》体例承袭了《宋书·乐志》与《隋书·乐志》,并有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包括乐一:历代沿革上;乐二:历代沿革下;乐三:十二律,五声八音名义,五声十二律旋相为宫、相生法,历代制造;乐四:权量,八音,乐悬;乐五:歌,杂歌曲,舞,杂舞曲;乐六:清乐,坐立部伎,四方乐,散乐,前代杂乐;乐七:乐议。此体例充分照顾到古代音乐史整体概况与渊源的关系,又考虑到古代音乐门类繁多,不同门类之间相对独立与相互继承的关系。“乐典”以后,宋代郑樵《通志·乐略》的“乐略”,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乐考》的“乐考”,以及清代之后“七通”中的音乐部分皆是依照该体例撰写古代音乐史。为此,按照《通典·乐典》体例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5部分内容:①历代沿革。属于总述部分,关于历代音乐沿革的情况,主要记述杜佑所处时代之前古代音乐史的概述,历代的音乐传说和史事的记载;远古时期不同部落的音乐称谓,直到唐代呈现的变化。《通典·乐典》中记载:伏羲氏——“扶来”、神农氏——“扶持”、黄帝——“咸池”、尧——“大章”、舜——“大韶”、夏禹——“大夏”、商汤——“大蠖”、周武王——“大武”、秦始皇——“大韶”和“大武”、汉武帝——“乐府”、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相和歌”、隋唐——“燕乐”。[3]以下4部分均为按历史顺序来叙述的分述部分。②乐律学基础理论。包括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吕。六律六吕合为十二律。五声:宫、商、角、徵、羽。五声十二律相生法,即采用三分损益法相生。十二律相生则为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五声十二律根据气候旋相为宫。历代制造、权量,彰显出当时人们乐律学理论研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③乐器和乐队。八音,据《通典·乐典》中记载从远古到唐代业已存在的乐器:金、石、土、革、丝、匏、木、竹八音。“准乐器”:桃皮、贝、树叶。乐悬,是指必须悬挂起来才能进行演奏的钟磬类大型编悬乐器。乐悬制度是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统治者赋予钟磐类大型编悬乐器以政治内涵,形成了以钟磬为代表、严格等级化的乐悬制度,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承袭。《通典·乐典》中也记载历代的乐悬制度的概况。④乐的形式与体裁。《通典·乐典》中记载历朝历代承袭的乐种、乐名及演出形式,并增添了诸多唐代的歌舞,即歌、舞、杂歌曲、清乐、四方乐、杂舞曲、前代杂乐、坐立部伎、散乐等。乐的形式体裁内容的分类划分是作者根据唐代当时的音乐面貌而划定的,与《隋书·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均不同。例如《隋书·音乐志》把九部乐十部乐归类于“燕乐”,《通典·乐典》则把“清乐”独立出来,又把燕乐放在“坐立部伎”,把各部外来音乐归入“四方乐”。这些都反映出杜佑独到的认识和把握音乐文化及音乐史的水平和能力。⑤雅乐。即是优雅的音乐,主要是指古代的宫廷音乐。也包括历代音乐议事、奏疏记载。杜佑通过对历代的音乐议事、奏疏进行收集、分类、加工与整理成册,例如“郊庙宫悬备舞议”、“郊庙不奏乐庙诸室别舞议”、“祭日不宜遍舞六代乐议”、“舞佾议”、“三朝行礼乐失制议”、“临轩拜三公奏乐议”、“散斋不废乐议”等。这些记载是今天研究历代统治者的音乐制度及音乐活动的重要史料。

3 《通典·乐典》史料来源

历朝历代正史乐志、律历志成为杜佑《通典·乐典》中记载历代音乐的史料主要来源地,例如《汉书·礼乐志》、《宋书·乐志》、《魏书·乐志》、《隋书·乐志》、《汉书·律历志》、《后汉书·律历志》,还包括《尚书》、《尔雅》、《世本》、《释名》、《周礼》、《礼记》以及正史中列传中的音乐史料。《世本》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史籍。杜佑在《通典·乐典》的第四卷“权量”中大量援引《世本》的史料,尤其关于八音乐器的释义与来源,《世本》的史料起到了权威证明作用。《通典·乐典》中记载:“笙,世本云:随作笙,未知其何代人也。”“钟,世本云:黄帝工人垂所造。”“琴,世本云:神农所造。”《尔雅》是由孔子弟子编撰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可以解释先秦典籍中名物制度,也成为《通典·乐典》大量引用的史料来源之一。《通典·乐典》中记载:“尔雅曰:”徒歌谓谣齐歌也。”《通典·乐典》也援引东汉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律历志上:“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汉代应劭撰《风俗通义》也被引用。《通典·乐典》第六卷“声音”。“风俗通所谓,以手琵琶之知乃非用手拨之义,岂上代固有之者。”“风俗通曰:以手琵琶以为名。”“风俗通曰:邱仲造笛长尺四寸七孔。”《通典·乐典》援引梁代沈约撰《宋书》:“宋史云:今人间犹时有其器。”至于唐代音乐的史料,《旧唐书·杜佑传》中记载:“加以开元礼乐书,成200卷,号曰《通典》。”开元礼书,今尚有留存,即《大唐开元礼》,《四库全书》已著录。杜佑是中唐时期的三朝宰相,通晓唐代音乐演变轨迹,相当一部分可以做到耳闻目睹、亲临其境。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在考证唐宋曲子时,曾经多处援引杜佑《理道要诀》中关于“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的史料。因此,《通典·乐典》中记载的唐代音乐史情况,应该包含作者亲身见闻的事实。对于杜佑所处时期以前的大部分音乐考据,他都是根据前代的音乐史料进行转引、删节、简化、拼接而成的,尤其“乐四”的八音(即乐器)部分。该部分的记载格式基本上是依照《宋书·乐志》体例,撰写每一种乐器直至唐代乐器,并及时添补唐代呈现的的新乐器。这些音乐史料,杜佑能够考证,旁征博引,夹议夹评,显示了其高超的史学才识。以至于后晋刘晌、张昭远撰《旧唐书·音乐志》,出现了整段抄录杜佑《通典·乐典》所记载的史料。今天,记述唐代音乐的著作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而《通典·乐典》却填补这一时期的空缺,故极其珍贵。杜佑《通典·乐典》注属于自注,阐述各种音乐现象事物的文字,与正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从古代音乐史的角度考察杜佑《通典·乐典》,其已是一部完整的音乐通史。在《通典·乐典》之前,中国音乐史学史上主要是历代正史中的乐志和一些内容有限的私家音乐史著作(如《吕氏春秋·古乐》、《古今乐录》等),所以,杜佑《通典·乐典》在编纂体例、史料内容、史学思想等方面的学术成就,使它成为一部划时代的音乐史学著作,一直被历代专家学者所重视,成为古代音乐史值得研究的重要著作。

[1]郑祖襄.《通典·乐典》述评[J].音乐艺术,1996(3):13-17.

[2](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3.

[3]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45.

[4]邱星.集诸史之精粹,开乐典之先——杜佑《通典·乐典》述评[J].黄钟,1998(4):41-45.

猜你喜欢

通史历代音乐史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