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学图书馆馆员业务培训散议——定光寺宏慧图书馆创建有感

2012-02-15周子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2年2期
关键词:灵隐寺佛学开馆

周子荣

(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27)

〔作者信息〕周子荣,男,研究馆员。

1 缘起

2011 年元旦中午,我家来了2位不速之客。她们是广东陆丰市定光禅寺广东尼众佛学院的法师,通过灵隐寺获知了我的住址,专程来咨询她们创建佛教图书馆的事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我知道了她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一是时间紧,六月中旬要开馆;二是任务重,寺内2万多册的藏书还没分编入藏,还要搬迁入新馆;三是基础薄弱,在馆的4位法师均未接受过图书馆学的专业培训,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她们恳切地希望我能去定光寺具体协助。我理解她们的诚意,但由于身体原因,我不能像以前在灵隐寺那样去那边长期工作,便答应可为她们做些短期的培训和指导。她们非常高兴地说,回去请示领导后即与我联系。

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我就考虑如何去完成它。我计划在这半年时间里,分二次给她们讲授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一次(一月份)以书为主,讲授馆藏图书的采购、分编和组织,建立计算机书目数据库;第二次(五月份)以期刊为主,讲授连续性出版物的收集、装订和管理,另再协助她们建立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应对六月开馆运行的硬任务。以后若有机会,再对她们作更深入的培训。好在2008年我应邀曾在四川的华岩寺和文殊院做过佛教图书馆管理的培训讲座,材料都是现成的,再加上自己在灵隐寺五年主持图书馆实际工作的经验,又撰写出版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故心中还有一定的把握,当然,这还需要对方默契的配合。没几天,对方来电告知已为我订好了去深圳的往返机票,因春节即至,我在寺里的时间只有2周。

2 工作

1月16 日到了定光寺,我亲眼目睹了这里的一切,觉得其氛围与灵隐寺大不一样。灵隐寺给我的印象是喧闹,甚至趋于商业化,这里却是清净、空灵,犹如世外桃源。寺庙远离城区,座落在幽深、清新的清云山中,平时很少有人前来烧香礼佛或游玩。因寺院与佛学院融为一体,教、学的气氛很浓。300多位尼众学子接受正规的佛学教育,严守佛教戒规,校风清纯、朴素,与我们普通高校有很大的差别。新馆舍已经落成,是一个单独的院子,二层楼,面积20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60台。在全国佛教图书馆中,规模也算一流了。寺庙领导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我一到就与我见面谈话,表达了他们对办馆的要求和期望。由此,我的工作拉开了序幕。

1月18 日,“佛教图书分类”讲座开始,我没想到的是,除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有学院的教师(约10多位)都到法堂来听我的课。我很诧异地说,这个讲座很专业,是对图书馆员的,老师们不一定要来听,很枯燥的。但她们说,来听课是为了增加多方面的知识。五天的课程包括做实习题,所有的老师场场全到,而且饶有兴趣地说,想不到图书的分类也有这么多的知识和技巧。这使我深受感动。

图书馆4位馆员,2位兼学院的教师,2位是本院的本科毕业生,她们学习非常认真,在我来寺前已经在自学《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并在工作中使用,从她们提出来的问题看,已经十分专业。我很诧异:这本书只有从事编目实践的图书馆员才会使用,她们是出家人,又没有图书馆的工作基础,怎么能够弄懂?由此可见,她们为此事付出的努力!

在输建书目数据库的过程中,我首先考察了她们从东莞购买的系统软件,觉得还算简便可行。但还有一些很关键的问题(如索书号设计等),由于软件商不了解图书馆业务实际而造成欠缺,故立即召商家来寺庙与我面谈,并让其按要求修改。

除了讲课,平时我就和馆员们一起工作。因赶任务,图书馆还请了几位经过分类培训的在读佛学研究生到馆内帮忙。她们都是佛家弟子,对佛学当然精通。我充分发挥她们的特长,佛教书籍全由她们来分,而对佛学以外的其它图书,则由我承担。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对她们提出来的各类业务问题,我都尽己所知,言传身教。她们自己每晚都加班到深夜,却照顾我年老体弱,让我休息。2周下来,我们竟然完成了堆积在旧馆内的大部分图书的分类和书目数据的录入。28日,她们让我回杭过年。

按计划,5月份我要再过去完成第二步的培训计划。没想到那时我突然患病,需要住院手术治疗。我去不了,这后面的事怎么办呢?我想起了浙江省医科院图书馆馆长胡德孙女士,她刚退休不久,业务很棒,是否可以让她代我去工作呢?结果,胡馆长非常爽快地答应我的要求,到我家与我商谈一天,我把我的思路和相关材料都给了她。她还特地去了灵隐寺,感受佛教图书馆的气氛,为此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胡馆长5月下旬到定光寺,至6月底开馆后回来,整整一月,在那边帮助进行期刊的搜集、整理、装订,制定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还亲自和尼众们一起,参加新馆的搬迁和开馆一切事务,得到寺庙上下一致的好评。6月19日,新馆正式开馆,以已故老方丈的名字定名为“宏慧图书馆”。从她带回来的新馆开馆仪式的照片和录像来看,图书馆确是旧貌换新颜了。在此,我要对胡馆长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

此后数月,我身体康复,她们与我保持了不间断的E-mail或电话联系,凡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咨询和交流,图书馆的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规。11月中旬,我趁参加在深圳召开的国际图书馆学术会议的机会,帮助她们联系参观深圳市图书馆,并与市馆建立起业务咨询关系。而后,我重返定光寺,去实地了解宏慧图书馆的运作实践。3天的考察结果,让我非常欣慰。新馆宽敞明亮,深受师生喜爱,图书馆各项业务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每晚阅览室里全都满座,电脑的使用,学生们都要按班轮流;新书不断增加,已突破3万册,而且始终保持佛学馆藏占70%以上的比例。馆员队伍也增至6人,在今年应届毕业生中选择2人留馆。老馆员还结合工作实际尝试着撰写图书馆学术论文,参加佛教图书馆的业务交流。

3 思考

本世纪始,我国佛学图书馆的创建方兴未艾。全国各地很多寺庙都在酝酿或已着手进行这件事。但普遍的问题就是缺少专业人才,不知该怎么做。从我国目前的体制看,图书信息专业毕业生去寺庙工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故只能由寺庙聘请专职或兼职的专业人员协助办馆。专职人员大多已退休,任职时间不会长久,兼职人员都在岗,无法倾其全力。所以,寺庙领导必须非常用心地去考虑这件事情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在创建初期可借用聘来的专业人员,但重点应放在利用他们培养寺庙僧员掌握图书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待专业人员离开以后可以自力更生,独挡一面。然而,出家人常以“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为由,不能长期安心于图书馆工作,与他们在寺庙的日常活动相比,图书馆工作实在太繁复、太无趣了。我在灵隐寺5年中为其培训了3批5位僧员,走了4人。显然,这不是一个成功的个例。图书馆工作是一项需要有一批具有长期积累性经验的馆员在那里辛勤劳作和服务的工作。人员流动频繁,工作肯定做不好。

在定光寺,我恳切地与寺庙领导讲了选择图书馆僧员的重要性,不能依赖外聘人员,一定要自力更生。这里的工作做得如此出色,就是领导重视,由学院教务长亲自抓图书馆工作,充分发挥了尼众馆员的主观能动性。选中的2位中年馆员原是佛学院的教师,非常热爱图书馆并愿意为此工作一辈子。她们先是刻苦自学,再经培训,业务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寺庙再陆续选择合适的尼众和本院的毕业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其实,我和胡德孙馆长在寺里的时间都不长,但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显著,这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我想,这可能是我国创建佛学图书馆的一种很好的模式:专业馆员引导——培训寺庙馆员——寺庙图书馆自己运行。佛学图书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各类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大力的协助,使之在不远的将来兴旺发达起来。

猜你喜欢

灵隐寺佛学开馆
千年灵隐寺的火劫与消防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华侨图书馆开馆至今,它运转的还好吗?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灵隐寺不遇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