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理论构建及假设

2012-02-15尹琴琴樊重俊

区域经济评论 2012年7期
关键词:奖励制度开发性探索性

□尹琴琴 樊重俊

(1、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一、引言

中小企业的困境成为2012年两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有中小企业45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1]。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瓶颈,表现在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负担重,经济效益下降等,更为突出的是创新力不足。

创新力是推动一个企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决定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日益加快的今天,中小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创新力。

一个企业的创新力和其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通过变革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力,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探究中小企业的创新,即探索性创 新(explorative innovation)和 开 发 性 创 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从行为层面剖析影响中小企业两种创新的因素。

二、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重要性

基于March[2]等人的研究,从组织学习模式的角度将创新分为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两种方式。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日益成为组织学习、创业管理、战略管理等领域研究关注的焦点[3]。开发性创新侧重于在现有产品、市场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逐步改进和提高,以满足现有的顾客或市场需求。而探索性创新侧重于超出现有的产品、市场和技术范围,通过探索、发现和实验开辟出全新的领域,来满足未来的全新的顾客或市场需求[2]。开发性创新能力侧重于对现有范式的改进和提高,可以带来短期的回报。探索性创新着眼于未来,侧重于超出现有的范式,开辟新的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对于中小企业都非常重要。只注重任何一方面的创新都将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如果只注重开发性创新,只注重对现有产品、市场和技术的改进,在产品、技术、知识更新换代日益迅速的今天,这些产品和技术将很快被淘汰,企业将会因发展后劲不足而失去长期发展的机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变得被动;反之,如果过分强调探索性创新,即注重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企业需付出高昂的成本,承担较大的风险,将有可能难以维持现有的经营。

为了获得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既要加大开发性创新的投入力度,又要兼顾探索性创新的投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面临人力资源和资金方面的紧缺,因此,需要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合理分配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投入,在二者兼顾的情况下取得一个平衡。中小企业既要凭借低成本、高效率和开发性创新力在现有的市场中竞争,又不得不把目光转向长远的发展,凭借灵活应变、先入为主和探究性创新力在未来的市场中取胜。

三、影响中小企业两种创新因素的理论构建与假设

首先,以往的研究对于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平衡机制所持观点并不一致。March[2]认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创新活动,它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张力(tension),在组织稀缺资源、注意力等方面呈现相互竞争的关系,而且两种创新方式都有自我增强性,在一个组织内部是相互排斥和不可兼容的。但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组织创设合适的组织条件,如组织内部结构、文化、环境、创业导向等,可以实现两种创新方式的共存。例如,Gibson[4]等人认为,只要组织创造条件弥补两种创新方式,并减少两种创新方式中任何一种创新方式的自复制,可以实现双元创新的局面。

其次,由于两种创新方式对于组织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两种创新方式的影响因素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已有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立足于行为层面,力图探讨影响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因素。从组织结构、奖励制度、企业环境、工业升级四个维度,分析它们对于两种创新方式的影响关系。

(一)组织结构

研究表明,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的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创造合适的组织结构会提升企业的两种创新能力[5]。在本文,我们讨论两种组织结构,即正式化的组织结构和联通性的组织结构对于两种创新能力的影响。

组织正式化是指组织内部活动遵守程序、制度和标准化的程度。创新意味着摈弃固有的模式和行为,通过探索和发现等一系列过程建立新理念、提出新方法、发明新事物,开辟新领域;而正式化则意味着对固有模式的遵守,强调程序化、规范化和规则化。尽管正式的组织结构通过规则的约束,减少了员工的决策自由,但是它可以通过对固有的惯例和已经成熟的技术的执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为改进现有的知识、产品和技术提供了可能性,提高了开发性创新能力,同时它所带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也为探索性创新提供了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条件。

组织联通性是指员工之间跨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或者说是组织内部的社会联系紧密度[6]。组织联通性增加了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和信息沟通。因此,通过建立联通的组织结构,鼓励员工之间交流沟通,可以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为整个组织发现和创造新颖的知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组织探索性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员工可以利用获得的知识,来深层次地改进现有的知识、产品和技术,有利于组织开发性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组织结构存在很多问题,组织结构弊端日益显现。首先表现在组织结构缺乏正式性,很多企业强调灵活性,按照企业领导者的意志进行管理,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内部纪律。其次,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很多企业认识到正式化组织结构的重要性,纷纷照搬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工作流程的官僚化和机械化使得各部门缺乏横向沟通,繁多的管理部门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行动迟缓,管理效率降低,部门职能的重叠导致组织结构的职能分工不清。第三,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层级制为主,高度集权。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使得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困难,不能很好的共享和交流信息,信息的传递时间长,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因而,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我国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通过变革组织结构建立正式化和联通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的正式化和联通化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实现两种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奖励制度

企业的奖励制度对于激发员工的创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中,基于流程的奖励制度侧重于激励项目成员完成对于项目预定目标实现非常重要的特定流程或活动[7]。在基于流程的奖励制度下,企业注重的是员工工作流程的标准程度,而不是最终的产出。它意味着无论预期目标是否达到,只要员工的工作过程符合标准,就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制度减轻了员工的压力,提供了一种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员工发现和尝试新的知识和技术。尽管有些尝试会带来项目失败的风险,但是因为制度本身决定了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风险,给员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员工工作更具有灵活性,更愿意跳出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框架,提出和实施全新的创意或想法,进行探索性创新。另外,在这样的制度下,企业会逐渐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员工探索和尝试新知识、新技术。

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过程中,基于产出的奖励制度侧重于鼓励员工完成预定的目标,它注重效率和产出。在这样的制度下,员工大多不愿意进行未知的高风险的探索,更愿意遵循现有的成熟的知识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的改进和精炼,以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产出的奖励制度鼓励员工进行开发性创新以提高效率和产出,从而对企业开发性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对于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很大程度上面临人才缺乏的状况,而且缺乏一整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和标准。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是根据领导者个人意愿来决定对员工的奖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会严重挫伤员工的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创新薪酬制度,从物质上鼓励和支持员工创新活动,提高员工创新的热情,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基于以上论述,提出假设:

假设2:如果中小企业根据发展的阶段以及特征,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灵活运用两种奖励制度,当企业偏重于开发性创新时,运用基于产出的奖励制度,当企业偏重于探索性创新,运用基于过程的奖励制度,在不同的阶段实现两种奖励制度的循环和动态时间性转换,可以促进企业提升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能力。

(三)企业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一种氛围,包含组织的基调,塑造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并决定其他控制要素的发挥,它受到企业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8]。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平台和系统,来营造有利于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激发员工两种创新能力的提高[9]。我们探究两种企业环境:积极沟通学习的企业环境和适度冲突的企业环境。

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学习交流的环境,增进员工之间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有利于企业发现、形成、应用新的知识。而且,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促进相互信任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组织内部的知识传递和学习。相互交流学习的组织环境可以增进各职能部门、各层级内部或相互间的联系,加速知识的传播、共享和整合。跨部门、跨层级的知识信息的交流共享促进员工将彼此不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为员工探索性创新观点的形成提供了可能[10]。再者,由于企业内部交流的增多,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也在增多,有助于企业改进和提升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开发性创新能力的形成。所以,营造鼓励员工之间沟通的内部环境,可以为知识的广泛传递开通渠道,有助于组织营造持续的内外部学习氛围,为企业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

适度冲突的企业环境是指在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之下,企业形成鼓励员工之间观点、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同和冲撞的氛围。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过分强调和谐,员工之间尽可能避免彼此意见的分歧和冲突,将会对企业创新力的提升产生消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员工持有新的不同的意见时,为了不打破企业内部和谐的氛围,有可能选择退让或顺从大众的意见,不利于创新性观点的产生。因此,建立适度冲突的内部环境,在团队协作和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的基础上,鼓励员工真实的表达看法和意见,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相互的碰撞和融合,有助于创新性观点的发掘,有助于推动企业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

首先,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面临资金的短缺,更面临知识和技术方面资源的相对短缺,因此,在企业内部应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交流沟通的氛围,以扩大整体的知识和技术结构。其次,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培养创新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企业应该营造鼓励创新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在企业内部构建创新的理念,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观点,鼓励员工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所以假设如下:

假设3: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塑造交流沟通和适度冲突的内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越是鼓励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能达成团队协作和适度冲突之间的平衡,越有可能发现和创造新颖的知识和技术,越有可能提高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能力。

(四)工业优化升级

工业升级意味着制造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价值到高价值、由低端到高端的逐步发展的过程。企业通过工业升级,由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制造流程逐步转变为精细的技术含量高的制造流程,生产出利润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提升了竞争力。为此,企业不仅需要引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新的技术,更需要加强组织的学习能力,通过多层面的吸收、积累、应用知识加强企业知识储备,以促进工业升级。

然而,在学习积累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提升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能力。工业升级需要企业在已有的熟练的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熟练的经验和技术不仅能使企业和员工了解如何能更高效的开展工作,更可能使企业对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扩展应用到相似的新的领域[11]。而且,工业升级还要求企业整合各个运作流程,要求对每一个流程的详细状况以及潜在的需求进行了解。因此,它可以使员工对现有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更好的复制和扩展,并且将现有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和改进。另外,工业升级鼓励新理念的提出、鼓励新设想和新实验的尝试、鼓励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鼓励内部知识的更新,而这些要素对于促进企业探索性创新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工业结构低端,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凭借低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随着资源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实现工业优化升级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4: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积极进行工业升级,而工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可以促进开发性和探索性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二元创新的方向

企业的创新不仅要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创新,还要注重在市场方面的创新。新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能否实现其价值,关键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12]。一个技术非常先进的产品也有可能不受消费者欢迎[13]。因此,一个企业的创新要发挥产品开发和市场的二元创新效力。

关于市场创新,我们从市场开发性创新和市场探索性创新两方面来分析。市场开发性创新强调在现有的市场和客户群的基础上增大其购买量和吸引新的同类顾客群购买。企业在充分了解现有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决定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开发的风险。企业应该通过市场开发性创新了解顾客的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了解顾客核心价值并探索实现顾客价值的方法,进而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创新和改进产品的性能、完善相关的服务、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最大程度地实现顾客价值,从而成为市场领先者。因此,市场开发性创新可以促进产品开发性创新。市场探索性创新意味着脱离现有的市场和客户群,开辟出全新的市场和客户群。市场探索性创新需承担较高的成本和较大的风险,但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相对高的利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在开辟新市场的同时,通过对未来市场潜能的评价和预期消费群的分析,为产品和技术探索性创新方向及其商业潜能提供了准确的预测,以灵活应对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未来的市场会获得更加主动的竞争权。因此,市场探索性创新可以引领产品和技术的探索性创新。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讲,既要注重产品开发的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又要注重市场的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以市场创新引导产品开发创新,以产品开发创新促进市场创新,发挥二元创新的效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五、结语

国外文献对于这两种创新方式的平衡性以及影响因素所持观点并不一致,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实证研究,但是对于两种创新方式的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另外,基于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视角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方式的文献还很少。本文立足于企业的行为层面,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从多个角度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影响因素,而且把市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引入分析的理论框架。本文的理论构建和假设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各影响因素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检验。

[1]黄宇峰.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结构性困境及对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March J.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3]M.J.Benner&. M.L.Tushman,Exploit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238─256.

[4]Gibson,C.B.,&Birkinshaw,J.. 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2):209─226.

[5]He,Z-L.,&Wong,P-K.Exploration vs.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481─494.

[6]李剑力.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整合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J].经济经纬,2010,(3):105─109.

[7]Atuahene-Gima,K. ,&Murray,J.Y.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Marketing Strategy Comprehensivenes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4,68(4):33─46.

[8]李晓宏.基于内部环境优化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9]Birkinshaw, J. , & Gibson, C. B..Building AmbidexterityintoAn Organization[J].MIT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4,45(4):47─55.

[10]Reland,R.D. ,Hitt,M.A. ,&Sirmon,D.G..A Model of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The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6):963─989.

[11]Arash Azadegan,Stephan M.Wagner.Industrial Upgrading,Exploitative Innovations and Explorative Innovations[J].Production Economics,2011,11(7):54─65.

[12]Bonner,J.M. ,&Walker,O.C..Selecting Influential Business-to-Business Custome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KnowledgeHeterogeneity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21(3):155─169.

[13]Ernst,H..Success Factor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2,4(1):1─40.

猜你喜欢

奖励制度开发性探索性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高校本科生奖励制度新探
班级奖励制度“保鲜”之法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