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探微——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2012-02-15沈艺红
沈艺红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55)
1 引言
2001年,教科文组织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行动纲领,强调在多元化社会中,每个人不仅要承认各种差异,而且还要承认造成这种差异的多元性。[1]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又在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中倡议:“各国应实施多元文化政策,努力消除因民族、语言和宗教多样性而造成的隔阂与歧视。”[2]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大公共图书馆陆续掀起多元文化服务的浪潮。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利用位处国际大都市的有利条件,在多元文化服务方面累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2 广州的多元文化特征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之一,广州具有中西文化荟萃、各族群文化交融和注重多元文化包容等3大特色:
第一,对外交流频繁,中西文化荟萃。广州在历史上是环球贸易的重要港口,唐宋年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角,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及至近代,中外贸易关系更为密切。自1957年起广州每年在春、秋两季举办交易会,“广交会”成为中国当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的国际贸易盛会,每年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此地、互通有无。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球合作更加广泛。当前广州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发展了22个国际友好城市,各国在广州设立的领事馆超过40个。驻粤外籍人口逐年上升,广东省外籍常住人口已达36.1万人。从2000~2011年间,每年从广东各口岸出入境的外国人从283.59万骤升到652.72万人。[3]广州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面貌。
第二,各族群文化交融,交相辉映。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广州便建城“楚庭”。岭南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和客家,本身就是中原汉族与岭南百越先民长期融合的结果。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以务实、开放、兼容、创新为特色,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从粤语、客家话、潮汕方言,到广东音乐、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乃至岭南民俗和饮食文化,无不反映出岭南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劳动力需求量不断增大,人口频繁迁移,逐渐形成多族群、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据“六普”统计,广州市少数民族人口达21.29万人,占总人口数1.68%。其中,常住广州且人口过万的少数民族依次是:壮族8.33万人、土家族2.43万人、苗族2.20万人、瑶族1.92万人、回族1.40万人。满、侗、布依、朝鲜、黎族人数在3000~9000人之间。[3]少数民族带来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荟萃,扩展岭南文化的内涵,增强其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帮扶弱势群体。广州是全国最平等包容的城市之一,为无数南下创业谋生的人提供了发展平台。“六普”期间常住广州的非广州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是476万,约占城市人口比例的1/3,同“五普”相比增长43.81%。外来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令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广东省、广州市政府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对农民工、外来务工子女、残疾人等的帮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例如,广东省先后制定、颁布和实施了《广东省流动就业管理条例》、《广东省职业介绍条例》、《广东省劳动监察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极大地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省劳动部门还加强了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及时调解劳资纠纷,查处拖欠工资,打击非法职业中介,为外来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关爱残疾人方面,2011年市人大首次提议在广州建立聋人信息无障碍“通道”等。
3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多元文化”被定义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与相互作用。除了文学和艺术外,它不仅包括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各种特点之总和,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等,而且是人们在本地社区和全球社会里集体力量的基础。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图书馆的作用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以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人口在保持其群体特有的文化前提下,融入当地生活。“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意味着“图书馆为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向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群体所提供的服务,它既包括为所有类型的用户提供多元文化的信息服务,也包括为传统服务中较少涉及的少数群体提供的服务。这里的少数群体是指那些在民族、语言、文化上与本地居民有差异的人群,包括外国移民、难民及国内的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等。”[4]
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服务为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战场,成为图书馆整体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公平公正地为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读者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正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是否达标的标准之一。
4 实践与反思
在多元文化服务实践中,广图尤其重视多元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贯彻“请进来,分享交流;走出去,感受体验”的理念,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以下是广图近年来的一些尝试:
第一,把专家、读者请进馆,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最初广图的多元文化资源比较分散,利用率不高,经过筛选及优化整合后,创建了3个深受读者喜爱的阅读专区:①国内首个友好城市赠书区。广图收藏了友好城市、各国驻穗领事馆、其他国际组织社团赠书1万多册,其中包括美国领事馆、法国里昂市图书馆(法国文化协会)、德国法兰克福市(德国领事馆)、新西兰奥克兰市、广州日本妇女会的赠书及本馆与日本福冈市综合图书馆交换的文献。这些资源为国内独家所藏、弥足珍贵,开架供读者研究使用,不仅吸引大量读者,还起到了文化交流促进作用。②出国留学资料专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较快,出国留学人数年年攀升,2011年已超越30万人。广图适时增购了 TOEFL、SAT、ACCA、CAT、GRE 等热门考试复习资料,吸引大批莘莘学子到馆,借阅率长期居高不下。③外国文学新书区。广图提供了不同国家出版的小说、人物传记等文学作品,帮助他们保持与祖国文化的联系。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不同国籍的人士,有热心的读者亲自为我们推荐采购书目,甚至还把自己的珍藏捐赠给本馆收藏。
另外,广图积极开展活动,扩大自身社会影响。例如:每年举办大量的文化活动,仅2010年就有3500多场,吸引了72.6万读者参加;2010年广州承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本馆特别承办了“亚洲文化图片展”,展出图片400多幅,反映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风土人情、传统和现代体育项目,以及介绍中国包括港澳台的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和亚运推广情况,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前来参观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还应邀到佛山图书馆进行后续展出。近年来深受市民欢迎的还有“羊城学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羊城学堂”是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公众,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思想、促进市民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学堂邀请学识渊博、热心公益的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为主讲嘉宾,讲座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教育、生活、经济、社会、保健等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每期的会场基本满座,有时连走廊都站满了听众。“英语俱乐部”是由广图主办,邀请语言专家及志愿者策划主持的英语沙龙,每周日举行,目前已成功举办了300多期,并成立了俱乐部Q群及开通微博,参与群体从原来的在校师生为主扩展到社会各阶层。广图还不定期邀请歌德学院的德国专家来华举办讲座,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开拓馆员的视野。
第二,通过学习考察,让管理者走出去,感受发展、体验变化。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主管业务的领导走出国门,到美、法、韩等国家弘扬本土文化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进而为多元文化服务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世界读书日”等文化节日,管理者深入社区,宣传图书馆服务,传播文化信息,引领市民步入知识的殿堂。
第三,勇于探索,特色服务屡创新。广图在帮扶弱势群体,特别是开展盲人读者服务、少儿读者服务和“流动汽车图书馆”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首先,2001年广图与市残联合作开设了国内首家盲人电子阅览室,让盲人能够克服生理缺陷,平等享受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当时盲人专用机位仅有两个,经过不断拓展,现在不仅增为5个,还在120台普通机上都安装网络版盲人软件,并提供免费服务。配置的设备也不断升级换代,有盲人专用放大器、发声中文BP机、电子粤语发声时钟、数字移动阅读器,盲人读者可“阅读”到7种当日报纸、80多种杂志和上千种电子图书,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资讯,还可以通过声音技术像正常人一样编辑文字、上网冲浪。其次,少年儿童心智未成熟,同样需要社会关爱,为其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2009年,广图申报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由绘本爱上阅读——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实践研究”,该课题是引导青少年阅读的一大突破,意义在于把少儿快乐阅读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目前课题组已深入到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农村、部队、残联、医院等处,组织开展亲子读书会、故事会、手工书制作等活动175场次,广泛发动市内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基层文化中心培训了一批阅读推广人,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更多人关注儿童成长。此外,本馆还承办了多项少儿活动赛事,如2011年首届广东省“幸福成长”绘本制作大赛,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加,收到参赛作品1000余件,体现了当代羊城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今后本馆还将与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最后,广图“流动汽车图书馆”承载着为城乡接合部居民输送精神粮食、传播多元文化的历史责任。汽车图书馆自1981年创办以来无惧风雨驰骋于广州市郊,被广大读者视为流动的“文化绿洲”,并于200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通借通还(汽车图书馆、广图及联合图书馆之间),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的借阅。
第四,长远规划,长足发展。广图新馆将在2013年建成并开放,届时将专设“多元文化馆”,进一步丰富馆藏,扩充活动场地,更好地开展相关服务。收藏的文献语种包括: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等。总馆藏量达5万册,包括图书、报纸、连续性出版物、视听资料、电子资源。还将设置专门的活动空间,定期举办多元文化活动。人才队伍建设也初具规模,近年来,本馆录用和培养了一批英、法、俄、日语专业人才,为今后提高策划水平、发展多元文化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广图在“多元文化服务”方面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文化资源单一。例如,当前服务语种以汉语、英语为主,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馆藏资源极其匮乏,甚少策划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没有配备专门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等。第二,客观因素制约。首先是发展经费不足。当前广图的运作经费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购书经费有限,活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导致本馆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时困难颇大,宣传力度不足,难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次是管理人员水平有限,知识结构单一,影响多元文化服务水平。第三,馆藏建设有待完善。建设合理的馆藏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前提条件。广图在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读者采集资源时,尚需更多考虑服务群体的规模及其阅读需要,如为外籍读者展现最能体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书刊资料,为各少数民族群体提供反映自身语言文化的文献,注重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开发等。
5 结语
多元文化服务在国外图书馆界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相比之下,国内图书馆界起步则较晚、发展较缓慢。当前,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理论深度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及细致性也有待完善与提高。笔者阐述广图在多元文化服务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旨在引发同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1] UNESCO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JB/OR].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71/127160m.pdf,2012-01-01.
[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类发展报告》:呼吁各国实施多元文化政策[JB/OR].http:∥sports1.people.com.cn/GB/paper39/12481/1122483.html,2012-01-01.
[3]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509,90-99.
[4] 刘雅琼.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沈艺红 女,本科学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