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思考 *

2012-02-15徐小红

图书馆学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亲子图书图书馆

于 慧 徐小红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重庆 402160)

于 慧 女,1982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

徐小红 女,1981年生。硕士,馆员。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新西兰教育家霍德威(Holdaway)等人创立成人与儿童互动式早期阅读法——分享阅读(Shared-bookreading)[1]以来,亲子分享阅读便逐渐成为进行儿童早期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亲子分享阅读是一种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情景中,父母与儿童通过共同阅读故事书或图画书,从而启迪儿童智力的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这种阅读活动对于儿童语言能力、早期读写能力和后期学业成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2]。我国在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只是存在于少数家庭。并且由于家庭在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亲子分享阅读的效果也参差不齐。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拥有充足的文献资料储备和良好的公众服务设施,在亲子分享阅读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其文化教育资源,为亲子分享阅读提供较好的服务,以提高亲子分享阅读的质量和效果,便成为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必要性、基本模式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好此方面的服务提供参考。

1 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的亲子分享阅读服务是一种通过向儿童及其父母提供文献资源和阅读指导,从而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以及图书馆意识的阅读服务活动。它对于儿童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图书馆自身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有利于儿童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美国伊诺依大学阅读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Richard Anderon认为,中国的孩子缺乏大量的阅读。中国儿童的阅读量主要来自课文、教材中,所以一年级中国儿童每年的阅读量大概是4900字,比美国儿童阅读量的1/6还要少[3]。一项调查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儿童在6~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中国儿童则一般要到两三岁时才开始阅读。美国儿童在4岁后就进入独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却要到平均8岁时才能达到这个水平[4]。

另有多项研究表明,0~6岁是婴幼儿大脑成长、智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其最有效形式便是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活动。尽管有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家长将陪同孩子阅读与教孩子认字等同看待,因而从根本上忽视了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有些家长在阅读方法上不够得当,把陪孩子分享阅读变成了教孩子阅读,久而久之便使孩子养成了过分依赖家长,不爱自己动脑的习惯。这些对于儿童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显然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将社会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其提供阅读指导和服务,让亲子分享阅读走向成熟,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有利于公共图书馆自身事业的发展

由于婴幼儿时期儿童对外在事物的认知尚处在懵懂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对陌生的环境有抵触的情绪,公共图书馆只有以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为突破口,才能使儿童读者有效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教育职能,全面提升少儿服务质量。另外,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可以使少儿读者从小养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 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基本模式

2.1 阅读指导模式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指出,指导儿童阅读的重点其实不在儿童,而在其家长。家长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儿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是影响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指导儿童阅读方面,首先可以通过指导家长而达到指导儿童的目的,帮助家长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用爱陪伴儿童阅读,进而使亲子分享阅读变成悦读、乐读。对于带孩子在城市打工的父母,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帮助他们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加入到亲子分享阅读的行列。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良好的教育。

2.2 手机图书馆模式

“手机图书馆”是指用户通过手机、以无线接入方式接受图书馆阅读指导的服务模式。手机图书馆模式是公共图书馆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和提高自身服务效率为目标,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手机客户终端,实现与读者互动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或途径,是与数字图书馆紧密结合,凸显数字时代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扩大图书馆服务外延的一种新尝试[5]。公共图书馆在利用互联网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利用手机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如图书预约、到期提醒、图书查询、办理挂失、新到图书推荐等。尤其是对那些没有时间来图书馆的读者,及时的短信通知对其利用图书馆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3 送书上门模式

对于年龄较小或者来图书馆阅读有困难的儿童,公共图书馆则应采取送书上门的模式,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其提供相应的图书。比如,为0~3个月的儿童提供黑白图案的卡片能够刺激他们视觉的发育;为3~6个月的儿童提供一些不同质地的图书(如布书、卡书、洗澡书、电子发声书等)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6~12个月的儿童提供一些色彩鲜艳、图画单一的图画书,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认知兴趣。在送书上门的同时还应给儿童家长提供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以便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阅读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现代通讯手段,如网络传媒、电话回访、手机短信、亲子QQ群等,与儿童家长保持联系,随时向他们提供阅读资源和相应的指导。

2.4 馆外流通点模式

建立馆外流通点,开展馆外读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有利于公共图书馆突破馆内服务的局限,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服务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对社会的全覆盖,既弥补了读者所在学校、社区图书馆(室)藏书的不足,又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教育职能[6]。

对于偏远农村的儿童,公共图书馆则可以主动联系当地的农家书屋,并向他们推荐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图书,指导他们与儿童共读,在共读中分享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于无力购买图书的家庭,公共图书馆则可以联系一些出版社和其他社会公益机构,向其捐赠儿童教育所必需的图书,使他们和其他家庭一样,同样享受到阅读的机会和乐趣。

2.5 开展读书活动模式

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缺乏耐性是儿童读者的天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文献借阅服务模式无法完全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文献服务的基础上,应深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亲子分享阅读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一些亲子手工制作、家庭沙龙、模仿秀、益智游戏比赛等活动;在一些重要节日,如儿童节、母亲节、教师节、世界读书日等,则可以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亲子分享阅读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儿童读者的节日生活,而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寓阅读于活动之中,既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儿童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有效提高亲子分享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对儿童家长给予指导,使他们更加自如地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活动,分享阅读的乐趣。

3 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保障措施

3.1 提供充足文献资源,创建优雅阅读环境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在文献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亲子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根据儿童性别、年龄、气质特征、父母文化程度及兴趣爱好等,为其提供适宜的阅读文献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亲子分享阅读服务的对象除了儿童读者外,还应包括家长、老师以及少儿工作者。另外,亲子分享阅读文献的类型应多样化,在重点配置传统纸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大音像资料文献的配置比例,使亲子分享阅读文献的内容尽可能丰富、多样,更好地满足儿童及其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在创设亲子分享阅读环境方面,图书馆应根据儿童的天性,将亲子分享阅读天地建成开放式的活动空间,便于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即使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其建成开放式的空间,也应尽最大努力使其成为适合亲子分享阅读的理想场所,在空间布局、装饰物美化、图书摆放等方面尽可能符合儿童心理发育和审美的特点,让儿童置身其中即感受到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可以自由地同父母一起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公共图书馆除设立亲子分享阅读天地外,还应设立些儿童活动室,如儿童游艺室、儿童演播室、儿童小影院等,供小读者使用,使他们在享受玩耍乐趣的同时,其智力也得到相应的开发。

3.2 进行专业馆员培训,提供专业阅读服务

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亲子分享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儿童读者的心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专业知识扎实、服务技术过硬的馆员队伍,使其真正树立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持续而深入地探讨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心理特点,并以此制定出亲子分享阅读活动的方案,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阅读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每一个亲子家庭的乐趣,使更多的低龄儿童及其家长愿意到公共图书馆来,使亲子分享阅读活动得到良性发展。

3.3 转变服务思想观念,主动服务亲子家庭

公共图书馆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参加亲子分享阅读活动,使其享受阅读的乐趣,就应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主动到亲子家庭中去宣传自己,推销自己,为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比如到附近的学校、幼儿园向老师、家长发放邀请函,请他们到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图书馆的配置情况和服务功能,激发他们参加亲子分享阅读活动的兴趣;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吸引附近学校、幼儿园的老师和儿童家长参加,使他们提高对参加亲子分享阅读活动的认识;鼓励家长和儿童共同参加图书馆定期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让他们感受参加亲子活动的意义和乐趣。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需要全社会精心呵护与培育。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分享阅读服务,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儿童在爱的传导中喜欢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公共图书馆应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1] Holdaway D.Foundations of literacy[M].Sydney:Ashton Scholastic,1970.

[2] 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7(3).

[3] 李子木.儿童阅读尚未到欢呼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6-05(5).

[4] 周婉芬.构建阅读社会:图书馆的使命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7(3).

[5] 张栋,吴秀玲.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1(1).

[6] 吴谷.关于少儿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几点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08(5).

猜你喜欢

亲子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