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群视野下区域图书馆的行为特征与构建对策

2012-02-15李静云

图书馆学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馆员集群成员

李静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官渡校区图书馆,广东 茂名 525000)

李静云 女,1963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所谓“集群”指的是一种发展态势,是由一定区域之内聚集联合体所产生的。集群所能产生的群体竞争力、共生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组织模式。正是基于集群这一概念,建设集群视野下的区域图书馆应运而生。集群下的区域图书馆可以呈现出不同种类图书馆之间的相互补充,带动发展的状态、协调文化与经济的共同进步。这一课题也早已获得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和广泛共识[1]。

但是,对于不同地域而言,其区域特点和实际条件又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建设区域图书馆的方法和模式的差异。为使“集群”这一概念广泛地适用于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建设之中,并充分利用集群的优势推动和发展区域图书馆[2],就必须对集群视野下区域图书馆的行为特征展开研究。

1 集群视野下区域图书馆的行为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之间仅仅在文献资源上共享相比,集群视野下的区域图书馆早已突破了这一界限。集群在一定程度上的扩展,丰富了区域图书馆之间合作的内涵与外延。例如,对于集群下区域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其不仅利用广域网、城域网将各个图书馆的网络系统进行连接,构建了一个所有图书馆均可共享资源的数字化网络信息系统,可以使读者通过统一的门户进行查询,而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内图书馆的竞争力[3]。它虽然展示在用户面前的仅仅是虚拟信息网站,但是背后却拥有区域内所有实体图书馆这一坚实的支撑和后盾。

对于其行为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概括:目标协同性、信息流动性、集群竞争性。除此之外,动态、累进、持续不断的循环也是其重要特征,前3个方面的行为特征不断在成员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评价、竞争、分享这一循环中流转体现。

1.1 目标协同性

由于集群下的成员馆因地理位置比较靠近,所以个别图书馆的资源积累、组织创新都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图书馆,使其他图书馆获得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及创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通过溢出效应而获得的学习经济。

长久以来,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我国的图书馆被划分为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各自为阵、缺少联系,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4]。所以在集群视野下的区域图书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充当领导的角色,完成对各成员馆的宏观调控。将集群下的各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为发挥整体的最强竞争力、资源最大化就必须使各成员馆之间处于相互协调、补充、合作创新的良好状态。这就要求处于中心地位的图书馆不仅能够协调、组织、规划各成员馆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地进行管理理念、资源建设、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带领其他成员馆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图书馆发展环境,提高区域图书馆的竞争力[5]。

1.2 信息流动性

与传统的布局相比,集群下的图书馆不仅仅是在地理位置上的彼此靠近,而是以高度的专业化、虚拟化紧密相连。在地理位置上的靠近与相同的行业背景的影响下,不但加速传播了显性信息,而且对于隐性信息的流动也起到促进作用,在隐性信息的流动加速基础上带动显性信息的扩散,这一良性循环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流动性[6]。

另一方面,竞争压力在集群下仍然是存在的。这种压力迫使各成员馆不断进行创新。竞争环境下的个别图书馆会率先取得核心技术或者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这种突破性创新会迅速带动集群下各图书馆的发展,并参与到创新的潮流中。这种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快速传播可以极大地提高集群下各图书馆的改革力度及创新能力。

1.3 群体竞争力

相同的行业文化背景下,集群下的图书馆进一步加强了群体竞争力。这种既具有竞争内容又具有合作内容的合作竞争模式,可以使各成员馆联合开发、优缺互补、共同进步。这种合作竞争模式是具有群体行动性、互动互助性的[7]。即使是一个与大型图书馆无法相提并论的高校图书馆,在融入集群区域网络之后,它所代表的不再是自己的竞争力,而是比所有成员馆竞争力相加之后更强大的竞争力。

1.4 动态、累进、持续不断的循环

所谓交流指的是集群下各成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彼此之间相互探讨、学习、交流经验;竞争指的是通过对各成员进行实际条件考察、分析论证,然后经过科学判断确定合作模式。所谓合作是基于建设目标要求的原则下,各成员馆进行紧密合作;分享指的是各成员馆按贡献大小共享成果。最后的评价过程是各成员馆以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方式对效益进行合作模式、效果、目标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使集群图书馆步入下一阶段的循环。

这种循环是动态、累进、持续不断进行的。正是因为这种循环使得集群图书馆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效益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循环模式是具有开放性的,不仅可以从外界不断地输入信息、人力、资金、技术,而且还可以输出创新成果,获得效益。这一循环的特点是集群下图书馆的最终表现行为特征。

2 区域图书馆的构建对策

2.1 处理好政府引导支持与集群内部协调沟通之间的关系

对于集群区域图书馆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只有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才能对区域图书馆发展战略进行制定、统筹规划集群范围、构建集群管理体系。使集群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不受到行政体制的阻碍,并且真正意义上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确保集群下的图书馆行动目标一致、统一合作。

在区域图书馆构建的工作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引导支持与集群内部协调沟通之间的关系。具体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①在区域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结合文化部门的协调领导及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②由各成员馆人员及政府行业专家组成的组织必须对集群管理方法制定详细条例,签订具体协议,以明确责任、义务,进而保证区域合作能够顺利开展。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参照以下几种:馆员培训制度、馆际信息沟通制度、读者押金制度、滞纳金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馆际定期例会制度等。通过以上几种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集群图书馆的竞争力。

2.2 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建立是区域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技术。这个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集群图书馆中拥有文献资源丰富、规模最大的核心图书馆,可以在这一核心图书馆的基础上,汇集区域各成员馆的全部网络技术力量、信息资源,构建一个统一、规范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对全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进行统一编号,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同时又可以避免区域内图书馆重复购买书籍。第二,系统可以使馆际之间实现通借通还。第三,系统还可以完善图书馆网站服务,比如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续借等功能,为读者尽可能提供便捷的服务。

图书馆要以服务于读者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完善读者服务。所以说,建设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图书馆工作之重心。

一方面,在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文献借阅应基于这一统一平台,采用“一卡通”的方式进行图书借阅。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读者办理多张借阅卡、还书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采用不同工作方式也可以更为全面地满足读者需要[8]。比如一站式平台,在集群区域内通过任何一个文献检索终端都可以查询到所有图书馆的馆藏信息。除一站式平台外,我们应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通过对服务方式的改进来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2.3 提高各成员馆员的集群观念,培养专业化人才

要想使各成员馆在集群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做出积极的贡献,就必须要求各成员馆馆员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

一方面,与传统图书馆相比,集群图书馆打破了仅仅在图书文献信息上的共享,扩大了信息共享的界限。这就要求馆员对图书馆设备、文献、网络系统、数字信息等可利用资源进行统筹分配,达到最优化资源配置[9]。另一方面,馆员必须树立信息、设备、管理、人力等资源共享化的观念。这就要求必须在思想上对馆员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集群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集群下的图书馆成为组织结构清晰、联系紧密、合作共享的一个系统,以达到区域图书馆资源、业务、信息的全方位整合。

具体来说,由于集群下的区域图书馆是基于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因此,区域图书馆需要的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业务处理能力,同时也应是掌握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此,区域图书馆要明确人才培养及引进计划、目标。一方面,要对现有馆员针对个人能力的不同进行有层次的分批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实用复合型人才,以完成图书馆的人才储备及发展。通过馆员综合业务素质能力的提高,最终满足区域图书馆的建设需求。

3 结语

一直以来,由于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等原因造成了很多图书馆资源的浪费。一些最具有优势的图书馆并没有按照理想的方式开展普遍的读者服务,而一些公共图书馆往往因为经费的短缺又无法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基于集群视野下的区域图书馆可以共享区域内图书馆系统的全面资源,同时带来可观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及一系列契约而达成的一致目标,又使得区域图书馆的建设走向一个集网络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微机资源、读者资源、文献传递的信息流与物流资源为一体的资源整合。基于集群概念下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实现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提供了可行的组织形式,将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

[1] 蔡炜,张艳花,胡维青.面向区域图书馆集群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0-82.

[2] 蔡艳青,张瑞芳.公共图书馆集群管理总分馆制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1(11):18-20.

[3] 陈海月.大理州公共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76-78.

[4] 范丽娟.高校图书馆广义文献集群服务系统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10(4):70-72.

[5]李东方.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特色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以中部六省各类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为例[J].情报杂志,2011(2):176-180.

[6] 林素梅.高校图书馆信息集群建设探析[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0(4):30-32.

[7] 凌静.集群战略:区域图书馆提升竞争力的新选择[J].黑龙江史志,2010(23):83-85.

[8]徐兴余.虚拟图书馆集群——实现跨区域互动的有效形式[J].图书馆,2011(5):11-13.

[9] 朱俊波.图书馆集群系统核心价值的技术保障[J].图书馆学研究,2011(1):46-48.

猜你喜欢

馆员集群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