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景下出口企业风险管理和经营策略调整
2012-02-15程达军
□程达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 518055)
一、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将大大削减欧盟对我国的进口需求
欧盟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欧盟也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根据欧盟公布的数据,欧盟国家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大多出现了经济下滑的情况。在当前国际经济整体增长乏力,欧盟还没有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欧盟经济的未来走向并不乐观,债务危机影响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未来两三年欧盟经济将继续面临深度调整。欧盟委员会发表的经济预测报告称,2012年欧元区经济将会陷入轻度衰退,萎缩幅度预计为0.3%;欧盟经济虽不会陷入衰退,但却会出现零增长[1]。欧盟的经济形势恶化必然会导致欧盟各国的失业率上升,现实收入的下降和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也将降低欧盟民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使得欧盟对外国的进口需求缩减。欧盟政府将同时通过种种方式来提振本国的经济和就业,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尽量缩减进口,扩大出口。
(二)欧元贬值将进一步压缩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在欧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我国对欧盟的出口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按照欧元结算的,而出口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基本以人民币核算和支付,在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水电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中国出口企业将遭受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的风险。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仅为1.47%,在欧元贬值情况下很多出口企业将面临有单不敢接的尴尬境况。
(三)欧债危机将进一步增加出口企业遭受合同违约的风险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欧盟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其被动违约的概率。购买力下降和市场不稳定将会导致进口企业对未来损益缺乏清晰的预期,同时由于我国企业的国际诉讼能力和经验相对缺乏,欧盟进口商主动违约的可能性将增大。评级机构标普预计,在上半年出现温和衰退的情况下,2012年欧洲企业违约率将从2011年的4.8%上升至6.1%;若衰退加深,企业违约率可能升至8.4%[2]。
(四)欧债危机将促使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为了增加就业,提高内需,欧盟将可能采取更加严格的进口限制政策,尽量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在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引导下,欧盟将进一步收紧已经非常严格的进口管制措施,可能会对来自中国的商品设置种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并通过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与产品。自从2010年欧盟公布新的对外贸易政策以来,欧盟在政策层面上对我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趋势非常明显,如授权欧委会在没有接到企业投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对进口商品开展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二、欧债危机下我国出口企业的交易风险管理
为了保障出口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必须在操作层面上实施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从不同侧面帮助企业规避具体业务环节的风险。
(一)加强交易前期对进口方的资信调查
资信调查是出口企业确定支付方式、进口方的授信额度等的重要基础。在欧债危机背景下,进口商的经营不确定性增加,违约可能性上升,资信调查就显得尤其重要。资信调查虽然基于历史交易,但依然可以作为比较依据和参考标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出口企业中已经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的企业仅为11%,31%的公司没有详细的信用审核,56%的公司未曾使用第三方的调查信息,而全面进行信用和风险管理的企业仅有6%[3]。出口企业可以通过银行和中介组织来调研进口方的资信状况,也可以通过中国驻外机构进行调查。在欧债危机下,进口企业的资信调查不仅仅包括其支付情况和信用情况,还应包括其产品情况、市场情况和企业竞争环境等。
(二)交易中期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谨慎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是出口贸易中的核心环节,支付方式的选择在出口贸易中尤其重要,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国际贸易有三大传统支付方式:汇付、托收和信用证,这三种方式风险结构不同,手续和费用各异。出口方必须根据交易金额、进口商资信、市场情况等进行综合权衡,在风险和费用之间达成一个良好的平衡。同时出口企业还需要根据风险情况进行支付方式的创新,如在后T/T支付方式下可以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风险,在O/A,D/A方式下可以通过与国际保理相结合来规避风险。在信用证方式下,随着软条款的不断增多,其交易的风险并不低,因此在信用证支付过程中更要警惕其隐藏的风险。在交易过程中,出口企业应该积极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从合同磋商时就可以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纳入到业务操作团队中,从而使交易的整个过程都有专业金融人士协助管控支付风险[4]。
(三)交易中加强对物权的掌控
物权是交易风险控制的核心,在国际贸易中必须通过种种方式来加强对货物所有权的控制。首先,在贸易术语选择上,应该选择CIF、CIP等需要卖方来负责租船订舱的贸易术语。在使用FOB贸易术语时,需要加强境外货代资质核查来谨防无单放货情况;其次,在当今货代企业鱼目混珠的情况下,选择一家自己信赖的货代公司是规避物权风险的有效方式;再次,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中尽量避免D/A、后T/T等容易失去货物控制权的支付方式,而使用前T/T、D/P和信用证方式来付款;第四,加强对提单的管理。在单据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代表货物所有权的海运提单的管理,尤其要谨慎使用以进口商为收货人的记名提单或进口商指示的提单,而要采用凭出口商指示的提单或者凭开证行指示的提单。避免货物所有权轻易转移到进口商的风险。
(四)交易后期加强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业务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目前主要局限在东亚范围之内,而在欧美等地区因为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强势地位,实现人民币的结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人民币完全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之前外汇汇率风险将依然是我国出口企业需要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首先,欧债危机下欧元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处于贬值状态,而且波动幅度比较大。在欧元相对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应该优先选择其他币值相对稳定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其次,出口企业应该学习利用各种外汇交易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如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合约或外汇期权合约规避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第三,如果客户执意使用欧元作为结算货币,就应该做好客户沟通工作,在买卖合同中签订相应的货币保值条款或价格浮动条款,从而将汇率波动的风险控制到比较低的水平。
(五)积极关注欧盟外贸政策的变化
在经济形势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欧盟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无疑会使用各种贸易壁垒措施来保护成员国的产品和产业。我国大部分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依然是价格优势,但这同时也带来了遭受进口国政府反倾销调查和制裁的风险。除此之外,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如绿色壁垒、安全标准等也将可能成为欧盟限制从我国进口的备选措施。出口企业应该积极与行业协会、商会、商务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欧盟在贸易政策上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因贸易政策变化等政治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欧债危机下出口企业的经营策略调整
欧债危机从表面上看是金融危机,但从深层次来看是欧盟经济结构内在的问题,要迅速恢复到健康发展的状态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除了在短期内采取上述战术措施外,还需要着眼于未来,在战略上进行调整,以减少企业长期经营的结构性风险和战略风险。
(一)以欧盟为主导市场的企业需挖掘欧盟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创新稳固欧盟市场
欧盟市场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主要海外市场,其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一直引领全球的消费市场。企业要进入高端市场,发展高端产品和服务就不能离开欧盟市场,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欧盟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政府削减开支,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预期悲观。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市场的需求结构肯定会发生重要变化,企业应该积极主动进行新一轮的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市场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并根据需求变动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需积极开发欧盟之外的市场,分散市场结构风险
在欧盟市场需求乏力的情况下,对于出口企业而言还需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欧盟市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完善的市场之一,市场规则健全,法律完备,对进口商品的要求更是严格。能够进入欧盟市场本身说明企业的产品和管理能力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也为我国出口企业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奠定了基础。但鉴于世界各国的市场千差万别,在一个地区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复制为另外一个地区的成功,因此企业必须对国际市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确定好目标市场。在市场开发方面,非洲市场和南美市场等都是新兴市场,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定位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在确定好目标市场后,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的情况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使得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地适应新市场的需求。除了海外市场之外,出口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国内市场的拓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商品的品质和品位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一点从我国已经成为继日本之后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一事实就可以得以证明。出口企业可以根据多年以来海外市场经验和质量比较优势,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引导国内的消费需求。
(三)技术雄厚的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长期以来,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例较小,产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在欧盟的抗风险能力,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品牌两个武器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需要改变观念,加大对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力度。我国企业的平均R&D强度在3%以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的R&D强度必须达到5%以上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模式上,出口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技术现状和资源采取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出口企业可以采取自主创新的模式,而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出口企业,协作创新是权宜之计。品牌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软肋,多年以来价廉质低似乎成为了我国出口商品的标签。尽管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整体形象并没有完全改变。我国出口企业的品牌创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企业应该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应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准确制定合适的品牌战略;其次,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在海外树立品牌最主要的问题是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品牌信息传递的变形和误读,从而导致品牌战略的失败,出口企业在建立品牌时必须充分了解目的国市场的价值取向、文化基础等,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品牌战略失误;第三,通过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建立品牌认可度与美誉度。我国华为公司就是通过创新不断掌握核心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打入欧盟市场,成为欧盟多个国家的通讯设备主要供应商,彻底改变了国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成见[5]。
(四)资本运作能力强的出口企业可以在困境中寻找机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升级
欧债危机导致很多欧盟企业经营困难,资产贬值,这对于部分实力雄厚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可能是一次国际化运营的升级良机。出口是企业国际化运营的初级模式,也是当前大部分中国企业国际化运营的主要模式。随着东南亚、南美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在不断被压缩。在出口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企业也遭受了来自进口国家的贸易壁垒的阻碍,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出口企业累计遭受的“双反”调查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出口的外部阻力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口企业能够跨出国门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欧盟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则可以有效地绕过欧盟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同时也可以更加成功地进行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直接对外投资战略对出口企业的要求比较高,企业不能仅仅凭借一时的热情和民族主义情结就盲目进行。首先,无论是采取收购还是兼并的方式获得欧盟企业都必须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减少兼并和收购的风险;其次,欧盟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企业经营的环境与国内根本不同,需要对海外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进行全面估算;第三,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必须能够跟得上国际化的步伐,如何管理和激发海外子公司是很多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时需对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进行评估,避免因管理或人力资源的问题而导致海外经营的失败;第四要注意企业文化的融合。国际上有许多因为文化冲突而导致的并购失败的案例,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必须首先对两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评估,确定并购之后成功融合的可能性[6]。
四、结语
欧债危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将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即以出口为基本模式的阶段。出口是企业进行国际化运作的最基本模式,在这场欧债危机之中我国出口企业首先应该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各种避险工具来保证每单业务的风险最小。在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出口企业应该利用这次欧债危机所产生的风险与后果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未来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实现企业国际化模式的升级和转型,使危机成功转变成企业发展升级的契机。
[1]严恒元.欧盟经济预测报告:欧元区经济今年将陷入轻度衰退[N].经济日报,2012─02─24.
[2]商务部欧盟经商处.欧洲企业违约率可能大幅攀升[EB/OL].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m/201201/20120107939946.html,2012─01─28.
[3]冯斌.出口风险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73─74.
[4]赵小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全程通[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17─19.
[5]刘文栋.华为的国际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72─77.
[6]王佳芥.国际商务[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