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消纳难逃“紧箍咒”
2012-02-15包婧文
本刊记者 包婧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风电并网特别是弃风限电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表示,2011年全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了100亿kWh,如果按年发电733亿kWh计算,比例约占15%,相当于350万吨标准煤。特别是甘肃、蒙古、东北三省的风电基地弃风问题突出,严重的地区弃风比例高达20%~30%。
7月28日,以“风电并网与风力弃风”为主题的“新能源6+1沙龙”第三期在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召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丽萍、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迟永宁、龙源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群、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开发部总经理张卫奇,以及中节能、大唐新能源、歌美飒、许继电气、富士电机、台达电子、施耐德、甘肃电力公司、威能级等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
风电消纳难逃“紧箍咒”,弃风瓶颈亟待“解铃人”。风电企业因限电弃风损失的净利润(不包括碳交易收入)可达50亿元以上,“窝电”现象使风电项目盈利能力下降,大大影响风电开发的积极性。虽然国内已经加快并网建设的速度,但是“弃风”问题在并网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同时开始凸显。
新能源沙龙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问题的解决。本次沙龙围绕加速电网的建设及采取当地消纳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探讨,专家领导以及与会代表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李俊峰主任表示,弃风问题不是那么难,通过沙龙的研讨,大家都找到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业界的同行们“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法走”。